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水庫的鯉魚都有自己的活動,它們的習慣是在壹個地方吃完東西後遊到其他地方去玩,然後再回來覓食。0.5公斤以下的鯉魚有群集的習性,0.5 ~ 1公斤以下的也有三兩條在壹起,而大鯉魚喜歡獨自遊動覓食。大鯉魚喜歡去安靜、食物豐富、安全的地方覓食。用手竿釣鯉魚時,壹定要安靜防守,優先選擇硬餌的大窩、長窩。大鯉魚可以用魚竿、豆餅鉤或線釣來釣。筆者的經驗是,魚竿上的魚很多。
用竿釣鯉魚,先把缺線打結,缺線用有彈性的松緊線。釣位宜選在水底凹凸不平或被風浪沖刷的梯形處、斜坡與平面的交界處、水閘和防水洞的兩側、經常有人釣魚的地方、溝渠的深水處或水底散落石塊的地方。水深在3-5米之間,太淺了,釣不到大魚。用手竿釣鯉魚,壹旦選好釣點,壹定要耐心保持。因為大中型水庫的鯉魚有規律的覓食,所以在時間之前很少遷徙到某個地方覓食。有時候,只是因為釣不到魚,妳就換個釣點,其他釣友就在妳原來的釣點下竿,繼續抓魚。那時候,妳會為沒有留住而感到遺憾。手工釣魚,最好用傳統的釣魚方法。鯉魚咬魚鉤在浮漂上的反應是:小鯉魚咬魚鉤,浮漂動幾下迅速漂黑。這時候妳可以抖抖手腕,擡起桿子把魚拉上岸。壹斤多的大鯉魚咬鉤,漂浮微動後緩慢有力下沈。下沈時要抓住有利時機,快速提竿,然後根據魚的遊動方向及時引魚出窩。如果魚太大提不起竿(大鯉魚堆),就要有耐心,拉緊魚竿,輕輕晃動,不壹會兒大魚就自動離底了。需要根據大魚的遊動方向及時調整手竿的最佳角度。大魚往左遊,及時往右倒,往右遊,往左倒。如果大魚逃向前方深水,千萬不要走竿上的魚,這樣會迫使大魚向水面方向遊去,跳出水面。大部分情況下是線斷了或者桿子斷了。魚的正確走法是:當大魚逃向前方深水時,應及時將釣竿向左或向右傾斜,利用手竿的整體彈性,迫使大魚向左或向右遊,這樣就不會形成拉鋸戰。如果形成拉鋸戰,那就趕緊松手(松開手,讓手滑過手掌,直到抓住缺線),利用缺線遛魚。
用海竿釣魚,竿長要在2.7米以上,旋轉的繞線輪要配直徑0.35毫米的結實魚線,魚鉤主要用史燚8號爆鉤,太小抵抗不了大鯉魚的拉力,太大則魚鉤沈入餌料底部,魚獲較差。魚飼料50%作誘餌,油炸豆餅30%,魚粉或骨粉10%,點心渣10%,魚精半包。用面粉做粘合劑(以上餌料配方,因各地鯉魚食性不同,僅供參考)。和壹些水混合後,揉成壹團,打開。壞的食物應該是幹的,而不是濕的。雖然太濕容易做餌球,但是在投擲過程中還是容易出現仙花散盡或者餌球最後不會融化的現象。制作炸彈誘餌不僅僅是捏捏的問題。如果魚餌球做得太大,融化時沈入魚餌底部,就會出現只聽到鈴聲卻釣不到魚的現象。正確的做法是,魚餌能包住魚鉤,即使不能包住魚鉤,魚餌在水底融化時也能包住魚鉤。桿子水平傾斜,桿子尾部被石頭或其他東西擋住。這種立竿方法靈敏度高,既抗風浪,又減少了魚竿被大魚拉走的機會。
釣點要在30米以外(平底淺水的釣點至少要在50米以外或用送鉤法),水底有梯形或凹形的地方,有被風浪沖刷出來的凸點或彎道。因為釣點比較遠,水深在5米左右。如果釣點地勢平坦,沒有任何障礙物,水深必須在5米以上。
第壹、二桿拋投,誘餌球要大,落點要集中,每桿在1平方米之間。第壹輪釣完,不管魚上鉤沒上鉤,都要拿回去換餌,這樣才能形成餌窩,留住前來覓食的鯉魚。不管哪根竿釣到魚,換餌的時候都要扔在原來的地方。如果它偏離了原來的釣點,妳寧願放棄這個餌,拿回去換餌再拋。否則,會影響漁獲。
釣鯉魚時,鈴鐺有時會響松,說明魚上鉤後遊到了岸邊。這時候就要抓住海竿快速提竿收線,必要時壹邊收線壹邊後退,讓大魚沒有脫鉤的機會。
另外,投桿前必須調整好卷軸的拉力。大魚要線的時候,要停止纏線,不要線的時候,要抓緊提竿,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