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營養專家:寶寶輔食吃什麽好?孩子3歲前的輔食在這裏!

營養專家:寶寶輔食吃什麽好?孩子3歲前的輔食在這裏!

嬰兒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

1是什麽時候開始添加輔食的?無論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還是中國營養學會,都建議對0-6個月的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對於健康的足月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是6個月大(出生後180天)。此時,寶寶的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已經相對發達,能夠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樣化食物。同時,寶寶的口腔運動功能、味覺、嗅覺、觸覺等感官能力以及心理、認知、行為能力也做好了接受新食物的準備。

當然,建議6個月後添加輔食,並不代表所有寶寶都遵循這個標準。寶寶4個月後,對於母乳不足等少數特殊情況,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輔食,咨詢醫生是否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但壹般來說,輔食的添加不能早於4個月大,當然也不能晚於6個月大。

信號1:對輔食感興趣;當成年人吃飯時,嬰兒會盯著看,有時會試圖抓住食物。

信號二:學會吞咽,粘舌反射消失,不再用舌頭推出餵輔食的勺子。

信號三:可以用手抓食物,準確的放進嘴裏。

信號四:能夠靜坐,保持頭部穩定。

3及時優先推出富含鐵的輔食。《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指出,2010年,6-12月齡嬰幼兒貧血患病率最高,農村兒童貧血患病率高達28.2%,主要原因是輔食添加不當。6個月後,嬰兒體內儲存的鐵在出生時就被消耗殆盡,母乳中的鐵含量較低。如果嬰兒未能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鐵,可能會導致缺鐵或缺鐵性貧血。因此,及時引入富含鐵的輔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谷類食物(米粉、米糊等。),肉醬,魚醬,肝醬等。,中國營養學會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也強調了這壹點。

輔食什麽時候安排?如果決定給寶寶添加輔食,可以從壹天內媽媽和寶寶都能接受的壹餐開始,這時寶寶還不太餓。但是,如果寶寶壹直哭鬧或者拒絕吃輔食,就不要強迫他吃了。可以繼續餵母乳或配方奶1~2周,另壹時間嘗試餵輔食。

5輔食怎麽餵?剛開始嘗試輔食,壹次餵壹點母乳或者配方奶,然後用小勺(半勺半勺)餵壹點輔食,最後餵壹點母乳或者配方奶。這樣可以防止寶寶因為不習慣輔食而非常餓的時候生氣,也可以讓寶寶慢慢適應用小勺子吃輔食。但是,剛開始的時候,無論怎麽餵寶寶,大部分輔食都進不了寶寶的嘴裏,而是弄到臉上和圍兜上。不要著急,多點耐心,從壹兩勺開始,等寶寶習慣吞咽食物後再慢慢增加量。

6輔食壹定要補充谷類。

很多家長都很不解。寶寶到了添加輔食的年齡,但是第壹口吃什麽呢?按照傳統觀念,壹開始會餵谷物,比如米粉,因為大米是壹種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容易消化吸收。

其實並沒有規定寶寶的第壹份輔食壹定是嬰兒米粉。如果寶寶是純母乳餵養,那麽盡早添加肉類可能會更好,而不是等到寶寶8個月後才結束添加肉類。由於肉類中含有易吸收的鐵和鋅,很多寶寶到8個月時會因為沒有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而出現缺鐵性貧血。

當然,如果給寶寶選擇米粉,請確保這種米粉是鐵強化的,而且這種輔食不能含太多鹽,否則會增加寶寶的腎臟排泄負擔。還需要註意的是,市售米粉中可能含有牛奶和蛋清,部分寶寶食用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所以,剛開始添加這些輔食的時候,需要密切觀察。

7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已經適應輔食?嬰兒必須適應新的食物。最好壹次只提供壹種新食物,3天後再給寶寶嘗試另壹種。每次給寶寶餵新的食物,都要觀察他的反應,看是否有腹瀉、皮疹或嘔吐的情況。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在咨詢醫生之前,停止給寶寶吃可能導致這些情況的食物。

妳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嘗試給寶寶吃“手抓食物”的?在寶寶8~9個月大,可以獨自坐起的時候,家長可以準備壹些可以用手指吃的小塊輔食,鼓勵寶寶學會自己吃飯。但是要保證給寶寶吃的食物是軟的,容易吞咽的,並且要把食物做成小塊,防止寶寶嗆著。水煮胡蘿蔔、紅薯、青豆、豌豆、雞丁或肉丁、小塊面包和全麥餅幹都是不錯的選擇。

9早產兒什麽時候開始添加輔食的?

早產兒和健康足月兒在添加輔食時沒有明顯區別,但在時間上有區別,通常在校正年齡6個月以後:

校正月齡(月)=出生後實際月齡(月)-(40-出生時孕周)/4。(註:早產兒校正年齡使用至出生後2歲)

什麽時候給早產兒添加輔食,家長要看具體發育情況。不要因為早產兒而總是采取“特殊”的照顧,這樣會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10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家長要註意控制寶寶每次吃的食物種類,仔細觀察寶寶對食物的接受程度,讓寶寶控制每次食物的具體量。如果寶寶每次都能吃完父母準備的牛奶或輔食,並且沒有嘔吐、腹瀉等不適,父母可以逐漸增加給寶寶的牛奶和輔食的量。當然,要監控增重情況,避免過度餵食。

相對於對食物攝入的關註,我們更應該關註進食過程和餵食行為。強迫和哄騙進食不僅不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還容易誘發寶寶的異常行為,對寶寶短期和長期的身體和行為發育都不利。

家長容易進入的輔食誤區

11把米湯和果汁作為寶寶最初的輔食。很多家長喜歡用果汁作為添加輔食的第壹步,這是不合適的。果汁含糖量很高,其中的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在榨汁過程中流失,對寶寶的營養更少,反而容易使寶寶肥胖。建議不要給寶寶喝果汁,直接試試果泥。

米湯是由大米或小米制成的。因為加了很多水,“生米-米飯-米粥-米湯”的營養成分呈下降趨勢,米湯對寶寶來說是不好的輔食。建議加入鐵強化谷物,如嬰兒米粉或燕麥片,做成糊狀,用勺子餵給寶寶。

12將米粉與果汁或骨頭湯混合對於剛接受輔食的嬰兒來說,最好先將米粉與配方奶、母乳或溫水混合,並且嬰兒米粉應該是原味的,不含蔗糖,這樣可以讓寶寶在1歲內養成吃原味食物的習慣。隨著寶寶對輔食的逐漸接受,家長可以將菜泥、肉湯、肉泥、蛋黃等拌入米粉中。

13用奶瓶給寶寶餵輔食,不僅是為了增加營養,更重要的是讓寶寶學會卷舌頭、咀嚼和吞咽,學會使用勺子、杯子、碗等器具,最終不再吮吸母乳和奶瓶,逐漸適應普通飲食。所以,用奶瓶給寶寶餵輔食的媽媽,真的要拿起勺子,鼓勵寶寶用勺子吃飯,這樣才能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4讓寶寶過早吃成人食物。相對於成人食品,嬰兒輔食多為原味。如果過早給寶寶吃成人吃的鹹的食物,寶寶會額外攝入鹽分,不僅增加腎臟排泄負擔,還會使寶寶更傾向於吃鹹的食物,甚至對原有食物失去興趣。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家長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衡量寶寶的喜好,而要相信寶寶能夠接受原來的食物。

15給寶寶煮果汁或蔬菜汁。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和抗氧化植物化學物質,但與水果或蔬菜壹起煮,水中的營養非常有限。這個時候,寶寶需要營養密度高的輔食。這些果汁和蔬菜汁不能作為嬰兒的輔食。此外,果汁或蔬菜汁中也可能含有農藥等汙染物。因此,建議直接給寶寶嘗試水果泥和蔬菜泥,而不是煮果汁或蔬菜汁。

16在1歲以下的嬰兒輔食中加鹽。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營養學會等權威機構建議,1歲以下的寶寶不要吃鹽,1歲以後的孩子也要盡量少吃鹽。有的家長會問:不給寶寶吃鹽,有多無味?其實寶寶對原味食物的接受能力是超乎妳想象的。壹旦吃了鹹的食物,就開始愛上鹹的食物,很容易習慣“重口味”,而吃太多鹽會增加腎臟排泄的負擔。

17把別人家寶寶的食量作為自己家寶寶的食量標準。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發育規律,只要在生長曲線內合理增加身高體重即可。前期長得太快,不代表長大了就高了,但可能意味著以後肥胖的概率會明顯增加。

不同寶寶的奶水或食量會有所不同。如果寶寶正常生長,家長就不用擔心寶寶吃多吃少了。只要營養均衡,生長正常,即使寶寶稍微瘦壹點或者飯量小壹點,也不用擔心。如果寶寶長得慢,就要及時去看醫生,調查原因。

18輔食量和奶量不合理。輔食之所以叫“輔食”,是因為它是輔助母乳或配方奶的食品。母乳是為寶寶“私人訂制”,母乳中的營養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變化,以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需求。在寶寶1歲之前,母乳仍然是主要的食物和營養來源。

該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及時添加輔食。但不代表寶寶可以吃輔食,所以他不會給寶寶吃母乳。只是隨著輔食的增加,寶寶需要的奶量可能會減少。還有壹些寶寶過於依賴母乳,拒絕接受輔食。這時候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訓練寶寶吃輔食。隨著輔食的增加,寶寶的奶量可能會減少,但6-12個月的寶寶應保持每天600-1000 ml的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