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涮菜前吃藕降火
想要吃火鍋不上火,吃火鍋前吃幾塊斷生的藕具有清熱潤肺、生津化痰的作用,可以有效為後續所吃的肉、魚導致的生痰做好身體準備。具體做法是首先將藕片放入火鍋中,斷生後立即撈出食用。
2、吃生黃瓜涼菜降火
吃火鍋具有麻、辣、燙的特點,吃多了容易上火,但涮火鍋之前,先吃上壹根生黃瓜或是吃壹份涼拌青菜,具有很好的清熱效果,可以預防上火。
3、香油碟當小料防上火
火鍋具有麻、辣的特點,而香油具有潤腸作用,可以讓攝入的食材迅速排出胃腸道,減少辣味、麻味的刺激,而且香油還具有清熱作用。
4、少用辛辣調味料
火鍋底料中花椒、辣椒太多,配料中放芥末是吃火鍋上火的壹個重要原因。因為這類辛辣食物都屬於大熱的食物,吃太多,體內容易燥熱,出現口腔潰瘍等上火癥狀。所以吃火鍋要避免上火,盡量食用清湯作為火鍋底料,在調味時適量放少許新鮮辣椒。
5、銀耳湯降火
銀耳是壹種非常珍貴的滋陰食材,吃火鍋後來壹碗銀耳湯,可以滋陰潤肺,潤滑胃腸道,增強細胞免疫力。這是因為銀耳所帶的粘滑的成分是壹種多糖,這種多糖物質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造血機能。
6、白蘿蔔降火
很多人吃火鍋是奔著涮羊肉、肥牛、蟹肉棒、魚丸去的,其中羊肉是大熱之物,所以吃完火鍋會感到油膩、咽幹口燥。此時,生白蘿蔔榨汁,少量白糖,稍煮之後食用可以有效去火。如果吃完火鍋感到腹脹,還可以喝生蘿蔔汁消脹順氣。
7、吃火鍋註意事項
1、不要夾生吃
對於肉類和海鮮而言,有的人喜歡生吃或半生吃,覺得這樣吃起來比較鮮美。醫生提示,不潔的肉類、貝類若未煮熟食用,很容易使潛藏其中的寄生蟲卵進入體內而導致各種寄生蟲病。
2、存放不過夜
有些家庭對於沒有吃完的火鍋會采取保存的方法,供第二天食用。醫生提示,火鍋最好不要過夜,因為金屬火鍋及其表層會與湯汁發生反應,人吃了以後容易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
3、不要過燙吃
對於急性子的人來說,這壹點需要十分註意。食物過熱會燙傷食道黏膜,造成潰瘍或對牙齦產生危害,還易誘發過敏性牙病或食道癌等癥。醫生提示,吃火鍋壹定要慢慢吃,因為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達到120℃,如取出即吃很容易燙傷口腔唇舌部、食道及胃黏膜。
4、不要過度煮
蔬菜以及火鍋配料過度煮後,它們的維生素及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就會被破壞,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
5、不要太過濃
口味重的朋友喜歡味道越濃越好,認為這樣涮出來的東西才會好吃。特別是喜歡吃麻辣火鍋的朋友,覺得夠辣才刺激。醫生提示,過辣會刺激胃部,對肺結核、皮膚病、胃病、腹瀉患者有害。如過食這些高熱量食物,味道較重,口腔黏膜或消化道就會遭到破壞。
6、不與酒同食
有些人吃火鍋時喜歡大量飲酒,特別是冰鎮啤酒,覺得很過癮。其實這是不對的。醫生提示,酒精會使體內乳酸堆積,抑制尿酸的排出,時間長了就會引發痛風癥,嚴重的還會引起腎結石和尿毒癥等並發癥,從而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