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不在母親身邊生活了,偶爾到外面的餐館去吃飯,我大多也都不忘點這道我最鐘情的菜,因此有時被朋友笑話,說,好吃的菜多的是,農村人才喜吃灌腸哩。那看來,依著朋友的說法,我是脫不了俗了,我想我活到老也會喜好到老的。於是我對灌腸的味道還頗有研究呢,貨比多家後我知道哪壹家的味道更正宗,甚至比母親做的更耐人尋味。據我各處踩點的經驗得知,大凡殺豬菜的飯館裏的灌腸味道要好得多,想必是因為自家殺豬腸子和肉都來得方便,加工時不吝嗇的原因吧,我是這樣想的,反也不壹定,也或許是廚師的技藝高明。但這都不關我的事,我只管吃,好吃就行,好吃我就會沖著灌腸頻頻光顧。每逢有人邀約,不會為點菜發愁,甚至有人知道我的喜好,未等我發言,先替我代勞了。偶爾也會在灌腸的拼盤中加壹些卷千之類的,也都是飯店的廚師自己加工的,味道跟灌腸不相上下,想必所用食材大同小異吧。
然而近幾年使我感到失望的是,整個我所居住的地區再也吃不到這樣正宗的美味了,灌腸卷千之類的有倒是還有,只是味道不可同日而語,無法找到最初的那種感覺。我曾鍥而不舍地試驗過大部分飯店的灌腸,後來幾乎對整個城市都失望了。
有壹次偶然的機會,與友出城到法庫去,決定在壹家挺有感覺的餐館用餐,於是點了這道菜,菜壹端上來,就有壹種親切之感,壹直苦苦尋覓著的,似乎找到了。果不其然,那是我有生以來體驗過的包括我曾經所吃過的最好的美味灌腸。於是頻頻到法庫去,只為了吃這道菜,每次都會吃得杯盤狼籍不說,臨了,還要買上幾根帶回家去跟家人分享。
再過幾年,那種美味也如我們這座城市裏的灌腸壹樣,味道大大地削弱了,我甚是不明白。如今,只剩下感傷與回味罷了。
於是我開始移情別戀,開始陶醉於“鄉村澮碗”當中,這又是農民的首選,看來,我真是永遠脫不了俗了,無法離開我的根。
鄉村澮碗必要用老湯熬制,裏面放上幹豆腐絲,黑木耳,油炸土豆絲,豬小腸,香菜沫等之類的食材。我到餐館裏去,被灌腸所取而代之的就是這樣壹道鄉村澮碗了。偶爾有的朋友討厭小腸或者老湯的味道,便要求做壹碗清水澮碗,這樣就往往使我大失所望,甚至使我覺得整個飯事都失敗的。
但是幸好,無論多些年裏,鄉村澮碗還可以在壹些飯店中尋到它的原滋原味,不然,我到飯店裏去用餐還真是會茫然,非得為不知道自己的口味而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