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分類:食品,烹飪,菜肴,食譜,海鮮。
美食味道
美味的
涉及成分
雞肉海鮮海鮮豬肉
原料
紫鮑魚幹200克,老母雞肉250克,凈火腿25克,幹貝10克,魚翅湯10克,幹貝湯10克。7、白糖5g,精鹽5g,醬油少許,料酒,澱粉,雞油。
制造工藝
將紫鮑魚幹用水沖泡,加入雞肉、火腿、扇貝,大火煨3小時,取出鮑魚,讓原湯通過。用花刀舀鮑魚,然後切成半厘米厚的塊。將紅燒鮑魚、魚翅湯、幹貝湯原湯100g放入雙耳鍋中,燒開,放入鮑魚片,煮10分鐘,加入白糖、精鹽、醬油、料酒等調料,用澱粉調成濃汁,取出前在小碗中加入少許雞油。
特性
汁濃,味美,嫩。
原料:青島本地活鮑魚;
食材:老雞、老鴨、脊骨、火腿、蔥、姜;調料:鮑魚汁、湯、雞汁、雞粉、生油、鹽、雞油、濕澱粉。
做法:將活鮑魚宰殺,去內臟,用牙刷刷肉,取砂鍋底部雞鴨骨塊,加湯。將洗凈的鮑魚放在上面,以水沒過鮑魚為準,小火燉8-9個小時。將燉好的鮑魚放入盤中;另起鍋加入湯汁和調料,調好味色,鮑魚用生粉勾芡加亮油,即可上桌。
特點:色澤鮮紅,肉質軟潤,鮑魚味濃郁。
註意:鮑魚必須是新鮮的,死鮑魚和凍鮑魚的顏色和味道都達不到要求。做飯時妳必須用小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燒鮑魚深紅色有光澤,鮮香濃郁,是國宴名菜之壹。
1.材料:鮑魚罐頭2聽(鮑魚2斤,又名九孔螺、海螺)。
2.材料:新鮮冬筍250克,熟火腿100克。
3.調料:紹酒、醬油、精鹽、味精、糖、豬油、雞油、玉米粉、奶湯、蔥、姜、蒜。
■生產過程
1.將每只鮑魚的毛邊撕掉,兩邊切成花刀,再切成兩片;竹筍含草酸較多,烹調前要用開水焯壹下,以去除草酸。將熟火腿切成小骨牌片;蔥、姜、蒜切成指甲片。
2.把油鍋點著,放底油(豬油)進去;油熱時,將蔥片、姜片、蒜片煸炒,依次加入醬油、奶湯、冬筍片、熟火腿片,燒開,用精鹽、紹酒、白糖、胡椒粉調好味,放入鮑魚,煮至入味,用玉米粉勾芡,加入味精,攪拌均勻,淋上少許雞油,出鍋裝盤。
■營養價值
鮑魚飲食均衡,味甘鹹,具有滋陰清熱、益精明目的作用。適用於骨蒸乏力、肺結核幹咳無痰、手足發熱、女性陰虛內熱、月經過多、白帶增多、更年期綜合癥、青光眼、夜盲、白內障、慢性病、陰虛、癌癥、高血壓、高血脂、甲亢等陰虛體質人群。醫學研究證明,鮑魚具有抗腫瘤作用。竹筍具有吸收脂肪、促進食物發酵、加速排泄的作用,所以常吃竹筍對單純性肥胖大有裨益。此菜能滋陰填精,清熱利尿。適用於陰虛內熱引起的體熱幹咳,對白內障有壹定療效。
■特別提醒
因為竹筍含草酸較多,尿路、腎臟、膽結石患者不宜多吃;竹筍性寒,粗纖維含量高。因此,脾虛、腹瀉、體弱、消化不良者及嬰幼兒最好謹慎或避免食用。
鮑魚湯
開放分類:美食,烹飪,菜譜,閩臺風味
[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
鮑魚……鮑魚……鮑魚
草菇3克。
肉湯............................900g。
[烹飪方法]
1.鮑魚切成2厘米厚的片,放入碗中,加少許湯,入蒸鍋蒸1小時,取出備用。
2.把草菇挖幹,放在高湯鍋裏煮,撈起。
3.將鍋放在大火上,將高湯倒入鍋中,燒佛,放入鮑魚、草菇,加入精鹽和味精,將鍋煮沸半分鐘,將草菇放入碗底,將鮑魚排在碗面上,慢慢倒入高湯。
[過程鍵]
1.鮑魚草菇半罐,每罐200克。
2.湯鍋加入鮑魚、草菇、精鹽、味精後,煮的時間不能太長。草菇和鮑魚排好後,慢慢地倒湯,壹定不能太猛,影響造型。
[風味特征]
1.鮑魚,古代叫鱔魚,叫魚,但不是魚。它是無脊椎動物中的軟體動物。其柔軟部分,肉脂1,肉質細嫩,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具有養心明目的食療作用。它是珍貴的“海洋八寶”之壹。金人劉英說,有了鮑魚,還不夠吃。在過去,它總是被稱贊為貝類。和現在的鮑魚比起來,簡直不值壹提。
2.中國人吃鮑魚有著悠久的歷史,最遲從漢代開始,他們就已經看到了鮑魚的美味。據《王莽傳》記載,王莽當時太著急,吃不下飯,但還是喝了鮑魚。《龍符傳》記載,東漢初,張步兄弟應征入伍,光武帝劉秀派大夫龍符去征他。張布等使臣隨上朝,上書呈上鮑魚。據曹植《求祭先王》記載,曹操在主前也很愛吃鮑魚。據楚言回報,南宋時,江南鮑魚貴到“每只鮑魚能值幾千塊錢。”五代時,吳越有壹位名叫生茂的學者,他住在湖邊和海邊,喜歡吃新鮮的食物。他常自稱“天蟾居士”。他是《人族蓋恩斯》的作者。他對鮑魚的評價是:“饑者無數,醉者有才。”自稱“美食家”的北宋詩人蘇東坡酷愛鮑魚,用它來保持視力,這使他獲得了食療。他寫了壹篇七歲的《鱔魚之旅》:“餐飲天善政薦華堂,坐使雕光,肉不足,蠟筆魚皮真倚墻。”也就是說,有了鮑魚這種珍貴的海鮮,案板亮了,廚師把做好的鮑魚菜送上桌,所有的寶貝都黯然失色了,這算什麽。“我的生活傾向於回歸東方,我願意鉆壹個花裏胡哨的房子。為眼睛分發湯料,但取精書,防老讀。”蘇東坡到蓬萊,得了壹筐鮑魚。他拒絕用這種珍貴的海鮮作為獲得進步的禮物來討好有錢有勢的人。而是分給他最好的朋友做湯保護視力,讀詩寫詩。
在明清時期,鮑魚成為最珍貴的海鮮之壹。在剩下的“滿漢全席”菜單中,盡管飲食習俗不同,產品不同,烹飪方法不同,但鮑魚是必不可少的。
3.此品是閩南湯的代表,也是高級宴會之寶。閩南語還是清淡的,這道菜的成品鮮嫩潔白,味道極其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