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muscade[朗道漢英詞典]
《朗道漢英詞典》
肉豆蔻魚腥草[朗道漢英詞典]
Nm。[朗道漢英詞典]
肉豆蔻[朗道漢英詞典]
蘭道漢英詞典
肉豆蔻[朗道漢英詞典]
肉豆蔻[湘雅醫學詞典]
肉豆蔻[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肉豆蔻[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小結肉豆蔻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藥性理論[1]。它是肉豆蔻的幹種仁。肉豆蔻科[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名稱肉豆蔻(La)(中藥術語(2004))
5英文名肉豆蔻(中藥術語(2004))
6肉豆蔻別名肉果和玉果[1]。
7來源和產地肉豆蔻核。肉豆蔻科的[1]。地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和巴西[1]。
8性味辛,性溫,微毒[1]。入脾、胃、腎經【1】。
主要功能為溫中、行氣、消食、固大腸經[1]。主治:脾胃虛寒,脘腹脹痛,厭食,霍亂,嘔吐,慢性腹瀉,痢疾[1]。
10肉豆蔻用法用量:3 ~ 9g【1】。
11肉豆蔻的假種皮被稱為肉豆蔻衣,可以作為芳香的健胃藥[1]。
12種子的化學成分含有揮發油,主要是柏木烯、冰片烯、丁香酚、甲基丁香酚和蒎烯[1]。還含有毒性物質,如肉豆蔻醚、二羥基三甲氧基8O4 '新木脂素、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1,4二羥基3甲氧基苯基丙基1醇、利卡林B等[1]。
13藥理作用揮發油及其成分具有中樞抑制作用[1]。本品還能抗腫瘤和抗炎[1]。揮發油對胃腸道有局部* * *作用,但有驅風作用[1]。給貓服用劑量過大,會因肝損傷導致半昏迷,24小時內死亡[1]。肉豆蔻醚可使正常人產生幻覺[1]。甲基異丁香酚具有鎮靜、催眠和抗菌作用[1]。肉豆蔻油也是壹種強效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1]。
14肉豆蔻中毒肉豆蔻又名肉豆蔻、肉果、玉果、錦雞兒、脾安瑞奇、豆蔻、頭肉、長殼玉果[3]。長殼玉果:又名長肉豆蔻[3]。它是肉豆蔻的去皮果實[3]。本品為肉豆蔻科植物的種仁,含揮發油[3]。油中主要含有蒎烯、莰烯、杜松、丁香酚、黃樟素、楊梅素等[3]。具有溫中、健胃、降氣、消食、收斂止瀉的功效[3]。地點:印度尼西亞[3]。香氣較淡,口感較辣[3]。
肉豆蔻有毒,揮發油對胃腸道和全身麻醉有* *作用[3]。
14.1不良反應機制本品粗品有毒,肉豆蔻為毒性成分[3]。藥理實驗表明,肉豆蔻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楊梅素和黃樟素。前者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作用,劑量大時可引起中毒。楊梅素對貓的致死劑量為0.5 ~ 1 ml/kg [3]。口服肉豆蔻粉(1.8g/kg)或皮下註射揮發油(0.1.2ml/kg)可引起貓半昏迷和肝損傷,24h內死亡[3]。這種藥的常用劑量是3 ~ 9g [3]。本品揮發油對胃腸道和全身麻醉有* * *作用[3]。近年來有報道稱對正常人有致幻作用,後者有麻痹作用,也有報道稱致癌[3]。
14.2臨床表現本品未經去油處理或過量服用可能中毒,表現為惡心、頭暈、幻覺等。嚴重者出現譫妄、瞳孔散大、呼吸緩慢、神經反射消失、昏迷和死亡[3]。肉豆蔻醚和黃樟醚的含量測定很重要。據報道,不同的商品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兩者含量差異較大[3]。
14.3治療要點肉豆蔻中毒的治療要點是:目前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中毒後盡快洗胃,* * *排除毒物,對癥治療[3]。
15肉豆蔻的藥典標準是15.1。
肉豆蔻
肉豆蔻
15.2來源本品為肉豆蔻的幹燥種仁。肉豆蔻科的。
15.3性狀本品為卵圓形或卵圓形,長2 ~ 3厘米,直徑1.5 ~ 2.5厘米。表面呈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時覆蓋白色粉末(石灰粉)。它們都有淺色的縱向溝槽和不規則的網狀溝槽。種臍位於寬端,有淺色圓形突起,連接處有深色凹陷。種脊呈縱向凹槽狀,連接兩端。質地堅硬,橫切面有褐色和雜色大理石花紋,寬端可見幹燥皺縮的胚,富含油脂。氣味濃烈,味道刺鼻。
15.4鑒別(1)本品橫切面:外胚乳組織由10多排扁平皺縮的細胞組成,內含褐色物質,偶有小晶體,錯位組織內有小維管束,深褐色外胚乳滲入淺黃色內胚乳形成大理石樣花紋,內含大部分油細胞。胚乳細胞壁薄而圓,充滿澱粉粒、脂肪油和糊粉粒,內部有散在的淺生氯細胞。大部分澱粉粒為單粒,直徑為10 ~ 20μ m,少數為復合粒,直徑為25 ~ 30μ m,臍點明顯。用碘溶液染色,立即用甘油裝置觀察,可以看到許多藍黑色的澱粉顆粒中混有較大的糊粉顆粒。用水合氯醛裝置觀察,可以看到脂肪油常以片狀和鱗片狀存在,加熱時變成油滴。
(2)取本品粉末2g,加入10 ml石油醚(60 ~ 90℃),超聲30分鐘,過濾,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外,取2g肉豆蔻作為對照藥材,通過相同的方法制備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高效矽膠G預制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 ~ 90℃)乙酸乙酯(9: 1)為展開劑,在展開筒中預飽和15分鐘,展開。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5.5水分不得超過10.0%(2010版藥典附錄ⅸ H第二法)。
15.6含量測定15.6.1揮發油取本品粗粉約20g,精密稱定,照揮發油測定方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ⅹ 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6.0% (ml/g)。
15.6.2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脫氫異丁香酚(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VI D)。
15.6.2.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醇-水(75: 25)用作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4納米。根據脫氫異丁香酚峰,理論塔板數應不小於3000。
15.6.2.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脫氫異丁香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
15.6.2.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約0.5g(過2號篩),準確稱定,置於帶塞錐形瓶中,準確加入甲醇50ml,稱定,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k Hz)30min,放冷,再次稱定,用甲醇補足失重,搖勻。
15.6.2.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1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有不少於0.10%的脫氫異丁香酚(C20H2204),以幹燥產品計算。
15.7肉豆蔻片15.7.1加工15.7.1肉豆蔻除去雜質,清洗並幹燥。
15.7.1.1性狀、鑒別、檢查、含量測定與藥材相同。
15.7.1.2麩炒肉豆蔻。取出肉豆蔻,加入麩皮,用麩皮在150 ~ 160℃小火煨約15分鐘,至麩皮呈褐色,肉豆蔻呈褐色,包面有裂紋時取出。篩去麩皮,讓它冷卻。用時間搗碎它。
每100公斤肉豆蔻,用40公斤麩皮。
本品形似肉豆蔻,表面棕色,有裂紋。氣味芳香,味道刺鼻。
15.7.1.2.1的含量測定同藥材,揮發油含量不得少於4.0%(ml/g);脫氫異丁香酚(C20H2204)的含量不得少於0.080%。
15.7.1.2.2相同藥材的鑒別和檢驗。
15.7.2性味與辛溫歸經。歸脾、胃、大腸經。
15.7.3功能主治: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用於脾胃虛寒,泄瀉不止,腹脹疼痛,食少嘔吐。
15.7.4用法用量3 ~ 10g。
15.7.5存放於陰涼幹燥處,防止蟲蛀。
15.8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