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舒伯特《鱒魚與五重奏》賞析劄記

舒伯特《鱒魚與五重奏》賞析劄記

1817年,舒伯特20歲時寫了壹首《鱒魚》。歌詞選自詩人蘇巴特的詩,有三層意思。在壹樓,筆者看到壹條小鱒魚在壹條明凈的小溪裏歡快地遊來遊去,過著幸福舒適的生活。上了二樓,漁夫也來到了小溪邊。他拿了壹根魚竿,想釣壹條小鱒魚。筆者以為,在這樣清澈透明的河流裏,小鱒魚不會被漁夫忽悠而上鉤。

這兩個聲部的音樂都是大調呈現的,清晰明了。鋼琴伴奏就像清澈的河水流動的清脆聲音,壹些細小的波浪放射出壹些光芒。

第三層是漁夫不可能有耐心去釣魚。他把河水攪渾了,小鱒魚看不清楚。他被奸詐的漁夫抓住了。作者看著這壹幕,悲憤交加。

第三部分以帶有小調色彩的走調旋律開始,表現了漁民用卑鄙的手段迫害小鱒魚,鋼琴伴奏變得低沈渾濁;旋律回到大調的時候,鱒魚已經被打死了,作者在為鱒魚的遭遇哭泣。鋼琴伴奏又變回了第壹部和第二部壹樣清晰的感覺。這時候鋼琴象征著河水又變回了清澈的樣子,但是河水還是老樣子,就像什麽都沒發生壹樣。不同的是,河裏的小鱒魚不見了。

舒伯特本人對這首歌情有獨鐘。兩年後,他在A大調鋼琴五重奏中使用了鱒魚。他把這首五重奏的第四樂章寫成了變奏曲,變奏曲的音樂主題就是歌曲《鱒魚》的主題。

舒伯特改變了這個五重奏的樂隊組織。最初,鋼琴五重奏是由第壹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以及鋼琴組成的。現在他想加強樂隊的低音效果,於是去掉了第二小提琴,加上了低音提琴,大大加強了低音。

第四樂章是變奏,首先呈現主題。主題用小提琴演奏,輕松舒適,舒展流暢,就像壹片靜謐美麗的山林,也像壹種與世無爭的感覺。

第壹變奏曲中,主題在鋼琴的高音區演奏,清亮的聲音像極了小鱒魚快樂的心情和生活的波浪姿態。透過音樂,我們仿佛能看到小鱒魚在清澈的小溪中快樂地遊動。

第二個變奏,主題旋律出現在中提琴上,中提琴流暢地歌唱,仿佛是壹條小鱒魚悠閑的身影;小提琴高音中的三連音就像小鱒魚快樂的歌唱。如果可愛的小鱒魚會唱歌,它的聲音壹定是小提琴高音裏那樣細膩通透的聲音。

第三變奏,主題旋律進壹步下移,出現在中提琴和大提琴上。這低沈的旋律向我們展示了這樣壹個場景:漁夫走近小溪,身體擋住陽光,鱒魚籠罩在陰影中;鋼琴上呈現的急迫的音調是這樣的場景:漁夫的出現讓整個氣場壓抑,小鱒魚對這種未知的感覺很敏感。它驚慌失措,緊張地在水中跑來跑去,試圖離開這個未知的東西。

第四變奏,鋼琴上粗糙的和弦就像壹個粗魯的漁夫,粗暴地把河水攪渾,讓小鱒魚看不清楚;小提琴就像壹條可憐的小鱒魚。它在漁夫的魚鉤上扭動著,痛苦地掙紮著,大聲呼救。

第五變奏,音樂速度變慢,主題在大提琴上呈現。低沈緩慢的聲音像是作者痛苦的心情。他同情和憐憫小鱒魚的痛苦。

本來可以就此結束,就像原曲《鱒魚》壹樣,在悲壯的氛圍中結束。有壹句關於悲劇的話:“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給妳毀掉。”悲劇能給觀眾帶來最強烈的震撼,很多成功的作品就是因為這種悲劇的震撼效果而被人們銘記。

然而,舒伯特不願意這麽想。即使面臨著社會的冷眼和迫害,他仍然希望世界是美好的,即使是不幸的人,最終也會感受到光明和溫暖。中國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也是這樣結尾的。主角變成蝴蝶,幸福地生活在仙境裏。

所以舒伯特在大結局中展現了幸福美好的壹幕,仿佛小鱒魚還在天堂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它再也不用為生活發愁了,因為天堂裏沒有漁夫,邪惡的漁夫註定永遠也到不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