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會進壹步追問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壹般情況下,化石大多是生物遺骸的堅硬部分,堅硬部分會變成化石。很多人覺得很奇怪,動物的骨頭怎麽會變成石頭?這個道理說起來也很簡單。現在我們舉壹個生活中的例子。
鹹蛋是壹種常見的食物。新鮮的雞蛋不鹹,但是用鹽水浸泡腌制幾個星期後,就會變鹹。為什麽?因為鹽水中含有鹽分子,鹽分子通過滲透作用進入雞蛋,鮮蛋逐漸變成鹹蛋。進入雞蛋的鹽分子數量與溫度、壓力和鹽水的濃度有關。如果壹個雞蛋在鹽水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腌制幾千年,還會是鹹蛋嗎?不,這時候它實際上已經變成了類似化石的東西,也可以稱之為“化石蛋”。雖然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但是裏面的物質不壹樣了。原來的蛋白質和蛋黃已經被替換並填充了無機鹽,蛋殼也充滿了無機鹽。恐龍化石的形成和上面說的鹹蛋類似。如果在7000多萬年前,壹具恐龍的屍體被意外埋在地下,它沒有破碎,也沒有被細菌分解。地下富含地下水,水中含無機鹽較多。這些無機鹽是我們在鍋裏燒水時沈澱在鍋底的蘇打水(主要是碳酸鈣)。這些無機鹽分子逐漸取代和替代有機物。時間久了,這只恐龍就變成了化石。這種效應被稱為石化。實際上,石油化工過程是在壹系列化學和物理作用下完成的,因此是壹個從量變到質變的復雜過程。由於巖石性質不同,地下水中含有的礦物質也不同。以上可以稱之為鈣化,壹般骨頭和貝殼形成的化石都是鈣化的。但有些化石中充滿了二氧化矽,這叫矽化(過去叫矽化)。比如很多化石都是矽化的。充滿鐵沈積物的東西叫做鐵,許多海洋甲殼動物就是由鐵形成的。在澳大利亞,有壹種寶石叫蛋白石,往往是從海洋動物的骨骼中矽化而成的。
除了生物的遺骸可以變成化石之外,生物的遺骸也可以變成化石。蠕蟲在沈積物中爬行,挖掘土壤,吃掉土壤中可食用的營養物質。如果條件合適,這種蠕蟲活動的痕跡也可以形成化石,這就是痕跡化石。在遺跡化石中,足跡化石尤其是恐龍足跡化石最為有趣,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生物在生存時,需要進行分泌、排泄、繁殖等活動。這些物質石化後變成的化石稱為遺跡化石。卵生動物的蛋也會作為遺跡化石保存下來,比如恐龍蛋和糞便化石。化石是生物繁衍興衰的直接證據,就像生物進化史上的文字檔案。古生物學家是研究化石檔案的人。
有神論者堅信,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上帝”創造的,它們彼此之間沒有關系。他們甚至提出,化石是上帝創造萬物時留下的模子,也就是所謂的“棄物”。中國的封建社會歷史悠久。由於科學的不發達和統治者對傳說中的“龍”的刻意神秘化,長期以來人們對化石和“龍骨”給予了似是而非的解釋,給它們蒙上了壹層唯心主義的色彩。《太平宇宙》中有記載:“玄武山為三余山,位於宣武縣東二裏,六彎三脊。俗話說,龍升其山,天門關,龍未能升,故死於地下,後隱於地下,百姓掘其骨入藥。這段話中對“龍骨”成因的解釋是,龍即將升天,正當天門緊閉之時,它落到地上,骨頭被埋在地下,人們把它的骨頭挖出來作藥用。說“龍骨”和化石是龍死後的骨頭做成的,顯然是錯誤的。中國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在山西寶德、府谷、寧夏同心等地做了大量的調查和采集工作,獲得了許多珍貴的“龍骨”。經研究,這些用作中藥的“龍骨”不是龍的骨頭,也不是恐龍或其他古代爬行動物的化石,而是6000萬年至10000年前的犀牛和馬。中醫所說的“龍牙”也是這些動物的牙齒化石。都是石化而成的化石,含有微量元素和鈣,因其藥用功效而被中醫所用。隨著制藥工業的發展,它們將被新的藥物所取代,“龍骨”將成為人們了解自然、研究地球和生物進化歷史的寶貴科學資料。中國雲南發現恐龍化石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恐龍化石豐富的“超級大國”,埋藏豐富,分布廣泛。
中國雲南祿豐是化石產量高的地區之壹。
65438年至0940年,我國著名地質古生物學者楊教授對著名的雲南祿豐龍進行了研究。
其中徐氏祿豐龍是雲南祿豐的恐龍。它長約6米,站起來有2米高,脖子很長,幾乎是背長的80%。但是不太好用,有點不靈活。頭部呈三角形,不太大。牙齒又細又平,像葉子壹樣,上面有鋸齒,用來吃植物。它用四條腿走路,走得很快。如果它發現壹只食肉恐龍想要攻擊它,它可以迅速逃跑。它的前肢很短,後肢粗壯,前肢只有後肢的三分之壹長。它的尾巴很粗,可能起到平衡和支撐的作用,有時也作為武器使用。
盧溝龍是雲南祿豐龍群中的壹種食肉恐龍。它和鴕鳥差不多大,高1.5米。它有壹個小而尖的頭骨,頭兩側有壹對大而尖的眼睛,眼高,視力好。盧溝龍生活在叢林中,脖子細長而靈活。當它擡起頭時,它就能找到獵物。它的嘴很尖,牙齒像錐子,很容易咬到獵物。它的前肢很短,像人的手,能非常靈活地捕捉動物;後腿用來直立行走。
金山龍是雲南祿豐龍群中的壹種原始蜥蜴類恐龍。金龍體型巨大,骨骼厚重,頭骨不大,頭差不多有38厘米長。這種恐龍牙齒數量多,加起來都有20多顆。金山龍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它是壹種食草恐龍。
雲南祿豐有很多恐龍。當時他們在這裏生活了壹段時間後,由於自然條件的變化,慢慢消失了,只給我們留下了壹些遺跡。這些遺骸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