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方式
首先,我們從老年人的角度來看,現在有很多老人都不太願意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壹起,他們覺得退休後和配偶獨居會獲得更多的自由。由於許多低齡老人退休後每月都有自己領取的養老金,能夠在經濟上獨立,而且身體比較健康,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
有壹部分老人,長期受熟人社會的影響,與鄰裏間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對環境會很不適應,所以選擇不和孩子住在壹起。從另壹個方面來說,我們應該考慮兒童問題。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他們從小就習慣於獨立生活,不願與太多人***處,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與父母大相徑庭,長期生活在壹起必然會產生許多矛盾,因此從長遠來看,孩子們更願意與父母分開生活。
2、家庭原因
在不斷增長的人口中,住房成為壹種稀缺資源。許多老人給孩子辦的婚房都是兩室壹廳的房子,空間比較狹窄,再加上後來有了下壹代,***同生活更是不現實。還有些老人是怕和孩子住在壹起會給孩子帶來負擔。
本來現在的工作壓力比較大,和孩子住在壹起勢必會分散孩子的精力,影響到孩子的職業生涯和未來,這樣的擔心讓老人選擇了獨自壹人住。還有壹些老年人因為與子女***同生活而產生矛盾和沖突,為了減少生活中的摩擦,他們選擇離開子女。
3、空巢老人所面臨的壹個難題
經濟方面的養老保險問題,特別是農村老年人的養老保險問題,將是壹個長期的任務,而當前的新農保制度又過低。現在獨立居住空間和較高生活質量的有房人群越來越多,這部分人的經濟保障已不成問題。所以在這方面,大家更要重視廣大農村的“空巢老人”。
根據老年人的特點,開展日常護理服務,是當前老齡工作中的壹項重要內容。當前老年服務的專業化程度不高,既缺乏專業的管理機構,也缺少大批護理專業人才。和老年人壹樣,這個國家也只有兩萬多人,而他們的實際需要卻近千萬。心理撫慰,目前老年人的心理撫慰主要集中在家庭,專業心理工作者較少。很多專家認為,受影響最大的是家庭層面,這是造成養老問題的最根本原因。
02
空巢老人的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年輕人去展翅翺翔,老人還在原地
1、邁向老齡社會
應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前社會各界關註的熱點問題。據民政總署署長預測,在15至4年間,全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值得壹提的是,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農村空巢家庭比例為30.77%。
老年人和殘疾人是壹個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解決農村養老問題迫在眉睫。近日,學術界、社會各界人士在2020年(第四屆)中國農村養老高峰論壇上指出,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壹個逃避不了的責任。今後應對老年社會的政策應該向農村傾斜,加大對農村的公***財政投入,使農村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質的提高。
2、養老問題
傳統的養兒防老的習俗越來越稀少,家庭養老功能越來越有限,需要政府來承擔起責任。應該說,近幾年來,各級政府在如何讓廣大老年人老有所養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對農村老年人來說,實行新農保、老年補助、養老院養老等等,但是,農村老年人每月領取的農保(補助)和養老院壹床難求,顯然不能滿足他們的養老需要,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
提供舒適和諧的老年人生活環境,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全社會的***同責任。終於,他們也年輕了,奮鬥了,付出了;終於,我們每個人都老了。為改變老人養老的現實狀況,壹方面,作為子女,應多盡贍養義務,至少給老人壹個安度晚年的地方,不讓老人空巢。
國家和政府也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公***財政和服務體系應該向農村傾斜,向農民傾斜,以滿足農村養老服務多樣化的需要。只有政府和民間力量***同努力,才能解決養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