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觀賞鳳梨的主要害蟲

觀賞鳳梨的主要害蟲

(壹) 在栽培觀賞鳳梨時,最常見的害蟲就是介殼蟲類。介殼蟲類蟲體很小,以棕色及黃色居多,也有白色的,蟲體約1~3毫米,蛋圓形或橢圓形。介殼蟲通過刺吸葉片灼汁液,從而在葉片上產生失綠斑點,對葉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傷口會因附有蟲的粘液,從而可能再引起黑黴病。

當介殼蟲的卵孵化後,若蟲能活動,即尋找可食葉的地方,然後分泌壹層保護性的蠟質,就不再移動了。在卵剛孵化時介殼尚未增厚,此時噴藥防治效果最好,可用壹般的有機磷類農藥如故敵畏、馬拉硫磷、殺螟松等來進行防治。當介殼蟲固定下來後,由於其有壹層蠟質覆蓋物的保護,只能用內吸性農藥來進行防治,常見的農藥有樂果、氧化樂果、乙酰甲胺磷等。少量介殼蟲,也可人工用指甲把其刮除。

(二) 屬於葉蟎類的紅蜘蛛,體型極小,體長在0.5毫米以下,用肉眼細看可看到微小的紅點,其主要棲息於葉背或葉腋基部,繁殖速度極快,小苗更易受其害,在幹旱季節危害尤重。紅蜘蛛以刺針刺磨葉表皮後吸吮汁液為生,對植株的生長造成危害。危害部位出現淡黃色失綠點,後期轉變為棕褐色斑塊。防治農藥除了常見的亞胺硫磷、樂果、氧化樂果、敵敵畏等有機磷農藥外,還有專門用於滅殺紅蜘蛛的殺蟎劑,如三氯殺蟎醇、克蟎特、蟎克、溴蟎酯等。

(三) 袋蛾有個特性,就是幼蟲孵化出來後,在葉片上吐絲冉把咬碎的葉粘綴在壹起形成壹個護囊,蟲體則藏在囊內。在危害鳳梨葉片時,通常把葉肉吃掉,只剩下壹層透明的下表皮,下表皮幹枯脫落後變成孔洞或缺口或斷開。防治袋蛾的農藥有許多,如敵百蟲、敵敵畏、樂果、氧化樂果、馬拉硫磷、殺螟松等。

(四) 毒蛾類的幼蟲常稱毛蟲,能夠危害葉片以及花,把其吃成缺刻或吃斷。壹般的有機磷類或者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都可以用來噴殺毛蟲。

(五) 蝸牛體外有壹層螺殼,壹種較大型的蝸牛螺殼呈扁球形,另壹種較小型的蝸牛螺殼呈扁圓型。常見危害觀賞鳳梨的是後者,主要用齒舌刮食小花。蝸牛喜蔭濕,如遇陰雨天,晝夜活動危害。在較幹旱時,白天潛伏,夜間出來危害。蝸牛行動遲緩,爬過的地方會留下粘液。

防治蝸牛可在地上撒生石灰粉,或用人工進行捕捉,或用樹葉、雜草、菜葉等先作誘集堆,天亮前蝸牛潛伏在誘集堆下,再集中捕捉。

(六) 觀賞鳳梨

觀賞鳳梨是壹種十分美麗既可觀花又能賞葉的室內盆栽花卉。它以基特有的蓮座狀株型,鮮艷的穗狀花序,較長的花期逐漸成為年宵花市場上的“寵兒”。市場上品種很多,主要有丹尼斯、吉利紅星、鶯歌、火炬、松果等。 鳳梨科植物在日常管護中應置於半陰通風處,取散射光照蒔養。強光易使葉片受灼,出現雜斑;但註意不要長久放在過陰處,葉片美麗的色澤常因之變淺變淡,造成觀賞上的遺憾。 在氣候幹旱,悶熱,溫度低的情況下,鳳梨的葉緣及葉尖極易出現焦枯現象,因此要保持盆土濕潤,每日可向葉面噴灑清水1次至2次,葉座中央杯狀部位可註滿清水。

觀賞鳳梨基部的葉腋會不斷長出小芽,待其長出5片至6片葉時,可切下扡插繁殖,約1個月左右就能生出根須。

觀賞鳳梨奇特美麗,可放置在有散射光的北窗臺、花架、茶幾、餐桌、書桌上,觀賞期較長。 觀賞鳳梨喜潮濕的土壤和較高空氣濕度。生長旺季及花期應保持盆土的潮濕,同時每天均應向其葉片和四周噴霧灑水數次以增加空氣濕度。空氣濕度不足,葉片易卷曲,失去光澤,影響生長和觀賞。

由於觀賞鳳梨的水分和養分吸收鱗片主要集中在葉筒內壁的葉片表面上,故澆水時應將葉筒中貯滿水。每次澆水時還應將葉筒中的貯水換去。

四季管理:

(1) 早春觀賞鳳梨可放置於有充足光照的窗臺邊培養,管理同冬季。春季應註意遮去中午的光照或在半光照下培養,春末應放置於半光照或明亮的散射光下培養。春季是觀賞鳳梨生長旺季,應註意水肥的供應。

春季最低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可換盆和分株。觀賞鳳梨壹生只開壹次花,開花後的植株葉片老化,株形渙散,失去觀賞價值,可待新生幼株從莖基生出長大後,將幼株切下栽種,老株可棄去。

(2) 夏季觀賞鳳梨應放置於光線明亮處或半光照下培養,保持盆土的潮濕,追肥。同時增加向葉片和四周噴霧灑水的次數,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在室內培養的植株應註意室內的通風。

(3) 秋初管理同夏季,秋季管理同春季。秋末氣溫下降前應將放置於室外的觀賞鳳梨移至室內或封閉陽臺內,秋末氣溫下降後註意保持室內溫度在15℃左右,保持盆土濕潤,並逐步將其移至光照較好的窗臺上培養,中午氣溫較高時應向葉片和四周噴水數次,以增加空氣濕度。

如秋末室內氣溫較低(最低應在8℃以上,否則會受凍),觀賞鳳梨會休眠,待春季氣溫上升後才開花。休眠時管理同冬季室溫10℃左右時的管理,但應在光照較好的地方培養。

(4) 可布置於室內有光照處或光線明亮處,室內氣溫保持在10℃左右。葉筒中不宜存水,保持盆土的濕潤偏幹,中午氣溫較高時應向葉片和四周噴霧數次以提高空氣濕度。花失去觀賞價值後應布置於有光照處,有利於基生幼芽的生長。

(5) 植株花序長出後可布置於溫度稍低、有散射光的室內觀賞。可布置於室內具光照或光線明亮處,室溫不宜高,使盆土偏千,可延長花箭的觀賞時間。

花序失去觀賞價值後,可移至光線合適處培養,有利於側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