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黛西,(1914-1954) ,湖南湘潭人,國民黨將軍李仲辛之妻。1914年1月生。1936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醫護系,曾經在南京、上海等地醫院擔任過護士。1938年和時任副師長的李仲辛結婚。1939年生下女兒李莎。1943年李仲辛任66軍185師少將師長後,周黛西調到國民黨軍隊後方醫院服務,積極參加護理傷員,表現出色,後又相繼生下次子李明明,次女李娜娜,幼子李鳴。1945年調任國民黨陸軍總部醫院工作,升任陸軍上校護士長。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後,隨自己的丈夫李仲辛前往內戰前線。1947年9月,李仲辛任整編66師中將師長後,隨其進駐開封。
中年喪夫
1948年6月22日,李仲辛在豫東之戰開封戰役中被攻城的解放軍流彈擊中傷重,經國民黨後方陸軍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年僅36歲。周黛西緊緊抱著李仲辛的屍體不放,撫屍痛哭以至傷心過度,憂郁成疾。
1948年6月25日,周黛西在南京總統府對蔣介石和宋美齡哭訴邱清泉救援開封不力,使自己的夫君李仲辛喪生在槍口下。後來,在參加在南京舉行的李仲辛追悼會上,由於太過悲傷,哭得不能自撥,壹度昏厥過去,之後,在護送李仲辛靈樞回湖南老家安葬的途中,周女士心情十分低落。
破格提升
豫東之戰後,蔣介石出於對李仲辛陣亡的惋惜和傷心,特意追授李仲辛師長“青天白日勛章”壹枚並和張靈甫並列為“戡亂黨國烈士“稱號,最後在南京壹處地方命名為仲辛路既今天的淮海路,後來,陳誠及夫人譚祥及宋美齡代表蔣介石接見周黛西,並親自認周黛西為幹侄女,追授李仲辛師長為幹侄女婿。周黛西和李仲辛的兒女保送南京最好的學校就讀。李仲辛的黃埔同學、陸軍大學的要好同學,國民黨新編五軍中將軍長劉雲瀚向蔣介石提出將周黛西小姐提升為陸軍聯勤總部南京陸軍醫院護理部主任,晉升陸軍少將,得到蔣介石的首肯,頗為感動的蔣介石對陳誠說道:“雲瀚說的對,仲辛舍身成仁,不愧為黨國軍人之鍇模,和靈甫壹樣,都是我的好學生,應該的,仲辛死時才36歲,周小姐也才34歲。”陳誠也哭了說道:“應該不能讓在地下的仲辛哭了,對如此賢惠治家,和仲辛恩愛的夫人周小姐,多照顧都不夠持平周小姐傷心的事。”
1948年8月,周黛西被國民黨國防部和陸軍司令部及聯勤總部***同授予陸軍少將軍銜,晉任陸軍聯勤總部南京陸軍醫院護理部少將主任,但是周黛西仍然壹身旗袍,長發披肩,腳穿高跟鞋,沒穿美式軍服軍裙,戴船型帽。這些實質的安慰對周黛西沒有什麽意義,她哭著說道:“今天黨國成這個地步,已經不是什麽人都能挽救得了,仲辛太不該了”。臺下的男女軍官都為之動容,有的甚至流下同情的淚水。蔣介石聽罷並沒有怪罪她的意思,蔣介石壹向獨裁專橫,聽不見任何人包括嫡系的意見,唯壹例外的是對周黛西如此厚待,足見十分喜歡李仲辛。不管怎麽說,周黛西也成為大陸時期國民黨第二位女將軍,之前是姜毅英,以後是劉淑紅等,也是第壹位護理女少將,女將軍,第二位護理女將軍是周美玉女少將。
1949年5月,周黛西並沒有隨軍到臺灣,而是回長沙定居,曾有壹段時間帶著孩子們到香港定居壹年多時間。1954年8月周黛西在湖南長沙因患肺病去世年僅40歲。她埋葬在和李仲辛墓相鄰的地方。其女兒李莎由其在軍統工作的妹妹周黛蓮撫養,後去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