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赤芍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是著名的野生道地中藥材,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炒白芍是白芍的加工品,功效與白芍相同。以下是了解炒赤芍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炒赤芍的功效與禁忌1 1、養血柔肝的功效:炒赤芍能使氣血充沛,面色紅潤,可用於治療內分泌失調引起的黃褐斑、雀斑、痤瘡等疾病,還能改善皮膚粗糙、老化,從而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2.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炒赤芍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從而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炒赤芍還能降低肺循環阻力和肺動脈壓,從而達到抗呼吸窘迫綜合征的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作用:炒赤芍對球菌、桿菌及部分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從而達到抗炎作用。
禁忌
炒赤芍不宜與藜蘆同用。
炒赤芍。功效、作用及禁忌2。赤芍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祛瘀止痛。
功能:適用於治療發熱、血瘀、吐血、鼻衄、目赤、肝郁、脅痛、腹痛、閉經、痛經、跌打損傷、癰腫。
禁忌:赤芍不宜用於血瘀;壞疽潰爛者慎用赤芍;赤芍不宜與藜蘆同用。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1,赤芍用於治療小兒寒性腹痛。
赤芍有治療小兒感冒腹痛的功效。可與赤芍30克、青皮30克、桔梗30克共研細末,各3克末水煎。
2、赤芍治金瘡湯藥燒傷腫痛。
赤芍有治療金瘡和湯內燙火引起的腫痛的作用。可與赤芍60克、白芷60克、天花粉90克、郁金60克共研成粉末,再用香油塗抹患處。如果熱性較強,可以用茶水調節,壹天1次。
3.赤芍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無精子癥。
赤芍有治療血瘀型無精子癥的作用。可以將赤芍10g、枸杞子12g、當歸10g和洗凈切丁的牛肉300g放入鍋中,加水燉煮調味,吃肉喝湯,每天服用1劑。
4、紅牡丹治各種心痛。
赤芍有治療各種燒心的功效。可與赤芍15g、五靈脂30g、木通6g、蒲黃30g混合,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出12g粉末,水煎。熟了再加壹點鹽,分三次服。
赤芍的副作用、禁忌癥及註意事項
使用赤芍時,赤芍可單用或與金銀花、乳香、天花粉、生地、白茅根、大黃、川芎、當歸、延胡索等配伍使用。,而血瘀者不宜用赤芍。壞疽潰爛者慎用赤芍;赤芍不宜與藜蘆同用。
炒赤芍的功效、作用與禁忌3 I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去火
白芍微寒入肝經,祛肝火,可用於治療目赤腫痛、癰腫瘡毒等癥。
2、清熱涼血
白芍性微寒,入肝經,長於清肝瀉火,疏泄血液,分郁火,從而起到散血活血的作用。所以白芍用於溫熱毒斑,血熱嘔吐。
3、抗菌
白芍能抑制多種革蘭氏陰性桿菌、鏈球菌和壹些高致病性細菌。
4.祛瘀止痛
白芍微寒入肝、經穴,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可用於肝氣郁結腎痛、肝郁腎虛經痛、腹痛、跌打損傷。
5、改善冠狀動脈血容量
白芍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液總流量,改善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電針引起的心臟纖顫,降低肺動脈高壓和門靜脈高壓,改善血液循環。因此,白芍還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6.抗凝血作用
赤芍水煎劑和沒食子酸乙酯能顯著抑制體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並能合理地阻止血小板凝固和血栓形成,因此對促進血液循環和降低門靜脈高壓有關鍵作用。
二、白芍的治療
1,治療血痢腹痛
赤芍50克,黃柏(去粗皮炒)50克,地榆50克。取三味15g搗碎,用壹杯水煎至七分熟。隨時服用。(《聖濟總錄》牡丹湯)
2、鼻出血的治療不限
紅牡丹為末,水取二錢。(《石林廣記》)
3.治療亞急性乳腺炎
白芍50-100克,甘草10克。用水煎服。如果發燒,加入柴胡,在傷口處塗少量白蘞根和食用鹽。(單方處方調查數據選)
4、治婦女出血、紅色分泌物。
香附和白芍。上半部分是末,鹽壹撚,水兩杯,煎至壹杯,去渣。(《太平盛慧芳》如神)
三、赤芍的禁忌
1,《本草》:“血陰虛內熱者忌用。”
2、《本草經》:“赤芍藥破血,故壹切氣血兩虛之癥,兼泄瀉,產婦惡露已去,少腹痛已止,癰潰,不宜服用。”
3、《本草經註》:“須制(壹‘雷’)丸。鐵皮石斛、芒硝。恐小石、鱉甲、大薊、反藜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