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五花肉1.5斤,醬油10克,鹽5克,料酒100克,冰糖150克,凈蔥25克,荷葉夾12。
特點:色澤金紅,香甜可口。
制作方法:(1)首先將五花肉皮刮幹凈,去除雜質,用15 cm的正方形切成塊。
當皮革表面被火燒成黑色時,用冷水浸泡至變軟,然後取出,刮掉燒焦的黑灰使其呈紅黃色,洗幹凈。
(2)將砂鍋底部墊上竹箅子,將肉片皮朝上放在箅子上,加入料酒、鹽、醬油、冰糖、蔥和適量的水,蓋上蓋子,用小火燉至八成熟。然後把肉塊
翻過來向下燉皮,直到完全爛透。然後轉大火使汁變濃,取出放入盆中。吃的時候用熱荷葉夾著吃。
方法2
1.首先,在炒勺中加入壹湯匙水和三湯匙白糖,煮至糖色。(加熱後糖的顏色變成暗棗紅色時,加入壹碗水,煮沸後倒出。加水時註意不要燙傷)
2.首先選壹塊帶皮3斤的五花肉,洗凈晾幹。(單片)
3.取鍋加寬油,加熱至七成熱,慢火,將肉放入油中炸至紫紅色,撈出換刀備用。油炸過程非常重要。只有把肉裏面的脂肪去掉了,才會好吃。看妳的理解了。
4.高壓鍋加水,放入調料,桂皮,豆蔻,醬油,白糖,鹽放入蔥,姜,放入炒好的糖色。燉至脆爛。(不要用高壓鍋的高壓加熱原理。燒開後改小火慢燉。可以多放些水,因為還可以用剩下的湯做醬脊骨。最後看湯的顏色,用醬油上色。
做出來的脊柱比較簡單。將脊骨用水焯壹下,直接放入剛用烤肉做的湯裏。煮到肉爛了。別忘了加兩次鹽,這樣湯就有肉鹹了。
方法3
材料:豬肉(五花肉最好)1斤,炒松子(搗碎)50 g,雞蛋3個。-特色:色澤深紅,軟而不膩,皮爛肉鮮,有濃郁的松子香味,非常好吃。-練習:(1)將豬肉從中間橫切片切成兩半,用火將那壹半的皮連皮烤熟,然後用溫水浸泡,用刀刮幹凈晾幹,將肥肉用刀向下切成深深的對角線圖案。
(2)將另壹半去皮肥肉切成小肉丁,瘦肉切碎,壹起放入碗中,加入松子、雞蛋(2個)、料酒(30 g)、姜(30 g)、濕澱粉(40 g)等。,拌成軟肉餡。
(3)在有圖案的肥肉上鋪壹層澱粉面,然後將準備好的肉均勻的鋪在上面,用刀輕輕剁開,讓餡料浸泡在紋路裏,然後將餡料的外圍和頂部抹平,就像原來的肉形狀壹樣。
(4)將雞蛋(1)和濕澱粉(其余)攪拌成糊狀,塗抹在方形肉的四周和肉餡的壹面。
(5)將植物油倒入炒勺,大火加熱,將方皮放下,煎壹面,皮黃,翻過來再煎另壹面,取出。(6)砂鍋底部放壹層碎骨,然後逐層加入方肉(皮朝下)、冰糖、料酒、蔥、姜、醬油、味精、雞湯。蓋上鍋蓋,燜40 ~ 50分鐘,把肉翻過來繼續燜,再翻過來燜到肉變色。(7)把湯倒出來,把肉(皮朝上)扣在盤子裏,去掉碎骨,等湯濃稠後澆在肉上。-營養價值:五花肉-五花肉營養豐富,易於吸收,有補充皮膚營養和美容的作用。
方法4
紅燒肉是壹種紅色食物。蒙古族稱肉類為紅色食品,蒙古語為“烏蘭依德”。顧名思義,“手抓肉”
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是牧民的普遍做法。用手挑肉的方法是用骨頭壓羊肉
把關節拆開,放在沒有鹽和其他調料的大鍋裏,用生汁煮。吃的時候壹手抓羊骨頭壹手用蒙古刀挑掉羊肉,蘸著吃。
上調調料吃。按照牧民的習慣,晚飯壹般用紅燒肉。
在草原上觀光,不吃壹塊手抓肉,就是浪費時間,即使沒有充分領略草原的風土人情和味道。牧民不用手。
用烤肉招待客人的時候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需要註意的是,如果妳是牧民家的客人,就不要自己選擇食物。
根據客人的年齡和地位,主人會為客人選擇不同部位的羊肉。老人壹般吃羊大腿,肉嫩有嚼勁;年輕人吃飯
羊的肋骨和頸肉;孩子啃羊犢子;女客人比較照顧,壹般吃肥美嫩滑的羊胸脯肉。
方法5
應城扒肉
應城市位於江漢平原中部,物產豐富,湖泊和地下礦產資源豐富。這裏的人特別講究吃,尤其是著名的應城三八(傳統名菜),深受當地食客的喜愛。
方法:
(1)將蹄子放入冷水中煮至血絕,用刀輕輕刮去皮上的汙垢,趁熱刷上糖,晾幹。
(2)在60%熱油溫度的鍋中油炸上色,撈出換成十字刀不破皮,再放入鍋中煮10分鐘撈出去油。
(3)取豬皮面朝下的1大碗,加入醬油、白糖、精鹽、料酒、八角、桂皮、姜片、蔥白和冷水,蒸至熟。
(4)取出爛蹄,潷出湯汁,取出姜片、蔥結、八角、桂皮,扣入臥盤,潷出的湯汁鉤入玻璃網,澆在蹄上,淋上少許香油,撒上蔥花,盤邊略作裝飾。
特點:色澤金黃,鮮香可口,肥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