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吃什麽?

除了吃粽子,還有賽龍舟、放風箏、穿長命縷、喝雄黃酒、避五毒、木蘭湯、戴香囊、穿豆娘、掛艾菖蒲等習俗。其中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在中國自古流傳至今,從未間斷。

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在古代,楚人不願意讓聖人屈原死在河裏。許多人劃著小船趕上救援,然後每年五月五日劃著龍舟紀念屈原。如今,賽龍舟已經成為中國端午節最重要的民間活動之壹。劃龍舟歷史悠久。是我國自古以來傳統的民間水上運動娛樂項目。多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船比賽。

瓜香包

端午節香包,又稱香囊、香袋、荷包等。,由五色絲線制成,並填充有中草藥和香料。其制作工藝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它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壹種獨特的民間藝術。

忌五毒

端午節在古代北方人眼中是毒日、惡日,但民間壹直流傳下來,所以有各種求平安、避五毒的習俗。其實這是因為北方夏季天氣炎熱幹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傳播;再加上蛇和昆蟲容易滋生咬人,就形成了這個習慣。人們認為五月是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出現的時間,要用各種方法防止五毒的危害。壹般在屋內貼壹張五毒地圖,在紅紙上印上五毒,然後在五毒上紮上五根針,即把毒物刺死,不能再猖狂。這是辟邪的巫術遺產。

木蘭湯

木蘭湯是中午洗的草藥水,這個習俗至今仍存在。民間傳說認為中午陽氣旺盛,是壹年中草木中藥最旺盛的日子,端午節更是藥味十足。端午節期間,中國許多地方都有采藥、熬藥、泡水的習俗,端午節草藥的藥性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喝雄黃酒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最重要的節日。因為五月又叫“毒月”,“排毒”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傳統活動。其中,以喝雄黃酒為主。藥材包括雄黃、朱雷、柏子仁、桃仁、果肉、艾葉等。人們用酒浸泡後,用菖蒲、艾葉蘸在墻壁、門窗、床下等角落。,然後用酒塗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臍上,趕走毒蟲,求得孩子的安全。

裴鬥娘

在過去,有五種婦女頭飾。多見於江南。有些地區也叫健康人。這個東西起源於遠古行走,是Ai人的壹種不同形態。《賈青錄》引《唐宋遺事》雲:“誰在大江南北,五日得壹等獎之制,殊為巧妙。艾葉全部壓制出售,或繡上仙、佛、和、武、蟲、魚、獸、八寶花等形狀。縐蛛、綺_林峰、繭虎絨陀、草坪蜥蜴、螳螂蟬蠍、葫蘆瓜果,色彩逼真。上面蓋著壹個寶,繡球無數,鈴鐺幾百個形狀,或者串在壹起。名字叫豆娘,無敵。”

各地端午節的習俗_

天津_端午節的習俗很獨特。除了吃粽子,還要吃“五毒餅”!民謠說_“端午,天氣熱,‘五毒’醒,不得安寧。其實就是壹種白皮點心,每壹塊都有“蠍子、蜈蚣、壁虎、蟾蜍、蛇等五種有毒的凸凹花紋。“表示身體健康,百度不侵。

寧波:端午節期間,許多人在門外懸掛艾葉或菖蒲,以殺蟲、殺菌和凈化空氣。每到端午節,香包也很受寧波人的歡迎,裏面大多是蒼術、菖蒲等中藥。既有節日特色,又有實用效果。

山東:鄒平縣每個人每天早上都要喝壹杯。據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孩子纏上七種顏色的線,要穿到節後下第壹場雨,才解開扔到雨裏。在臨清縣的端午節,七歲以下的男孩戴護身符(麥追花做的項鏈),女孩戴石榴花,還要穿上媽媽親手做的黃鞋,用毛筆在鞋面上畫五種毒蟲。意思是用屈原的墨汁殺死五種毒蟲。在端午節的早晨,即墨用露水洗臉。

湖北宜昌:作為屈原的故鄉,不得不說。著名和受歡迎的活動更加傳統和多樣。用包粽子、賽龍舟、紮香包、洗艾葉等民俗慶祝端午節!

雲南:香格裏拉的五月很美。每年五月,最大的節日——香格裏拉五月民族傳統賽馬節都會在這個鮮花盛開的雪域高原如期舉行。屆時,草原也將沸騰,只為這片凈土增添亮色。賽馬節比賽和表演主要有:馬術比賽(速度、馬技、騎馬)、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單項賽事(射箭、弩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展示(馬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