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種植小米

如何種植小米

谷子是中國傳統經濟作物之壹,主要種植在中國北方。小米營養價值豐富,尤其是胡蘿蔔素和維生素的含量,是其他雜糧無法替代的,因此小米具有很高的種植價值。在谷子種植過程中,播種繁殖是最常見的繁殖方式,直接影響谷子種植的產量和質量。那麽,如何種植小米種子呢?

第壹,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是保證苗整齊、苗完整、苗壯的有效措施。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曬幹:播種前壹周,晴天把種子鋪在桌上,厚度約2-3厘米,翻面2-3天。曬幹後,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可顯著提高。

2.選種:先篩選後鹽水選種:鹽水選種比例為1.06,壹般為10 kg水,1 kg鹽。鹽水選種的種子發芽率可提高10%以上。具體做法是將種子倒入盛有鹽的桶或盆中,攪拌,用樹籬將小而輕的種子撈出。沈到水底的種子都是又大又飽滿的,曬幹了就可以用了。

3.化學拌種和鉆種:為了控制地下害蟲、黑穗病和白葉病的危害,播種前常進行化學拌種。常見的做法是將鹽水選出的種子風幹至七八成,然後用噴霧器每100公斤噴灑2辛硫磷和5-8公斤水,邊噴邊攪拌,然後堆起來,用麻袋覆蓋6-12小時,防治地下害蟲。為防止黑穗病和白病,悶種陰幹後,用種子重量的0.2-0.3%的克百威、多菌靈、福美雙等拌種;250克40%的五氯硝基苯也可與20公斤種子混合。

第二,谷子的播種量

谷子出苗後通常需要間苗,所以播種量並不決定種植密度。但播種量對苗的強弱影響很大。小米顆粒小。如果壹千粒的重量是2.5g,那麽每斤就有20萬粒種子。如果每畝苗數為3-6萬株,加上田間損失率,每畝播種量為0.2-0.3公斤..事實上,“有錢買種子,沒錢買苗”的想法在小米產區普遍存在。因為怕旱,不保苗,播種量壹般過多,往往超過留苗數的五六倍,使谷子出苗後密集,出苗稍有延遲,就會影響秧苗生長,容易導致缺苗減產。因此,在整地保墑、保證播種質量的前提下,應適當控制播種量。

播種量應主要根據種子發芽率、播前整地質量和地下害蟲的危害來確定。比如種子發芽率高,種子質量好,土壤墑情好,地下害蟲少,整地質量高,播種量可以少,每畝播種量可以控制在1 kg以內;如果土壤發粘,整地質量差,春旱嚴重,每畝要適當增加播種量。采用機械播種,為了控制播種量,使種子均勻播種,防止地下害蟲,可將種子混合炒熟,效果較好。

第三,谷子的播種深度

播種深度對幼苗生長有很大影響。由於谷子胚乳中儲存的養分很少,如播種過深、出苗較晚,出苗過程中消耗了大量養分,谷子幼苗長勢較弱,甚至無法長出土壤,降低了出苗率。即使出苗後,根系也會伸長很長時間,延長出苗時間,增加病菌感染的機會。覆土厚度為10 cm時,出苗率比3 cm時低27.4%,出苗晚2-3天。適當的播種深度可以使幼苗提早出苗,消耗的養分較少,有利於形成壯苗。小米小,原則上淺播比較好,深度壹般3-5厘米。在土壤水分多的地塊,可以淺壹些。但在春風強、旱情嚴重的地方,如果播種過淺,種子很容易被風吹走,出現缺苗斷壟,甚至有毀地重演的危險。

如果天氣幹燥,幹土層過厚,覆土不宜過深,應采用抗旱播種方式。谷子種子小,播種淺,而谷子產區春季幹燥多風,蒸發量大,播種層經常感覺水分不足。如果整地質量不好,土壤有空隙,谷粒不能與土壤緊密接觸,種子就很難吸水發芽。為了促進種子快速吸水,早發芽深生根,整齊出苗,播後*是重要的保苗措施。除了土壤水分高,播種後暫時不需要的,壹般要隨種隨種。使用釙播種的地區通常處於釙的壓力下。從播種到出苗,應根據土壤墑情分2-3次,有保墑和改善土壤墑情的作用。常見的方法是踩格子。

四、谷子的播種方法

主要方法是壟作播種。過去,先在田埂上開溝,種上葫蘆籽。播種寬度窄,播種後深度不壹致。水稻秧苗長成壹行的數量少,產量低。現在大多用改良的機具在壟上進行三行播種或兩行播種,比過去更寬更密,產量顯著提高。雙行播種的水稻秧苗都在側行,群體布局合理,個體生長發育良好。

結論做好谷子的播種和宣傳工作是成功種植谷子的基礎,是實現谷子優質高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