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那些名字高大上的“土生土長”的水果和堅果。

那些名字高大上的“土生土長”的水果和堅果。

堅果和水果是中國人的年貨不可或缺的,比如美國的杏仁、夏威夷的核桃、巴西的松子、加州的開心果、斐濟的水果、新西蘭的獼猴桃等等。這些帶有產地名稱的幹果或水果,聽起來比普通的堅果、水果要高檔很多。其實這些都是套路!多年來深深地欺騙了我們。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那些名頭很高,其實出身壹般的水果和幹果。

1,美國杏仁?其實就是新疆杏仁。

美國杏仁,名字聽起來像是產自美國的杏子的杏仁。事實上,過去美國並沒有這種可以生產“杏仁”的植物。美國真正的杏仁植物叫扁桃,屬於薔薇科李屬的亞屬,也叫扁桃。原產於小亞細亞、敘利亞、伊朗,中國新疆也是其原產地之壹。杏仁在新疆俗稱巴達姆或巴達姆。在波斯語中,杏仁被稱為badam,實際上來源於波斯語中杏仁的名稱。然而,這種植物並不分布在北美。同樣,雖然這種幹果的名字是杏仁,但嚴格來說,它不是杏。

扁桃是壹種古老的傳統幹果樹種,在西亞和中亞地區種植歷史悠久,是壹種以堅果為主的幹果樹種。杏仁的核果可以食用。作為長期栽培的結果,在世界各地產生了許多食用、藥用和觀賞類型。

相比杏仁和杏仁,“美國大杏仁”更廣為人知。之所以有這樣的名字,是因為美國在19世紀初從中東傳入扁桃後,經過選種、育種和商業品種開發栽培,在80年代形成了美國的扁桃產業,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扁桃生產國。杏仁杏仁經過商業開發,有壹個很洋氣的商品名“美國杏仁”。

2.“巴西松子”?來自喜馬拉雅山

巴西人說沒見過“巴西松子”的果實,意思是巴西松子從來不在巴西生長。整個地球所有的松樹其實都分布在北半球,換句話說,南半球連壹棵松樹都沒有。(場面壹度很尷尬~)

巴西有壹種樹叫巴西松,確實翻譯成巴西松,但這種植物根本不是松屬,而是楤木。巴西松子的英文名是chilgoza pine,是來自烏爾都語和巴基斯坦國語的地名。巴西松子,本名白皮松,屬於松科。它們分布在從印度、巴基斯坦到阿富汗的喜馬拉雅山西北部,在中國也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西藏西部的紮達山。

西藏白皮松的生長環境非常苛刻。雖然味道壹流,但產量不高。我們今天吃的巴西松子大部分來自喜馬拉雅國家的原始森林,這種松子是當地部落成員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壹。西藏白皮松的種子非常昂貴,價格可以達到每公斤20到53美元。

“巴西松子”是西藏白皮松的商品名。壹個商品的名字不壹定要準確,但壹定要高貴,尤其是松子,賣那麽貴,壹定要有壹種特別難得的異域感。於是在中國,西藏白皮松的松子被商家標榜為“巴西松子”。

3.加州開心果?來自中亞的遊客

“開心果”的硬殼成熟時會在前端裂開,露出裏面綠色和紅色的堅果,因此有了非常喜慶和吉祥的商品名“開心果”。開心果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為了顯示其豐富的美感和高度,還有另壹個商品名,即“美國開心果”或“加州開心果”,以至於很多人以為開心果是加州的壹種植物。

事實上,能長出開心果的樹並非原產於美國,而是來自中亞。這種堅果很久以前在中亞被種植和食用。考古表明,早在公元前6750年,“開心果”就已經成為當地人的常見食物。羅馬時期,開心果從敘利亞進入羅馬。直到今天,伊朗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開心果生產國。

1904-1905年,美國人從中國引進耐寒的阿月渾子到美國加州,逐漸開始發展阿月渾子種植業。美國種植開心果的歷史其實並不長,20世紀50年代才在加州小規模種植。但開心果會成為幹果行業,確實離不開美國商人的大力推動。加州種植者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裏,從亞洲推廣了這種堅果,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但無論如何,開心果確實原產於亞洲。

4.“夏威夷果”?原產於澳大利亞

“夏威夷果”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堅果之壹,但它的原產地不是夏威夷,而是澳大利亞。它的原名是澳洲堅果。這種植物是由英國植物學家和探險家艾倫首先發現的。坎寧安於1828年在澳大利亞布裏斯班南部的雨林中被發現。雖然當地人總是收集這種堅果來吃,但坎寧安當時不敢嘗試它的味道,因為澳大利亞的有毒植物太多了。

正是在澳大利亞的布裏斯班植物園,西方人發現了澳洲堅果的美味和可食用性,並記錄了下來。1858,植物園裏有壹個調皮的男孩。他開心地吃了植物園引進的澳洲堅果後,壹直活蹦亂跳,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大家都知道這水果真好吃。後來在澳大利亞小規模種植。後來,因為“澳洲堅果”在夏威夷被廣泛種植,漸漸地“澳洲堅果”取代了它原來的名字“澳洲堅果”,暢銷世界。

5.新西蘭的獼猴桃?中國山野的獼猴桃

1904之前,新西蘭沒有舉世聞名的水果“獼猴桃”。那壹年,壹位名叫伊莎貝爾的新西蘭女士將從湖北宜昌引進的美味獼猴桃帶回新西蘭,獼猴桃商業化種植的歷史由此開始。因為這種由新西蘭園藝種植者培育的果實,顏色為棕黃色,表皮有短毛,果柄殘留,形似“鳥嘴”,因其外形奇特而被稱為奇異果,奇異果的名稱也就傳遍了全世界。

獼猴桃的名字自古就有。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得很清楚:“其形如梨,其色如桃,獼猴喜食,故有各種名稱。”獼猴桃已經從壹種純粹的野生植物發展成為壹種大眾化的市場水果,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從中國進口的獼猴桃在新西蘭已經商業化,形成了壹個龐大的產業,給新西蘭帶來了財富。

當它重新進入中國市場時,面對這種高大的外國水果,大多數人誤以為它源於新西蘭。然而在今天,獼猴桃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栽培水果,我們有著無與倫比的獼猴桃資源,所以未來的世界獼猴桃市場和品種開發必然會回歸本土。

6.斐濟水果?都是中文翻譯的鍋。

斐濟水果很多人都不熟悉。“斐濟果”是壹種熱帶和亞熱帶水果。它也被稱為“新西蘭水果之王”,因為它已經被新西蘭人商業化,果實香甜多汁,芳香四溢。不過斐濟果和斐濟沒有關系,原產地也不是新西蘭,而是南美的巴西、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之所以叫斐濟果,是因為它的拉丁文文獻以前叫Feijoa sellowiana,也因為這個feija,看著生意,誤解了斐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