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奶中的蛋白質
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為3%~3.7%,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還有少量的脂球膜蛋白。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壹。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其實就是對氨基酸的需要。
乳蛋白中有20種主要氨基酸,包括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亮氨酸和異亮氨酸,以及8種必需氨基酸。因此,牛奶中的蛋白質是壹種優質蛋白質,可以提供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
特別說明:
在小麥、大麥、燕麥、大米和玉米的蛋白質中,賴氨酸的含量很少;花生和大豆中的蛋白質含蛋氨酸較少。因此,在吃饅頭、米飯、燕麥片、玉米、花生、豆制品時,可以搭配牛奶,避免人體缺乏賴氨酸和蛋氨酸,使蛋白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在小麥、大麥、燕麥、大米和玉米的蛋白質中,賴氨酸的含量很少;花生和大豆中的蛋白質含蛋氨酸較少。
2.牛奶中的乳糖
牛奶中乳糖含量為4.5%~5%。
通常,乳糖是嬰兒吃的主要糖分。乳糖可以保持嬰兒腸道內最適宜的腸道細菌數量,促進鈣的吸收。因此,牛奶是嬰兒糖分的主要來源。
3.牛奶中的維生素
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B6、泛酸、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膽堿和肌醇。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營養素。牛奶是維生素的最佳來源。
4.牛奶中的礦物質
牛奶主要含有鈣、鎂、鐵、鈉、鉀等礦物質,以及微量的碘、銅、鋅。
鈣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100g牛奶中含有100 ~ 120mg的鈣。牛奶中的蛋白質和乳糖能促進鈣的吸收,牛奶中的鈣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牛奶是嬰兒最理想的鈣源。
5.牛奶中的膽固醇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據報道,正常人每日平均膽固醇攝入量為106~254毫克。
高血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牛奶中膽固醇含量低,100克牛奶中含膽固醇13毫克。所以,喝牛奶不會造成血膽固醇高。
二、牛奶的缺點
1,牛奶中乳糖不耐受
約40%的兒童,小腸乳糖酶分泌減少或活性不高,牛奶中的乳糖無法消化分解,部分乳糖被結腸菌群發酵成乳酸、氫氣、甲烷和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腸壁,增加腸道蠕動,引起腹瀉。因此,乳糖酶缺乏或乳糖酶活性低的兒童,喝牛奶會引起腹瀉。
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內乳糖酶的活性急劇下降,甚至完全沒有活性。所以成年人喝牛奶,裏面的乳糖不容易消化,有的人還會引起腹瀉。
2.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
由於環境汙染、體質不同、抗生素使用過多,人體內的菌群就會失衡,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異常免疫反應),引起腹瀉,並伴有皮膚濕疹。對於嬰兒來說,就是牛奶蛋白過敏。
特別說明:
(1)乳糖不耐癥:口酸臭,屁多,腹瀉時大便酸臭,大便多泡沫。
(2)牛奶蛋白過敏:反復吐奶,腹瀉,大便臭而不酸,大便無泡沫,血便帶粘液,伴有皮膚濕疹。
(3)乳糖不耐受者不宜喝牛奶,可選擇無乳糖牛奶。
(4)對牛奶蛋白過敏的人不宜喝牛奶,應選擇蛋白質深度水解的配方奶粉。
總結喝牛奶可以為人體補充水分和優質蛋白質,提供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
喝牛奶可以提供糖源(不是母乳餵養)、維生素和鈣等礦物質。
吃饅頭、米飯、燕麥片、玉米、花生、豆制品時,可搭配牛奶,避免人體缺乏賴氨酸和蛋氨酸,使蛋白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乳糖不耐受的嬰幼兒和成人不宜喝牛奶,應選擇無乳糖牛奶。
對乳蛋白過敏的嬰兒不宜喝牛奶,可使用乳蛋白深度水解的配方奶粉。
喝牛奶不會導致血液膽固醇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