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該植物以壹年生纏繞草本植物為特征,高90 ~ 180 cm,綠色,光滑無毛,覆蓋粉狀霜。葉特征葉具4-6小葉,托葉大於小葉,葉狀,心形,下緣有細齒。小葉卵形,長2-5厘米,寬1-2.5厘米,全緣;托葉葉狀,卵形,葉柄基部被穗包圍。莢果橢圓形,長5 ~ 10 cm,硬紙皮,無毛,扁平花柱,內有髯毛。莢果膨大,長方形,長2.5-10厘米,寬0.7-14厘米,頂端斜而尖,背近直,內有硬紙內皮。2-10種子,圓形,青綠色,有無皺紋,幹燥後變黃。開花結果期為4-5月。偶數羽狀復葉,頂端卷須為葉卷須,托葉橢圓形。花白色或紫紅色,單生或1 ~ 3排列成壹般腋生狀,花柱內側有須,閉合傳粉,花瓣呈蝴蝶狀。莢果呈橢圓形或扁平狀,根據是否有內皮膜及其厚度可分為軟莢和硬莢。種子可為圓形、圓柱形、橢圓形、扁圓形和凹形,每莢含2 ~ 10粒,多為青綠色,也有黃色、白色、紅色、玫瑰色、褐色和黑色品種。按表皮可分為皺皮和圓形顆粒,幹燥後變黃。根上生長大量側根,主根和側根都有根瘤。由於其性狀多樣,傳粉封閉,孟德爾將其作為作物進行遺傳因子實驗。生長環境的光照要求荷蘭豆是壹種長日照植物。大部分品種在光照延長時能提早開花,光照縮短時能延遲開花,但部分早熟品種對光照要求不嚴格。壹般品種結莢期要求強光、長日照,但不適合高溫,適合春夏交替期種植。需水量荷蘭豆在整個生長期需要更多的水。在種子發芽的過程中,如果土壤水分不足,種子無法吸水膨脹,會大大延遲苗期。苗期可以忍受壹定的幹燥氣候。如果開花時空氣濕度過低,會造成落花落莢。莢果生長期如遇高溫幹旱,莢果纖維會變硬,過早成熟,降低品質和產量。所以荷蘭豆在整個生長期,必須有充足的水分供應才能生長旺盛,豆莢大而飽滿,保質保量。但是,它不耐澇。如果含水量過大,播種後容易爛種,苗期爛根,生長期生病。土壤條件雖然荷蘭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可以種植在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或新開墾的土地上,但含有機質的疏松中性土壤為宜,適宜在pH6.0-7.2的土壤中生長。土壤酸度低於ph5.5時,容易引起病害,降低結莢率,應加石灰改善。荷蘭豆根深,略耐旱但不耐濕。播種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爛根,開花期施肥不良易形成空莢或莢果。荷蘭豆避免連作,壹般至少4-5年輪作壹次。種植及播種期荷蘭豆按莖生長習性可分為矮生、蘭藤、蔓生三種。長江流域,春耕,二月中下旬播種。秋季播種,8月中下旬播種。越冬栽培65438+10月下旬播種至165438+10月上旬。在北方,春耕夏收是常見的,也可用於早春和秋季的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