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編輯
豆腐幹的制作工藝與豆腐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澆制時厚度較小,壹般為5~6cm,壓制時間為15~30 min。要求壓制後的豆腐幹含水量為60%~65%,壓制後根據不同成品的要求切成豆腐幹胚,即為成品[1]。詳情如下:
豆漿-煮沸冷卻-打腦-蹲腦-灌註-壓榨-包裝-切塊-成品[1]
豆腐幹的含水量是豆腐的40%-50%。制造方法如下:
(1)材料準備。上等黃豆3斤,精鹽600克,醬油250克,桂皮15克,生姜25克,香蔥15克,味精10克。
(2)提煉。先將黃豆洗凈,用清水浸泡壹晚,然後磨成漿,濾渣備用。
(3)煮沸。磨好的生豆漿入鍋煮熟後,加入20%-25%的水,降低豆漿濃度,減緩疑似凝固的速度,從而減緩蛋白質凝固物網絡的形成,減少水和可溶性物質的包裹,以利於壓榨時水分的順利排出。
(4)固化。當漿液溫度降至80-90℃時,可以用鹽水訂購漿液。點漿時註意均勻壹致,勤攪拌,但防止無序攪拌。果肉出現芝麻大小的顆粒時停止,蓋上蓋子約30-40分鐘,待果肉溫度降至70 ~ C左右時包好。
(5)腦中風。將豆腐剁碎後再包邊,不僅有助於斷網和釋放包邊水,還能使豆腐均勻地鋪在包邊布上,做出的產品質量接近,可避免厚薄不均,縫隙較多。
(6)包裝。先在網格上鋪裹布(網格上的網格根據所需豆腐幹的大小而定),然後將豆腐幹加到裹布上,這樣豆腐幹要壹層壹層鋪,可以比網格略高幾毫米,數量根據豆腐幹的厚度而定,但每批的厚度要壹致。然後將布紮緊,壓制成型,1小時後取下布,將豆腐幹按網格印用刀切開,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將500克精鹽放入3公斤清水中攪拌均勻,然後將豆腐幹放入幹鹽水缸中,浸泡半天,再取出瀝幹水分。將7公斤清水倒入鍋中,放入100克精鹽、姜末、桂皮(用紗布袋裝)、醬油、香蔥、味精,制成鹵水。
(8)煮幹。將準備好的鹵水帶回鍋中,加入豆腐幹,煮30分鐘左右。取壹塊豆腐幹觀察。如果是棕紅色的,很好吃,就拿出來。[2]
可食用指南編輯器
盤進法
1.在商場買豆腐幹應選擇有冷藏保鮮設備的副食商場和超市。應選擇防汙染包裝的豆制品,如真空壓縮保鮮膜。
2.對於真空袋儲存的豆制品,購買時註意檢查包裝袋上的標簽是否齊全,盡量選擇生產日期接近購買日期的豆制品。
3.註意真空包裝是否有漏氣或抽取不完全的情況。這種食品的保質期會大大降低,不適合購買。
4.遵循“少量購買,及時食用”的原則,不宜大量囤貨。另外,當天剩下的豆腐幹要用保鮮袋紮緊,盡快放入冰箱。如果袋子裏有異味或者豆腐幹制品表面有粘性,請不要食用。
為了大眾
壹般人都能吃。
適用數量
每餐30克左右。
主要功效編輯
1.豆腐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豆腐蛋白是完全蛋白質,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2.豆腐幹中含有的卵磷脂,可以清除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3.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預防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兒童和老年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益。
禁忌和副作用編輯
鈉的含量較高,糖尿病、肥胖或其他慢性疾病如腎病、高脂血癥等患者應謹慎食用。
老年人和缺鐵性貧血患者尤其應該少吃。
分類編輯
根據加工工藝的不同:
1鹵制豆腐幹(鹵制豆腐幹的簡稱)
用調料腌制的豆腐幹制品,如白豆腐幹、名豆腐幹、香豆腐幹、臭豆腐幹等。其中,臭幹是用臭鹵水(制作臭豆腐用的原汁,含有特定的微生物種群,有特殊氣味)浸泡而成的產品。
2油炸豆腐幹(油炸豆腐幹的簡稱)
豆腐幹是以豆腐幹為原料,用植物油炸而成的產品。比如油炸豆腐幹。油絲等。3 .熏幹豆腐幹(簡稱熏幹)
以豆腐幹為原料,通過成型、鹽水煮制、煙熏等工藝加工成具有煙熏風味的產品。如烘幹、碾壓等。
4油炸腌豆腐幹
該產品以豆腐為原料,經整形、油炸、添加調料腌制而成。如幹花、素肚等。
5油炸豆腐幹(又稱油炸豆幹)
以豆腐為原料,然後油炸,腌制,最後油炸。油炸有油炸和糖炸兩種。如:紅燒幹尖、甜辣幹等。
6蒸豆腐幹
該產品以豆腐幹為原料,經蒸煮工藝制成。比如素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