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說回來,英國菜只能說單調。除了仰望星空大餅,很少有奇怪的菜。至於英國人身體好不好,跟吃不吃英國菜沒關系。
暗煮沒那麽可怕。說到英國菜,很多人的第壹反應是暗煮。他們可能在接觸英國菜之前就已經做出了這樣的預測。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就像很多沒吃過中餐的人直接說它油膩壹樣。
仔細想想,除了仰望星空大餅和客家人,似乎沒有別的英國菜能讓外人記住。英式早餐在西方國家甚至很受歡迎。
英國是個小地方,因為地理緯度比較高,氣候比較濕潤涼爽,溫暖地區的食材種類沒有那麽多,所以很難發展出這麽豐富的飲食文化。
相比豐富多彩的法國菜、意大利菜、西班牙菜,能得到的英國菜種類很少。除了各種葷食,也就是炸魚、薯條、布丁、餡糕,可以說是相當無聊了。
發展的代價,飲食的下降
因為氣候的原因,英國只有畜牧業和漁業比較發達,養殖不僅規模有限而且品種很少。中世紀其他國家的旅行者對英國的評價是:除了牛肉,沒有什麽好吃的,甚至他們也很少吃谷物。
我們無能為力。地理條件讓英國缺乏豐富的食材。雖然肉類和魚類豐富,但英國過去缺少香料,所以做出來的食物不是很好吃,和中低緯度的歐洲飲食沒法比。
本來在英國的大量農村,也有很多地方菜系,因為農民自己種植蔬菜水果之類的,也發展出壹定特色的“私房菜”,但是這些隨著工業化的到來很快就消散了。
工業化伴隨著城市化,大量農民湧入城市成為工人。那時候工作時間特別長,工人的飲食只能保證熱量。大量青壯年流失農村,也導致飲食文化傳承失敗,讓英國飲食發展雪上加霜。
英國人也不喜歡英國食物。
其實,時至今日,世界上吃非本土食物早已司空見慣。廣東人也可以吃湘菜,上海人也可以吃日本菜。他們都是愛吃什麽就吃什麽,也不壹定非要吃當地的食物。
英國是世界上第壹個實行並完成工業化的國家。雖然太陽的光輝早已過去,但它仍然是壹個發達國家。在英國各地,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飲食文化。
根據2019年英國紀錄片頻道組織的街頭投票結果,超過45%的英國人最喜歡中國菜,其次是印度菜,泰國菜在英國也很受歡迎。
事實上,現在英國人除了早餐,很少吃英國傳統食物。比較常見的英式食物只有英式薯條、炸魚和布丁,大部分和歐洲其他地方的幾乎壹樣。
身體好主要是因為發達程度高,但是現在英國還是很發達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是世界前列的,各方面的保障也比較完善。
包括英國在內的大多數西方國家,以高蛋白肉類和奶制品為主,身體發育相對較好,但傳統的英國飲食極其油膩,不利於健康。
英國在綜合身體素質和平均壽命方面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飲食對身體的影響雖然很重要,但不是唯壹因素,更重要的是生活習慣和醫療水平。
作為高福利的發達國家,英國人的生活質量比較高,各方面的保障體系也比較完善。英國人自然有更多的時間和能力來保持健康,身體素質自然也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