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新手爸媽必看|認識腸胃型感冒與嬰兒腸絞痛

新手爸媽必看|認識腸胃型感冒與嬰兒腸絞痛

腸胃型感冒泛指病毒性腸胃炎,這時許多人會吃白饅頭、稀飯、喝稀釋運動飲料,這邊就來打破腸胃炎的飲食迷思!

孩子得過腸胃型感冒嗎?人本來好好的,冷不防的就吐了,然後1次、2次、3次……吐到床單衣服都來不及換洗,甚至開始腹瀉、發燒,最慘的是,隔天換照顧者開始吐?到底什麽是腸胃型感冒?腸胃型感冒是腸胃炎,還是感冒?

其實,醫學上並沒有腸胃型感冒這個詞,可能源自英語對急性腸胃炎的口語用法Stomach flu(胃流感),因為病毒型的腸胃炎常會合並發燒、頭痛頭暈、肌肉酸痛、四肢無力,又容易傳染,所以壹般臺灣醫生說的腸胃型感冒,泛指病毒性腸胃炎,兒童最常見的致病源就是輪狀病毒和諾羅病毒,成人則是諾羅病毒。

腸胃型感冒的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根據癥狀給予止吐、止瀉、幫助消化和退燒藥物,或補充益生菌,可以稍稍縮短腸胃炎的病程。關於止瀉藥,兒童大多使用黏土礦物或果膠成分的吸附劑,達到大便成形、緩解腹瀉的效果; 美國食藥署和兒科醫學會皆不建議嬰幼兒使用Imodium(Loperamide)成分的止瀉藥 ,Imodium為鴉片類藥物,對嬰幼兒可能發生抑制呼吸和嚴重心臟副作用,使用在高燒、血便懷疑細菌性腸炎的病患也可能使癥狀更嚴重,容易造成腸蠕動停止、嚴重腹脹腹痛,甚至引發巨結腸癥,需放置肛管引流減壓。

腸胃型感冒來得快、去得也快,就算不吃藥,嘔吐和發燒常常在24小時內漸漸緩解,但嬰幼兒容易有並發癥,如果有持續嘔吐、吐膽汁(綠色嘔吐物)、嚴重脫水(精神活動力差或少尿)、嚴重腹痛、高燒不退、血便等危險征兆需盡快就醫。

雖然在網路、門診不斷地宣導,但大家對腸胃炎的飲食還是有很多錯誤觀念,常見的包括:「拉肚子就把奶粉泡稀」、「腸胃炎只吃白吐司、白饅頭、白稀飯」、「喝稀釋運動飲料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等等,不只沒有幫助,還常常讓腸胃炎癥狀拖得更久。

當腸胃炎癥狀發生時,就應該盡快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低滲透壓的口服電解質補充液(俗稱電解水)為第1選擇,電解水的糖分、電解質、滲透壓都設計為最適合人體吸收的比例,許多研究顯示電解水能有效改善脫水、減輕癥狀和降低需要住院的機會;白開水、稀釋的運動飲料、果汁都不是這麽推薦,因為這些飲料的電解質不足以補充因上吐下瀉的流失,而太多的糖分則會加重腹瀉。

在少量、頻繁補充電解水後,就可以慢慢試著恢復孩子的飲食,喝母乳的寶寶可以繼續喝母乳、喝配方奶的寶寶也不需要稀釋奶粉,1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少量多餐的清淡飲食,清淡飲食是避免油膩、油炸、 *** 的食物,不是只吃白吐司、白饅頭、白稀飯,因為腸道修復需要營養,稀釋的奶或不均衡的飲食反而會延長病程,所以瘦肉、魚肉、蛋白和蛋黃都可以吃,水果推薦有天然止瀉效果的蘋果和稍微青壹點香蕉(不要有黑點),香蕉富含鉀,有改善電解質不平衡和幫助腸蠕動的效果。

有許多媽媽會問孩子壹吃就拉怎麽辦?還可以繼續吃嗎?壹吃就拉是因為胃結腸反射(Gastrocolic reflex),屬於正常的生理反射,在進食後腸子蠕動加快、大便往 *** 推,本來就比較容易有便意,更何況是腸胃炎的時候,所以壹吃就拉通常和吃的內容物無關(哪有這麽快就從嘴巴到 *** ?),既然吃什麽都拉,為何要喝稀釋的奶或吃沒營養的白粥?

腸胃黏膜如果發炎比較嚴重時,位於腸道絨毛頂端、幫助消化乳糖的酵素會被破壞,引起暫時性的乳糖不耐,因此延長腹瀉的病程,所以喝配方奶的嬰幼兒可以考慮換喝無乳糖配方(俗稱止瀉奶),待乳糖酶恢復後(通常2周)就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的配方。

腸胃型感冒主要借由糞口傳染,所以多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可避免被傳染,尤其是照顧腸胃型感冒的病患,接觸到嘔吐物、排泄物後壹定要把手洗幹凈,才不會把病菌吃下肚,千萬不要只用酒精性消毒液或幹洗手,這樣無法完全殺死腸胃型病毒。

針對嬰幼兒,輪狀病毒有口服疫苗,可以預防因輪狀病毒感染而導致嚴重腸胃炎;諾羅病毒目前沒有疫苗,而且諾羅病毒容易產生突變,得過還是可能再被傳染,只能做好個人衛生以避免被傳染。

嬰兒腸絞痛是新手爸媽的夢魘,雖然寶寶餵飽了、換過尿布了、也沒有發燒或其他身體不適,但寶寶就是哭個不停,不讓爸爸媽媽休息……。

臭寶雖然也有容易哭鬧的時期,但不到嬰兒腸絞痛的程度。因為他有過敏體質,我們盡量哺餵母乳,不夠的量則選擇部分水解配方奶,並使用包巾包覆增加安全感等方式,漸漸的,他就愈來愈好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