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冷和辛辣的食物是辛辣的食物,很容易傷害我們的胃,所以邊肖總是建議每個人盡量少吃。但是春夏忍不住吃冰棍,秋天忍不住吃火鍋。這是否與中醫所說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完全相反?當然不是!其實這兩個動作也可以保持健康!不相信我?讓今天的文章來證明我的說法吧!
既然春夏要養太陽,為什麽夏天的人都喜歡吃冰糕,吃了還覺得很舒服?吃這些寒性食物是否違背養生之道?
心臟就像太陽,肺就像地球表面的大氣。肺在天,夏季天氣炎熱,使人體的心火、肺火旺盛,上焦火旺盛。人會覺得煩躁口渴,吃冰糕暖暖身子就會覺得舒服。這是否與春夏養陽相悖?
夏季穴居陰寒,相對人體來說,是脾腎陽虛,下焦寒濕重,夏季陽氣上升,是脾腎陽,不是心肺陽。吃少量的冷飲可以清上焦之熱,但是過度的嗜寒容易導致中焦寒濕加重,這也是夏季胃腸疾病多的原因。夏天治療胃腸疾病,我壹般讓患者服用藿香正氣水和附子理中丸。因為脾陽虛虛弱,腹痛腹瀉,都是寒邪所致。只要溫補脾陽,就能治愈它們。
既然秋冬養陰,為什麽冬天的人喜歡吃火鍋?火鍋裏面有很多麻辣溫性的東西。為什麽人吃完東西會覺得溫暖舒適?這與秋冬養陰是否相悖?
秋冬季節,太陽離地球的距離比夏天遠,地球上的溫度比夏天低,所以水分蒸發少,空氣中的濕度低,所以比較幹燥。所以我們經常會覺得嘴唇幹燥,皮膚幹燥,所以需要塗抹護膚品來滋潤皮膚,否則皮膚中的水分會流失,人會覺得好像很幹燥。
“秋冬養陰”就是適當補充體內的陰,人就不會覺得太幹燥。但是補陰能有效嗎?不壹定是這樣的!比如冬天,空氣幹燥,下幾場雨,下幾場雪,空氣會濕嗎?這取決於太陽。如果下雪,然後陽光很好,空氣中的濕度會增加;如果只是下雪,氣溫不升高,空氣還是會幹燥。上壹章最後講了“善養陰者,必在陽中求陰,陰引陽,泉之不竭”。也就是說,秋冬養陰的時候,不要忘了適當的補充陽氣,讓人體的陰得到陽氣的蒸騰,進而可以滋養全身,春意無窮。
只有了解陰陽和陰陽的關系,才有深度。明白了陰陽的關系,再看看為什麽冬天吃火鍋的人身體溫暖,皮膚滋潤,就清楚了。因為吃火鍋喝熱湯的時候,不僅補充了人體的陰,也補充了人體的陽。在陽的溫暖作用下,陰液可以化氣,滋養全身。這就是“陰得陽,春之不竭”的道理。
但是天天吃麻辣味很濃的火鍋怎麽樣?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吃火鍋可以補陽,但吃火鍋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補陰。如果天天吃火鍋,會傷陰,結果肯定適得其反,導致人體陰虛加重。
同樣,秋冬季也要每天多吃滋陰涼的食物嗎?那也不對!
有人讀《黃帝內經》,知道秋冬養陰,就天天吃幾個雪梨,喝冷飲,吃冷酸奶。時間長了,它們會變得又冷又濕。因為陰得不到陽的升運,就成了壹潭死水,勢必反過來害人。
以上原因可能比較枯燥,不太好理解。舉個大家都懂的例子吧。
我在那裏
但由於冬季寒冷,需要在滋陰的同時預防感冒;夏天很熱。在曬太陽的同時,也要防中暑。只有辯證地理解滋陰和楊燦的關系,我們才不會盲目地滋補陰陽。
另外,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壹樣,有的人有陽虛,有的人有陰虛。在夏天,他們容易感到四肢酸痛,沈重和虛弱,所以養陽非常重要。但在冬季,即使空氣幹燥,這些人的身體陰穴也不會虧虛,不需要過度養陰,反而會加重體內的濕邪。
有的人身體虛弱,邪火較重。而是他們夏天需要養陰防暑,所以養陽不是很重要。秋冬季節,滋陰尤為重要,否則這類人會覺得特別幹燥。
不同地域環境的氣候條件也不同。南方四季都很溫暖,要註意滋陰。在北方,四季寒冷時,需要滋養陽氣以抵禦寒邪。
春夏之陽,秋冬之陰,是自然界的整體規律。在符合這個規律的同時,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所偏向。也就是說“養生長壽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只有真正了解了這些東西,再來談養生治病,才能靈活地學習和運用,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