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龍蝦的特點介紹
"螯合嫩玉飽滿,殼凸紅脂香."對於我國很多居民來說,海鮮壹直是餐桌上的美味。尤其是近年來,由於水產養殖技術的發展,以小龍蝦為代表的新型水產品因其價格低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而成為大眾飲食,小龍蝦餐廳也如其鮮艷的色彩壹樣繁榮。想必很多讀者也吃過好吃的“麻辣小龍蝦”。然而,最近有很多報道稱,人們因食用小龍蝦而患肌溶解癥,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從2008年7月到8月,中國南京有30多個橫紋肌溶解癥患者。這些病人大多吃小龍蝦。發病突然的患者往往病情更嚴重,半數以上需要住院治療。最嚴重的病人甚至被送到重癥監護室,並發出病危通知。雖然懷疑該病的爆發可能與食用小龍蝦有關,但仍然沒有直接證據。那麽,什麽是肌肉溶解呢?吃小龍蝦真的會導致這種嚴重的疾病嗎?本文將帶妳找到答案。什麽是肌肉溶解?這些患者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或“肌紅蛋白血癥”。其實這兩個診斷其實是壹樣的。由於肌溶解,患者血液中出現高肌紅蛋白。橫紋肌是指骨骼肌和心肌,特別是骨骼肌。橫紋肌溶解癥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局部或全身肌肉疼痛。影響到腎臟,就會出現少尿,尿液呈現類似“可樂”的顏色。橫紋肌溶解癥的病因非常復雜,物理原因主要有擠壓和外傷、運動和肌肉過度活動、電擊、高熱等。非身體原因主要包括藥物、毒物、感染、電解質紊亂、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和遺傳代謝性疾病。他汀類藥物、有機磷農藥、重金屬、昆蟲毒液和蛇毒以及壹些細菌和病毒感染都可以引起橫紋肌溶解。此外,引起電解質丟失的疾病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如低鉀血癥、低磷血癥和低鈉血癥。因為肌細胞膜被破壞,肌細胞的內容物被釋放到血液中,這些內容物中包含了大量的肌紅蛋白。因為肌紅蛋白需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而肌紅蛋白本身就是個“大塊頭”,很容易堵塞腎小管,影響腎功能。癥狀輕的會導致血紅蛋白尿,癥狀重的還會引起急性腎衰竭。對於肌紅蛋白血癥患者,會用堿性尿液進行治療,給他們輸液,讓他們多喝水,幫助肌紅蛋白排出體外。壹些不是特別嚴重的腎臟損傷也是可以逆轉的。那麽,肌溶解是吃龍蝦引起的嗎?我們來做壹個從小龍蝦養殖到食用的“篩選”。小龍蝦養殖汙染問題小龍蝦對惡劣的水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如果這些小龍蝦來自不衛生的養殖環境,可能會導致小龍蝦本身的細菌和重金屬汙染。短時間內爆發大量案件。會不會是這些小龍蝦攜帶了壹些汙染物,被人類攝入後形成了急性中毒癥狀?小龍蝦雖然營養價值很高,但近年來卻因其“生存能力”飽受詬病。與其他甲殼類動物相比,小龍蝦對環境的耐受性更強,可以耐受壹些汙染的水體,包括有機汙染和重金屬汙染。研究表明,進行有機磷農藥和重金屬時,可能發生“橫紋肌溶解癥”。但目前還不能說明小龍蝦攜帶的汙染物足以致病。上海水產大學博士生導師程永旭教授曾指出,小龍蝦可以受到壹定程度的汙染,但它和其他水生動物壹樣,必須在好的水域才能生長良好。所以在汙染嚴重的水域,小龍蝦本身是很難生長的。雖然“重金屬殘留”與“肌溶解”有關,但由於重金屬殘留對人體的危害是累積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那麽小龍蝦體內只殘留了大劑量的重金屬,患者食用後可能會生病。江蘇省的專家說:“現在,它更像是壹種遭受某種汙染的龍蝦,導致相關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產生毒素,吞噬人體肌肉,引發疾病。”如果相關機構進行進壹步檢測,證明小龍蝦體內攜帶了壹些有機磷農藥殘留和大劑量可損傷肌肉的重金屬,那麽這個假設可能成立。過敏體質不適合吃小龍蝦?從南京人每天吃龍蝦的數量來看,目前有20-30人患有散發性疾病,而且每個人使用的蝦料和烹飪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病情也比較嚴重,所以有人懷疑疾病與個人體質有關。壹些過敏體質的特殊人群,服藥後會出現異常的免疫反應。過敏和遺傳有關,所以如果父母壹方過敏,孩子很可能也會過敏。南京中醫科主任石洪橋說,龍蝦是高蛋白食物,容易引起蛋白質的異種反應。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龍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毛發”,對於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是壹種過敏原。很多人因為貪吃小龍蝦,身上長滿了小紅點,難以忍受,癢癢的,嚴重時甚至會伴有痛風發作。醫學上認為橫紋肌溶解癥與壹些遺傳性疾病有關,如遺傳性糖代謝紊亂、肌肉磷酸化酶缺乏、先天性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磷酸甘油酸轉化酶缺乏等,均可引起橫紋肌溶解癥。但小龍蝦中的某些成分是否引起消費者的過敏反應,還是患者自身的基因問題,目前還不得而知。什麽是蝦粉?有人建議商販和餐館在烹制小龍蝦的過程中添加非法的“洗蝦粉”。年,中國上海等地發生了不法商販在小龍蝦加工中添加“洗蝦粉”的事件。“洗蝦粉”不是國家批準的食品清洗劑,產品只在非法渠道流行。由於小龍蝦多在湖泊池塘中養殖,其生活環境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因此很難清洗幹凈身上的雜質。不法商販和餐飲經營者為了讓小龍蝦看起來有光澤,就用“洗蝦粉”沖洗小龍蝦。那麽,有沒有可能是這些“洗蝦粉”導致了發病呢?我們先來了解壹下“洗蝦粉”的主要成分。中國農業大學飼料生物技術實驗室主任張日君教授介紹,“洗蝦粉”的成分不同。有些是堿性物質,有些是檸檬酸和亞硫酸鹽。後兩種成分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但“洗蝦粉”中還有很多成分,會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隱患。國家輕工業食品質量監督檢驗南京站副站長遊晶晶曾在南京面條上檢測過壹種“洗蝦粉”,確定其主要成分是草酸。該化學品在室溫下為無色透明晶體或白色粉末,無特殊氣味。在有機酸中是強酸,主要用作工業還原劑和漂白劑。草酸與食物中的鈣結合生成草酸鈣,容易形成腎結石。草酸如果少量或少量攝入,也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因為眾所周知,有些食物中含有鈣,當鈣與草酸結合時,就會產生草酸鈣。對於人體來說,草酸鈣會形成腎結石。如果草酸的攝入量比較大,會影響體內的酸堿平衡。如果過量食用,會引起嘔吐、便血,甚至昏迷,最終導致死亡。醫學上認為,血清電解質水平與酸堿平衡密切相關,酸中毒與電解質丟失有關,任何引起電解質丟失的疾病都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所以小龍蝦食物中殘留的草酸可能是致病原因之壹。重新認識小龍蝦小龍蝦是淡水龍蝦的壹種,因為它比壹般的淡水蝦要大,而且和龍蝦壹樣色澤鮮艷,肉質豐富,但又沒有龍蝦那麽貴,所以取代其他蝦成為餐桌上的主流。小龍蝦起源於北美,1960年首次確認小龍蝦存在於上海,現在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地區。目前中國市場上流行的小龍蝦多為克氏原螯蝦,在淡水龍蝦中經濟價值最高,產量達到世界淡水龍蝦產量的70%至80%。雖然小龍蝦是壹種美味的食物,但由於其“不潔”來源的傳言和現代環境的汙染,許多食客對它又愛又恨。那麽,小龍蝦適合端上餐桌嗎?其實小龍蝦是壹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也許是因為味道鮮美,歐美人也很喜歡小龍蝦;年,我國每年出口冷凍小龍蝦14萬只,超過80萬只冷凍小龍蝦轉化為原料。小龍蝦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約占總量的16%-20%,脂肪含量不到0.2%。蝦肉中鋅、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高於其他食物。此外,小龍蝦還可入藥,可祛痰止咳,促進術後傷口愈合。所以如果生長在幹凈的環境中,這樣的小龍蝦應該是比較健康的食物。那麽,我們應該如何選購小龍蝦呢?1判斷小龍蝦的養殖環境:看蝦腮是否發黑,說明生長環境不好。生長在水質較差環境中的小龍蝦,腹部有明顯的黑色汙染物,個體往往較小。2.判斷小龍蝦是否新鮮:外出就餐時觀察蝦尾是否彎曲不太靠譜。比較靠譜的方法是觀察蝦尾肉本身。如果蝦尾肉黏黏的,那麽可能已經是蝦了。3忌吃用“洗蝦粉”加工的小龍蝦:用“洗蝦粉”洗出來的蝦特征明顯,會呈現光潔的外觀,但殘留在蝦殼上的異味仍難以去除;而且由於它的強腐蝕性,壹半以上的蝦會掉爪。如果在購買或食用過程中發現小龍蝦有刺鼻的氣體或四肢不全,那麽就要謹慎購買和食用。4去除毒素容易積累的部位:水中重金屬的積累主要集中在殼、鰓和肝胰腺,也就是小龍蝦的頭部,肌肉中的積累相對較少。因此,在食用和烹飪過程中去除頭部可以降低健康風險。5.使用適當的清洗方法:對於新買的小龍蝦,用清水浸泡2-3個小時,讓小龍蝦把體內的雜質吐出來,再清洗幹凈。表面不要用“洗蝦粉”。6使用正確的烹飪方法:高溫煮、炸可殺死細菌殘留,尤其避免生吃小龍蝦。國外已經出現過生龍蝦感染肺吸蟲病的案例。由於小龍蝦蛋白質含量高,蛋白質的腐爛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建議小龍蝦煮熟後壹次性食用。事實上,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健康風險。對於很多小龍蝦愛好者來說,購買優質衛生的小龍蝦,合理烹飪,就能享受美味——沒必要因為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