血糖的主要來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還有壹些漿果含的葡萄糖也較多,如葡萄、草莓等。大腦的能量主要靠血液裏的葡萄糖氧化來供給,當人體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於80毫克時,大腦的興奮性就會下降,表現為註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分析理解能力下降。所以,應該保證壹個中學生每天的主食攝入在400克以上。
2 動物性食物和豆制品:活躍腦細胞
補充蛋白質以動物性食物如奶、蛋、魚、肉為佳,這些都屬於完全蛋白質,它們富含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之所以必需,就是因為人體內不能合成,需要靠食物補充。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也是優質蛋白,多吃些豆制品也很有必要。 蛋白質中的谷氨酸對大腦的興奮抑制平衡起著重要作用,是活躍腦細胞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壹。蛋白質中的賴氨酸有增強記憶的作用。
3 蛋黃、動物內臟:記憶的天使
平時,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報道說,蛋黃、動物內臟容易使人血管硬化等,其實,那是對老年人而言,而對正在成長發育的青少年來說卻是非常需要的。脂肪中的卵磷脂在體內經過代謝後釋放壹種叫乙酰膽堿的物質,它是腦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物質,起著興奮大腦神經細胞的作用,促使條件反射的鞏固。大腦內乙酰膽堿的數量越多,記憶、思維的形成也越快,從而可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記憶力。如果要保持良好的記憶力,平時可多吃些蛋黃、大豆、瘦肉、牛奶、魚、動物內臟(心、腦、肝、腎)及胡蘿蔔等,特別是黃豆、蛋黃內所含的豐富的卵磷脂,是不可多得的健腦食品。
4 蔬菜、水果:大腦輔助劑
大腦要正常工作,少不了維生素A、B、C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幫助,因為它們是大腦營養物質分解酶的輔助物質。例如,要把葡萄糖轉變為能量就離不開維生素B的作用,否則,葡萄糖無法轉變為供給腦的能量。而蔬菜、水果、動物的肉有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100克菠菜中含有維生素A2600國際單位,相當於8公斤大白菜中維生素A的含量,素有“小人參”美稱的胡蘿蔔,也富含維生素。
5 油脂:
有人認為油脂中脂肪、膽固醇含量高,吃了容易得動脈硬化、冠心病,而害伯吃油脂類的食物。這是不對的。油脂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給機體提供熱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提供不飽和脂肪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對改善血脂構成、防止動脈硬化有益。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所以要適當多吃植物油,少吃動物油。油脂每天攝入量按每公斤體重1克為宜,其中25克為烹調油。
以下有中學生壹周食譜模板可供參考:
星期壹 早餐:饅頭、稀飯、五香雞蛋、香椿拌豆腐、炒芥菜絲、蘿蔔條
午餐:米飯、土豆燒牛肉、蒜苗豆幹、炒茼蒿、綠豆湯
晚餐:肉包子、包菜肉片、蘿蔔條、鹹菜、小米湯
星期二 早餐:油條、豆腐腦、炒白菜、榨菜、八寶菜
午餐:米飯、香酥鳳翅、西紅柿炒蛋、香菇菜心、玉米仁湯
晚餐:饅頭、黃瓜肉片、溜豆芽、八寶菜、花生米湯
星期三 早餐:蛋糕、牛奶、火腿腸、辣油海白菜、蘿蔔條、鹹菜
午餐:米飯、魚香肉絲、紅燒豆腐、炒油麥菜、雞蛋湯
晚餐:米線、饅頭、芹菜肉絲、泡菜、大米湯
星期四 早餐:豆沙包、蛋花湯、五香茶蛋、尖椒豆幹絲、醬菜
午餐:米飯、黃燜排骨、海米冬瓜、麻醬生菜、魚頭豆腐湯
晚餐:肉末卷、蒜苔肉絲、泡菜、蘿蔔條、紅棗米湯
星期五 早餐:糖包、稀飯、鹹鴨蛋、豆芽拌粉絲、鹹菜
午餐:米飯、醬燒把子肉、燒涼粉、拌菠菜、綠豆湯
晚餐:孜然卷、菜花炒肉片、芹菜燒腐竹、八寶菜、八寶粥
星期六 早餐:面包、牛奶、火腿腸、辣油素雞、泡菜、蘿蔔條
午餐:米飯、尖椒炒雞、麻辣豆腐、燒青菜、水果湯
晚餐:擔擔面、白菜肉片、牛肉汁、蘿蔔條、稀飯
星期日 早餐:金銀卷、蒸雞蛋、拌三丁、豆腐乳、醬菜、稀飯
午餐:米飯、幹炸魚排、西紅柿炒雞蛋、大燴菜、鹹菜、銀耳湯
晚餐:烙餅、黃豆芽燉肉、炒土豆片、鹹菜、麥仁湯
但營養也有禁忌 :
每餐不可吃太飽。壓力大時,有些人會忍不住大吃大喝,但如果吃得太飽,會導致體內血液集中在胃腸而使得腦筋變得比較混沌,記憶力及思考力跟著變差。所以每餐最好只吃七八分飽。慎重選擇食補及藥補。孩子的復習階段正處於緊張的狀態,胃腸會變得特別敏感,對於突如其來的食物(補品),會因為壹時不熟悉食物的屬性而發生適應障礙,如果進補不當,對胃腸反而是壹種沈重的負擔,相對地也會影響考試成績。
零食要限量。復習應考的同學千萬不要多吃零食,因為在這非常時期,需要的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如果補充的不是這些營養素,即使填飽肚子,身體的營養分布還是處於不正常的狀況,易導致身體新陳代謝變差,人容易累,註意力及記憶力也隨之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