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花瓣為原料的制備方法:取幾朵新鮮的月季花,去雄蕊,留下花瓣,先用清水洗凈(輕輕洗掉花瓣上的灰塵),然後放入研缽或幹凈的瓷碗中,用玻璃棒或幹凈的竹筷子搗成糊狀。然後加入1 ~ 2 ml酒精,搗碎幾次使其溶解,用少量蒸餾水稀釋(不加酒精直接用蒸餾水溶解也可以,因為花青素可以溶於水,這裏的酒精有壹定的防腐作用),但不能太稀,以免影響變色。如果汁液太渾濁,可以用小白布擠出浸出液過濾殘渣,或者用離心機分離殘渣。得到的澄清溶液就是植物酸堿指示劑。
(2)以果皮為原料的制作方法:取壹根鮮蘿蔔,皮色較深,用清水洗去泥灰,用刀小心刮去略帶紫色的皮(不要把肉取下來),放入研缽或瓷碗中,搗成漿狀,再加入少許酒精,搗幾下,使其充分溶解。以下步驟與以花瓣為原料的方法相同。這樣就可以制得深紫色蘿蔔皮浸出液的指示劑試液。壹個200克重的蘿蔔壹般可以配制50毫升左右的試液。
(3)以全草為原料的制備方法:取薺菜半斤,去其長根,洗凈,放入500 ml沸水中兩次,每次壹分鐘,取出薺菜,過濾剩余水溶液,得濾液作為酸堿指示劑。
自制指示器
隊員:、曹、潘、申斌指導老師:姚
實驗時間:2003年6月165438+10月65438+3月。
實驗目的:通過自己制作各種酸堿指示劑,增強對化學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了解酸堿指示劑的指示原理,白醋和稀碳酸鈉溶液能使花變色的原理。
實驗原理:
許多植物的花、果實、莖和葉中都含有色素。這些色素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顯示不同的顏色,可用作酸堿指示劑。
實驗用品:
試管、量筒、玻璃棒、研缽、膠頭滴管、滴盤、漏鬥、紗布。
花瓣、植物葉、蘿蔔、酒精溶液(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 1)、稀鹽酸和稀NaOH溶液。
實驗步驟:
1.取壹些花瓣、植物葉、蘿蔔等。分別在研缽中搗碎,分別加入5ml酒精溶液,攪拌。
2.用四層紗布過濾,得到花瓣色素、植物葉色素和蘿蔔色素的乙醇溶液。將濾液分成三個試管。
3.將壹些稀鹽酸、稀NaOH溶液和蒸餾水分別滴入白色滴板的孔中,然後分別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觀察現象。
4.用植物葉色素和蘿蔔色素的酒精溶液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實驗,觀察現象。
5.記錄現象,完成實驗報告。
“自制指示器”實驗報告;
實驗成員:、曹、、潘、、沈彬班級:高三(3)班。
實驗時間:2003年6月65438+10月65438+5月。
實驗目的:通過自己制作各種酸堿指示劑,增強對化學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了解酸堿指示劑的指示原理,白醋和稀碳酸鈉溶液能使花變色的原理。
實驗原理:許多植物的花、果、莖、葉中都含有色素。這些色素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顯示不同的顏色,可用作酸堿指示劑。
實驗用品:
試管、量筒、玻璃棒、研缽、橡膠滴管、滴盤、漏鬥、紗布。
酒精溶液(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 1)、三葉草、金盞花、胡蘿蔔。
稀鹽酸、稀氫氧化鈉溶液
實驗記錄:
材料
現象
操作
三葉草
金盞花,
胡蘿蔔
滴入稀鹽酸中
淡黃色
粉紅色
黃色
滴入稀NaOH溶液中
綠色的
卡其布
卡其布
滴入蒸餾水中
綠色的
柑橘
雲雀
實驗結論
可以作為壹個指標
可以作為壹個指標
變色不明顯,指示效果差。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現大部分植物的葉和花都可以做成酸堿指示劑,但是顏色深的效果更好,顏色變化明顯。由此我們也知道了為什麽指示劑可以作為滴定過程中判斷終點的依據。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也發現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更好地利用自然的優勢為人類服務,我們應該學好化學,學好各種文化,為人類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