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原來養黃顙魚有妳不知道的秘密。能養黃顙魚嗎?

原來養黃顙魚有妳不知道的秘密。能養黃顙魚嗎?

雜交黃顙魚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規格整齊、捕撈方便、耐運輸、耐暫養等特點。黃顙魚是壹種很有發展前景的特種水產養殖品種。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消費區域遍布全國,市場容量巨大。同時,由於沒有肌間刺,口感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鱖魚、生魚、鱸魚之外的重要淡水養殖魚類。從以前的小種成為很多漁區的重要魚種,但很多新養殖區缺乏雜交黃顙魚池塘養殖技術的積累,在生產過程中盲目照搬“四大家魚”的池塘養殖管理經驗,給養殖戶造成巨大損失。

為了減少養殖戶的損失,這裏介紹雜交黃顙魚的管理要點:

首先,適當降低池塘的水位

根據氣溫的升高,應及時逐步降低池塘水位,不能突然大幅度降低水位,以免引起雜交黃顙魚的應激反應。降低池塘水位有利於池塘水溫和地溫的恢復,促進池塘水中藻類的繁殖,從而提高黃顙魚的生命力,盡快恢復攝食。池塘水位壹般維持在1.0-1.5?m .

第二,寄生蟲的顯微鏡檢查

雜交黃顙魚開始進食後,需要用顯微鏡檢查黃顙魚的鰓絲和體表粘液中是否有葫蘆蟲、輪蟲、斜管蟲、娃娃魚等寄生蟲。

如果發現少量寄生蟲,則無需殺死;如果發現寄生蟲數量較多,可以選擇水溫在18℃以上的好天氣、好水質,根據不同的寄生蟲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殺滅措施。否則,溫度升高後,休眠的寄生蟲開始復蘇,容易出現爆發性增殖,引發疾病。

第三,不加新水?不過老塘水可以適當灌滿。

冬季高水位後,池塘水體老化,有毒有害物質增多,不利於黃顙魚的生長。氣溫升高後,需要排毒調水。如果池塘漏水,水位較淺,可以適當補充其他池塘的老水;新鮮的外河水或井水不能換,後期水溫在20℃以上時可適當補充淡水,主要是防止雜交黃顙魚抓破頂水而產生水模。

四、池塘水要保證適當的肥力。

經過殺蟲消毒後的雜交黃顙魚此時攝食較少,容易出現池水稀薄,滋生浮遊動物。所以要選擇晴天,及時施肥,改善水質,殺滅水中浮遊動物。壹般可以用生物肥。如果是新池塘,可以施化肥,少量可以用幾次,也可以用2-3次。保持水體肥嫩,水色呈褐色,水體透明度20-30?Cm有利於雜交黃顙魚的生長。

如果水體太薄,水體透明度高,容易產生小瓜蟲,對雜交黃顙魚有害。

第五,換底?排毒?活水

通過換底解毒,消除水中的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從而活化水質,為雜交黃顙魚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有利於雜交黃顙魚盡快攝食,恢復體力,開始生長。肥水消毒後,可采取使用有機酸、氧化底質改性等措施對水體進行解毒,以改善底質,活化水質。

第六,盡早開始吃飯

當水溫在65438±00℃左右時,雜交黃顙魚可以開始少量攝食。盡早開始進食,盡量減少越冬期停止進食的時間,有利於黃顙魚體質的盡快恢復,降低死亡的可能性。

如果雜交黃顙魚不開始投餵,可能是因為池塘底質和水質惡化,或者雜交黃顙魚處於患病狀態。要及時查明原因,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防止雜交黃顙魚積病暴發性死亡。

七、?推遲池塘分離

雜交黃顙魚的分池與“四大家魚”不同,在低水溫期禁止進行分池、魚苗購買等魚類放養工作。雜交黃顙魚的分池可在去年停食前或水溫上升且相對穩定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