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鑒賞:母親的壹碗粥
我們壹家人都愛喝粥,尤其是我。
粥是壹年四季都不能間斷的。春天喝雞蛋韭菜花粥,夏天有綠豆粥、蓮子粥,秋天煮南瓜粥、香菇粥,冬天,往往熬骨頭粥、蘿蔔洲。我愛喝粥,已經到了癡迷的地步,倘若壹連幾天見不到粥的影子,心中便會悵然若失,吃什麽都覺得沒有滋味。
在媽媽的巧手裏,我們樸實平凡的小日子貝香甜的粥浸潤得有滋有味。即便只是白粥,中間零星撒著些酸豆角,我也會喝得心滿意足。媽媽做粥總有新花樣,壹鍋新品出世,往往會遭到我和弟弟的“瘋搶”,氤氳燈光下,媽媽眉眼彎彎地看著我們把粥吸得“吱溜”響,那場景,很暖,很美。即使多年後機器,我依然能真切記得那時媽媽眼中的暖意,以及粥下肚後,唇齒留香的感覺。
媽媽以前是不熬粥的。據她說,還在外婆家時,她幾乎時十指不沾陽春水。“都是因為妳和妳爸爸喲”,媽媽刮了壹下我的鼻子補充道:“妳們父女倆可嬌貴了,小的挑食,大的腸胃消化功能不好,害得我只好每天下廚研究各種各樣的粥品來伺候妳們。”我用勺子輕輕攪動面前熱氣騰騰的粥,瓷勺子與瓷碗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我的內心滿滿的都是感動。
想象著小時候,媽媽皺著眉頭看著撅著嘴不肯吃飯的我,最後只能搖搖頭,壹邊仔細對照著菜譜,壹邊手忙腳亂地應付著鍋碗瓢盆的場景,我舀起壹小勺粥,輕輕吹著,那乳白色的瓊漿蕩漾起幸福的漣漪。媽媽必然是用了全部的愛才能熬制出這樣濃稠棉香的粥來吧!熬粥的過程中,她必然是用她那含情脈脈的眼睛望著粥鍋,嘴角保持著上揚的弧度。順滑粘稠的香粥在舌尖跳動,媽媽在眼前笑意盈盈,壹切都美好得恰到好處。
也曾嘗試過自己煮粥。那是壹個冬天,媽媽胃痛,蒼白著臉躺在床上茶飯不思。我心疼不已,走進廚房準備給媽媽做壹碗粥。淘米,把瘦肉剁碎,蘿蔔切絲,老姜拍扁,再準備好壹把翠綠蔥花。雖然媽媽往常熬粥的步驟都回憶得起來,但是第壹次下廚的我還是手忙腳亂。天寒,指尖刺痛得幾乎拿不住菜刀,我呆呆地望著大大的蘿蔔不知如何下手,切姜時又差點切到了手。經過我拼命回憶和主觀能動的想象,終於準備好,可以開始熬粥了!我籲了口氣,點上火,才發現鼻尖上已經沁出了薄薄的壹層汗。我不禁感慨道:人間煙火,可真是不容易啊!媽媽卻用接近憐惜的心來守護這乙方霄霄的煙火,守護了十幾年!”“媽媽是個美人,歲月請別傷害她!”想起這句話,我不禁眼角濕潤,因為知道,誰都阻擋不了歲月的腳步。
鍋裏的粥終於歡快地跳起了華爾茲,我小心翼翼地舀出壹碗,像媽媽那樣的眉眼彎彎,像她那樣的充滿憐惜。
無數次的午夜夢回,夢中都是那白瓷碗裏盛著的熱粥溫暖香甜的味道,以及那個忙碌的身影——
媽媽,她用壹碗粥的深情,小心安放了我們的時光。
高考滿分作文鑒賞:品味人生
這世界什麽最美?有人說是花,因為嬌嫩;有人說是樹,因為挺拔;有人說是藤,因為堅韌。答案當然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角度,答案是不同的。讓我們品味出不同的人生。
壹束鮮花,嬌艷欲滴。悲傷的人說“感時花濺淚”;高興的人說“花兒對我笑”;憂郁的人說“林花謝了春紅”;欣喜的人說“人面桃花相映紅”。有人說花有情:“落紅不是無情物”;有人說花無情:“浪蕩桃花逐水遊”。花沒有變,變的是人的心緒,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看壹束花可以看壹個人。看他的脾氣、品位、性格,看他的心情與氣質。
大千世界,人們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回答這些問題的同時,他們也答出了自己的心靈。蘋果為什麽落地?有人捧著蘋果樂滋滋地啃上壹口,回答——等我來吃,而牛頓卻回答出了萬有引力;太陽為什麽東升西落?有人回答太陽繞著地球轉,而哥白尼卻回答太陽中心說;盲人可以看見什麽?有人疑惑地搖了搖頭,而海倫·凱勒卻答出了流傳於世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們無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對這些問題的品味、探討,使我們人類的生活進入壹個嶄新的階段。
然而,面對人生的問卷,我們的回答也許艱難得多。我們掙紮於利益的驅使與良心的鞭策,困擾於對自己心靈的審判。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有人隨浪花沈浮,他們必將消逝,而老人桑地亞哥卻為了心中不死的信念與巨鯨搏鬥,如天地間的巨人精神常留。面對車上歹徒持槍搶劫,有人畏懼不前,或悄悄躲開,但更有人大吼壹聲挺身向前。面對西藏高原上微薄的空氣,有人心安理得地享受都市裏涼爽的空調,而孔繁森卻選擇將生命深植於阿裏深處……從這些回答,這些用實際行動作出的無聲的回答之中,我們深深地品味出了不同的人生,我們深深地品味出了什麽是真善美,什麽是假醜惡。不同的答卷詮釋不同的人生,更啟迪著我們深深的思考。作為要選擇的是守護心中那盞不滅的燈,向著光明的彼岸前行。我們有權利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正如我們有權利對眾多的問題作出見仁見智的回答,但是我們要記住,這樣的人生,有我們自己的品味,有道德的品味,有祖國人民的品味,有歷史在久久的品味。
高考滿分作文鑒賞:警惕泛娛樂文化侵蝕精神家園
文化是壹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文化繁榮興盛,國家文化軟實力明顯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文化商業化浪潮的助推下,“娛樂至上”的文化泛娛樂化現象開始出現。
警惕文化泛娛樂化、守護中華民族精神家園,是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文化泛娛樂化,簡單地說就是娛樂價值被推至文化的壹切領域,是否有娛樂性、能否取樂成為衡量文化產品價值的法則。在“娛樂至上”的價值追逐中,歷史可以被戲說,經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構,英雄可以被調侃。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惡搞事件,各類選秀、真人秀的強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娛樂化的表現。
文化泛娛樂化帶來的問題,就是社會價值觀念和中華民族***有精神家園受到侵蝕。“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到哪裏去”,這是每壹個國家和每壹個民族都要面對的哲學追問,幫助求解這些追問是文化的深層意義與存在價值。
文化泛娛樂化信奉娛樂至上,動搖了對“我們是誰”的認知,模糊了對“我們從哪裏來”的追尋,弱化了對“我們到哪裏去”的引領,是對社會價值觀和人們精神家園的侵蝕。
面對文化泛娛樂化,我們必須增強文化自覺,***同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壹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增強文化自覺,***同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既要求文化生產者主動擔當,又要求文化消費者能動省思。
文化生產者的主動擔當主要指文化生產者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生產導向,堅持追求真善美,沖破以取樂為目的的文化產品生產模式。當代中國正處於壹個偉大的新時代,文化生產者要努力挖掘時代元素,讓自己的文化產品與優秀傳統文化對接、與未來發展趨勢對話,傳播好真善美。
文化消費者的能動省思主要是指文化消費者在消費文化產品時要堅持主體思考的能動性,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不為嘩眾取寵的泛娛樂化作品買單,不在文化泛娛樂化中迷失自我。只要文化消費者始終堅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對戲說歷史、篡改經典、解構崇高、調侃英雄堅決說不,文化泛娛樂化就會失去生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