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茭白、茭白、腳白筍、蕹菜、空心菜、華南高筍。中國的植物群被稱為水生空心菜。
學名:茭白
地理分布:原產中國大陸,廣泛種植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
分類:禾本科
品種:白殼種、綠殼種、紅殼種。
類型:為水生植物,株高約1 ~ 3m,葉互生,線形劍形。縮短的莖被莖基部的葉鞘覆蓋。莖上的芽發育後,被黑耳菌寄生,導致菌體肥大,就是我們吃的竹筍。
用途:是壹種風味良好的食用蔬菜。
花期:5月~ 10,7月較少。
管理:性喜淺水生長,喜高溫高濕。生長前期適宜溫度約為15 ~ 20度,嫩莖發育期約為20 ~ 30度。
施肥:不連作,最好與蔬菜、水稻輪作。耕作土壤為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粘壤土,排水良好,日照充足。
原產地分布
它分布在中國的北方和南方省份,在俄羅斯和日本也有分布。
竹筍又名竹筍,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可食部分為新生、嫩肥的芽或鞭。竹子起源於中國,種類多,適應性強,分布廣。全世界有30屬550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是世界上生產竹子最多的國家之壹。* * *有22屬200余種,分布在全國各地,尤以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為多。秦嶺北麓降雨少,氣溫低,只有幾株矮竹生長。我國筍用竹的主要優良竹種是長江中下遊的毛竹和毛竹,珠江流域、福建和臺灣的麻竹和綠竹。毛竹、毛竹等散生竹種的地下莖深埋於土中,竹鞭、筍有土層保護,冬季不易遭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春季。麻竹、毛竹等叢生竹種的地下莖在土壤中較淺,筍芽常裸露於土壤表面,冬季易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夏秋季。竹子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喜溫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 ~ 2000 mm的地區,毛竹生長的最適溫度為年16 ~ 17℃,夏季30℃以下,冬季4℃左右。麻竹和毛竹要求年平均氣溫65438±08 ~ 20℃,6月平均氣溫65438±0℃以上。所以中國南方竹林茂盛,北方竹林稀少。竹子需要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通風良好的土壤,適宜的土壤pH值為4.5 ~ 7。
嫩竹筍幹片
玉蘭花片是由新鮮冬筍或春筍制成的幹品。因其形狀、顏色與玉蘭花瓣極為相似,故稱“玉蘭片”。其產地主要在湖南、江西、廣西、貴州、福建等省。玉蘭片的質量從顏色、體長寬、幹濕、氣味等方面進行鑒別。看顏色:誰的表面光滑,呈玉白色或乳白色,誰的質量好;然而,那些表面暗淡和灰色的質量很差。如果有焦斑或暗黃色,就是燒焦了。測量:測量膜體的長度和寬度。鑒寶長不超過8厘米,寬3-4厘米。冬切片長度不宜超過12 cm,寬約4 cm。桃片不超過16厘米長,5-7厘米寬,春片不超過20厘米長,9厘米寬。在上述規定標準內,竹筍緊、竹筍粗的,質量好;但如果超標,竹筍稀疏,細筍質量低劣。幹檢查:片體不粘時成分是幹的,粘表示成分是濕的。聞氣味:只有刺鼻的硫磺味,沒有其他氣味的,質量好;如果硫磺味不強,很容易變質。
每年的“冬季至日”到次年的“清明”是在這裏收獲竹筍和加工玉蘭花的最佳季節。人們把竹筍挖出來,抖掉泥沙(不能用水洗),剪掉老梗,然後把整理好的竹筍放在帶殼的木排裏蒸。蒸的時候火候要均勻,生熟要適中。蒸熟後取出陰幹,剝去外殼,再放入篩子中烘烤。烘烤時註意火候,隨時翻面,以免燒焦。經過50道加工工序,就是半成品的玉蘭花片。將半成品放入大桶中,每100斤加入30-50斤清水,浸泡壹小時左右,取出,濾去水分,最後放入熏蒸箱中壹晝夜,取出即得到成品,即厚樸片。玉蘭片熏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顏色潔白,更是為了殺菌防黴,便於存放。如果硫磺逸出,就會引起黴變。
玉蘭花片形似玉蘭花花瓣,是春天的炸糕。口感優雅,酥脆易變,深受老人和孩子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