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環境:
蘿蔔屬半耐寒蔬菜。莖葉生長適溫15~20℃,肉質根生長適溫6~20℃。不同品種適宜溫度差異較大,壹般大型品種不耐高溫,小型品種耐高溫能力較強。蘿蔔是深根性植物,故須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6~7.5的砂壤土栽培,整個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好,選擇不同品種可周年供應。
營養價值:
心裏美蘿蔔富含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等。其中維生素C比壹般水果還多。蘿蔔中的維生素A和B以及鈣、磷、鐵也較豐富,此外還含有壹種有助於消化的澱粉酶和多種營養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以利人體充分吸收。蘿蔔中的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幫助消化。
選購要領 :
以形狀無開裂、不糠心、顏色鮮艷光澤好,無須根,有重量感的為佳品。
心裏美蘿蔔是北京郊區的壹個地方蘿蔔品種。蘿蔔有1/2以上露出地面,上部淡綠色,下部為白色。肉為鮮艷的紫紅色,艷麗如花,極惹人喜愛,為我國著名的水果蘿蔔品種,其皮薄肉脆、多汁。近年來南方各地都有引種栽培,深受消費者歡迎。
心裏美蘿蔔還有壹段佳話。有壹年冬天,清代慈禧太後,要到皇家園囿——南苑,去打獵賞雪,來到西紅門時,她騎馬跑累了想吃梨,由於隨員們連續奔跑,保暖盒的蓋子掉了,梨凍成了冰坨。這時,西紅門行宮管事,給“老佛爺”端上壹盤切好的“心裏美”蘿蔔,讓“老佛爺”解渴。慈禧見這蘿蔔翠綠翠綠的皮,水汪汪紫紅的心,透著壹股鮮亮,令人垂涎欲滴。慈禧吃得滿口生香,贊不絕口,並傳旨西紅門蘿蔔進宮。從那時起,只要西紅門的菜農給宮裏送心裏美蘿蔔,什麽時候叫城門什麽時候就開。所以老北京有壹句俗話,叫“西紅門的蘿蔔——叫城門”。原來西紅門這地方地處風河故道,土壤為沙質壤土,地下水清純豐富,很適合心裏美蘿蔔生長。當今,西紅門的心裏美蘿蔔不但譽滿京城,還飄洋過海遠銷日本。
心裏美蘿蔔營養豐富。清代著名植物學家吳其浚在京為官,晚上總要買點心裏美蘿蔔回家生吃。他在《植物名實圖考》中對心裏美蘿蔔的評價是:“瓊瑤壹片,嚼如冷雪,齒鳴未已,眾熱俱平。”心裏美蘿蔔除了酥脆、水分大、含糖量高外,其它成分也比梨高出壹籌,是冬季的生食果蔬。據測定,心裏美蘿蔔的維生素C含量比梨高八九倍,磷含量高7倍,核黃素含量高3倍,鐵的含量高2倍。心裏美蘿蔔中還含有糖化酵素和芥子油,這是梨中所不具備的。糖化酵素有去滯助消化作用,可幫助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順氣解郁。心裏美蘿蔔中還含有“菜□素”,它能抑制化膿性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心裏美蘿蔔肉質紫紅,這是含有花青素成分之故,據研究,某些類型的花青素,有改善血液循環,保護心臟的作用,還有抗衰老作用和防癌作用。
自古以來,蘿蔔就是老百姓的養生食品。常言道:“冬吃蘿蔔夏吃姜,壹年四季保健康。”
心裏美蘿蔔壹般在8月上旬~9月中下旬播種。成熟的蘿蔔壹般長12厘米~15厘米,橫徑10厘米~14厘米,單個重500克~700克,最大的可達1300克。若在10月中下旬播種,則只長葉片,不長蘿蔔。8月上中旬播種的,到10月上旬就可食用。心裏美蘿蔔葉平展,植株健壯,較抗病,肉質根極耐貯藏,宜生食、煮食或腌制。
種植心裏美蘿蔔應選擇土質肥沃的壤土地塊,施足基肥。在8月份播種時,正值高溫少雨季節,應註意抗旱淋水保苗和中耕除草。生長中後期須經常摘除老葉,以利通風透光。生長期間要註意防治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