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鱉蟲、蝸牛、蠅蛆、螞蟻、蟾蜍、中華鱘、青蛙、泥鰍、黃鱔、金頭龜、雛龜、草龜、螃蟹、水蛭、林蛙。
1,肉鴿
肉鴿也叫乳鴿,是指4周以內的幼鴿。其特點是個頭大,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是壹種高級滋補營養品。
肉質細嫩鮮美,為同類之首。據測定,乳鴿含有17種以上的氨基酸,氨基酸總量高達53.9%,還含有10種以上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2.七彩山雞
七彩山雞俗稱山雞,也叫山雞。因其毛色艷麗,故名彩雉。是壹種珍貴的野味鳥,集肉、觀賞、藥用於壹身,被譽為“野味之王”、“動物人參”。
彩雉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3.肉兔
肉兔,兔子的壹種。肉兔的種類很多,根據大小大致可以分為大、中、小三種。體重5公斤以上的大兔子;3 ~ 5斤為中型兔;3公斤以下的小兔子。據測定,肉兔的瘦肉率高達70%。
肉中蛋白質達到265438±0%;賴氨酸、磷脂、鈣和維生素的含量也很高,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在國外,兔肉被譽為“美容食品”,需求量越來越大。
4.竹鼠
竹鼠(學名:竹鼠科)是竹亞科的壹種動物。以竹子、芒草、植物稭稈等為食。因吃竹子而得名。
這是壹種非常珍貴的野生物種。全世界有3屬6種:非洲竹屬2種(東非特有),中國竹屬3種,亞洲特有1種(湖南郴州等),中國竹屬1種。
棲息於非洲東部和亞洲南部的熱帶和亞熱帶森林、灌木和竹林中。它大而多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厚而軟,具有很高的經濟和藥用價值。在我國已被廣泛養殖,成為具有經濟效益的養殖產業之壹。
5.中華鱘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平均體長約40厘米,最長5米,最大體重600公斤。身體呈紡錘形,頭尖長,嘴前有四根須。嘴位於腹側,有彈性,可以拉伸成管狀。身體覆蓋著五行又大又硬的骨鱗,背部壹行,體側和腹側兩行。
鱘魚是1.5億年前中生代遺留下來的珍稀古魚類。介於軟骨和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壹般會下降。中軸是沒有椎體的骨化的彈性脊索,沿顱骨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
尾鰭彎曲,側鰭基部寬闊,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和尾鰭基部有刺狀鱗片,腸內有螺旋瓣,肛門和引流孔靠近腹鰭基部,輸卵管開口遠離卵巢。
夏秋季節,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水區的中華鱘經過3000多公裏的上遊奮戰,遊回長江,回到金沙江產卵繁殖。分娩後,幼魚長到15 cm左右,就和它們壹起生活在外海。就這樣,他們世世代代生在河流的上遊,長在海裏。?
中華鱘的生命周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年。是國家壹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具有很高的科研、藥用和觀賞價值。
百度百科-特種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