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真的還是假的?
蘋果是假水果,也有真假水果。不是“天然的、植物性的”和“人工的、蠟制的、不可食用的”的區別,都是真正的水果,只是兩種類型不同。常見的真水果有:桃、李、杏、櫻桃、芒果、棗、葡萄、荔枝、柑橘、柚子、核桃、番茄、柿子等;常見的假果有:蘋果、梨、山楂、海棠、枇杷、菠蘿、菠蘿、黃瓜、西瓜、石榴、無花果、桑葚、火龍果、草莓、覆盆子、腰果等。春花在秋天結出果實。春天開花,秋天結果,這是植物界的自然規律。水果來自花。沒有花,就沒有果實。花由花萼、花瓣、雌蕊、雄蕊、花托和花梗組成。在壹些不完全的花中,前兩個可以不出現,後四個不能不出現。在單性花中,只有壹個雌蕊和壹個雄蕊生長。雌蕊由花柱和子房兩部分組成。子房,種子的房子。種子年輕時被稱為胚珠。子房和花柱的關系,就像壹個大肚子長脖子的花瓶。子房(大肚子部分)後來發育成特定的果實,子房裏面的胚珠發育成種子。果實逐漸成熟後,花柱(長頸部分)和其他花的部分,包括花萼、花瓣、雄蕊會逐漸枯萎,而花托會相對收縮。當然,花梗沒有脫落,變成了果梗。沒有果柄,果實懸浮在半空中,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就是從那裏輸送過來的。如果壹株植物遵循上述正常規律,果實才是子房發育結實過程中的真果。上面列舉的真果例子都是這樣的。但是有許多不同的植物。有些植物開花時子房被花托包裹(下子房),這樣花枯萎後,花托和子房壹起發育成果實,這就是假果的起源。以黃瓜為例,在鮮黃色的花開放之前,我們可以看到花的後面長著壹個小黃瓜,這是黃瓜花藏在花托裏的子房。這時候的黃瓜雖然沒有籽,但是摘下來就可以吃,而且還是最嫩的。其他瓜類,包括西瓜、甜瓜、香瓜、南瓜、冬瓜、絲瓜、哈密瓜都是這種情況,所以都是假果。現在菜市場賣的黃瓜,很多前面還是帶花的,人愛買。西瓜賣的時候為什麽不帶花?那是因為帶花的西瓜摘下來肯定沒熟,果肉不紅不甜,賣不出去。還有蘋果、梨、山楂、海棠、枇杷等水果。雖然開花時它們包裹子房的花托較小,但果實成熟時依然存在的花萼可以證明它們都是假果。因為花托是與花萼緊密相連的結構,果實成熟了,花萼還在,所以花托自然參與了果實的發育。我們吃蘋果、梨、山楂、海棠、枇杷的時候,不都是先用指甲把水果前面剩下的萼片摳掉嗎?石榴果前面剩下的花萼又大又厚,當然證明是假果。如果果實成熟時花萼還存留在果實後端(果柄末端附近),則證明是真果。比如柿子,柿子的莖,就是它的花萼在果實的後端。另外,有些植物的花托雖然不包裹子房,但在果實發育過程中異常膨脹,將子房推出或向外膨脹,也形成假果。例如,草莓,含有從子房發育而來的種子的小瘦果被推出花托。挑壹個又大又紅的草莓,鮮嫩,裏面的小瘦果和籽都快要滴下來了。咬壹口草莓,才發現裏面並不是這樣,裏面是花托發育出來的結構,顏色和味道都比不上外面。如果換成是草莓近親的其他植物,比如茅莓、大花楓楊,裏面膨脹的花托真的會難吃。許多花形成花序。有些植物有密集的肉穗,在這些植物上結出的果實含有花序軸或花序托的成分,所以也是假果實。如桑葚和菠蘿。菠蘿(其實叫鳳梨),它的中心又幹又硬,沒有外面部分好吃,因為它是花序的中軸。壹些植物有球形花序,因此它們有大的花序托。如果這個花序托也參與了我們吃的果實的發育,那麽這些果實也是假果實。比如無花果,它的花序托是由外向內環繞的,裏面包著很多小花。留在前面的海豹小得幾乎看不見,只夠壹些蟲子鉆進去授粉。因為我們從外面看不到無花果的花,所以我們叫它無花果。實際上,當妳切開它時,妳就能看到它。無花果也有很多同屬的兄弟(各種榕樹),果實都壹樣。腰果的外觀很特別,花托異常膨大,肉質,比前端子房發育而成的真果(堅果)還要大,而且明顯分為兩段。所以腰果是最典型的假水果。後端肉質膨大的部分根本不是水果。我們平時在北方店買的腰果就是前端的堅果。各種水果是綠色生命世界的傑作,其中蘊含著無盡的已知和未知的奧秘。朋友,妳不想多了解他們嗎?下次吃水果,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