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七夕用芝麻糊拜神是什麽意思?

七夕用芝麻糊拜神是什麽意思?

今天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壹天,各種小物件都用面粉做成,放在油裏炸熟後稱為“妥果”,晚上在院子裏陳列妥果、荷花、白蓮藕、紅菱。女孩在月亮上放壹根針,祈求織女給她壹個聰明的技能,或者抓壹只蜘蛛放在盒子裏。如果第二天打開盒子,那就叫聰明。在紹興的農村,那壹夜會有很多年輕的姑娘躲在茂盛的南瓜棚下。如果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牛郎織女相遇時的呢喃,那待嫁的姑娘將來壹定會得到這份永恒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每天都能過上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在浙江金華,每家每戶都要在7月7日殺壹只雞,這意味著牛郎織女將在這壹夜相會,如果沒有公雞宣告黎明,他們將永不分離。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早晨,仙女會下凡洗澡,喝它的洗澡水可以辟邪、治病、延年益壽。這種水叫“雙七水”。當雞在這壹天啼叫時,人們爭先恐後地從河裏取水,然後帶回去放在新的甕裏以備將來使用。廣州的乞討節是獨壹無二的。節日來臨前,姑娘們提前準備好五顏六色的紙、草、繩等,編出各種別出心裁的小玩意。

還要把種子和綠豆放在壹個小盒子裏,用水浸泡,讓它們發芽。花蕾長到兩寸多長時,用來祭神,稱為“拜仙鶴”、“拜神”。從第六天晚上到第七天晚上,壹連兩個晚上,姑娘們都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首飾。壹切安排妥當後,他們焚香點燭,向星星跪拜,稱為“迎仙”。從第三夜到第五更,他們要連續拜七次。祭拜完神仙,姑娘們手裏拿著彩色的線,穿過針孔。比如能壹口氣穿七個針孔的叫巧手,穿不了七個針孔的叫巧手。

七夕過後,女孩們互贈小工藝品和玩具,以示友誼。在福建和中國的情人節,應該允許織女欣賞和品嘗水果和蔬菜,這樣她就可以祝福來年的水果和蔬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種種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和瓜子)、鮮花、女性化妝品的花粉和壹個香爐。壹般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燒香拜神,默默祈禱。女人不僅求聰明,還求孩子,求長壽,求美麗,求愛情。然後,大家吃水果,喝茶,聊天。

在玩求聰明的遊戲時,求聰明有兩種:壹種是“占蔔”,即用占蔔工具問自己是聰明還是愚蠢;另壹種是巧配,即誰穿針快誰就巧,慢的就叫“輸巧”。“失去聰明”的人應該給聰明的人準備壹些小禮物。有些地區還組織“七姐妹會”,各地的“七姐妹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上各種明香案,遠遠地給牛郎織女獻祭。所有的“香案”都是紙糊的,桌上擺滿了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做的小花衣、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等。

不同地區的“七姐妹會”會在香案上下功夫,看誰做的精致。如今,這種活動已被遺忘,只有少數祠堂仍在這壹節日設立香案,供奉牛郎織女。香案壹般在七月初七準備,晚上開始向織女求情。適當的水果是七夕節最著名的節日食品。妥妥的水果,又叫“琪琪果”,樣式很多。主要材料是油、面粉、糖和蜂蜜。”《東京夢中華》將其稱為“笑童”、“吃果紋”,而紋則包括持香、中獎。

在宋代,適當的水果已經在市場上出售。正當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入鍋中融化成糖漿,再與面粉、芝麻混合,攤在桌上,晾涼,用刀切成長方塊,最後折成紡錘形正當果胚,煎至金黃。手巧的女性還會創作各種與七夕傳說相關的圖案。此外,《乞巧》中使用的瓜果也有很多變化:要麽將瓜果雕刻成奇花異鳥,要麽在瓜皮表面浮雕花紋;這種瓜叫“花瓜”。直到今天,七夕仍然是壹個浪漫的傳統節日。

但許多習俗已經弱化或消失,只有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傳說在民間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