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鹽吃多了會疼”,尤其是身高。寶寶多吃鹽,怎麽吃都是有學問的。

“鹽吃多了會疼”,尤其是身高。寶寶多吃鹽,怎麽吃都是有學問的。

苗文·馬梅

“輔食要不要加鹽”這個話題常年在母嬰圈熱搜,熱度從未消退。

在這個問題上,老壹輩和年輕壹代的父母有很大的分歧。

老壹輩認為嬰兒沒有力氣吃鹽,食物無味,嬰兒不愛吃,飯量小,很難長大。

堅持科學育兒的年輕父母認為,寶寶腸胃嬌嫩,過早吃鹽影響身體發育。

那麽寶寶多大吃鹽呢?吃的太早太多會有什麽影響?如何合理給寶寶吃鹽?馬梅今天會談到它。

吃鹽其實就是補鈉。鈉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血液循環,調節體內水分。還涉及酸堿平衡、肌肉收縮、神經信息的傳遞以及營養物質的吸收和輸出。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在人們的潛意識裏,鹽是加了才吃的。其實寶寶從壹出生就開始吃鹽,藏在母乳和奶粉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礦物質推薦量,0-6個月嬰兒鈉攝入量應控制在每天170mg,6-12個月嬰兒每天350mg,1-4歲嬰兒每天700mg。

0-6個月的寶寶無論是奶粉餵養還是母乳餵養,只要每天喝的奶量足夠,補充170mg鈉是沒有壓力的。

大部分人在寶寶6個月大後開始添加輔食。在這個階段,家長不必急著給寶寶吃鹽,因為大部分天然食物都有自己的“鹹味”,牛奶+輔食足夠了,350mg的鈉綽綽有余。

因此,無論是世衛組織還是中國居民膳食(2016版)都建議寶寶在1歲以後吃鹽,並且要適量吃鹽,輔食要保持1歲之前的原味。需要註意的是,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天然鈉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適量添加或盡量少添加。妳可以根據這個表格來調整寶寶的輔食成分。

很多家長抱怨輔食不加鹽沒有味道,寶寶不喜歡。

人的味覺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1歲之前,尤其是6-12個月,寶寶的味覺細胞最為敏感,比成人敏銳得多。大人覺得味道剛剛好的食物,到了寶寶手裏就會覺得鹹。

寶寶不愛吃,多半是因為這兩個原因:第壹,食物天然有酸、甜、苦、辣、澀、腥、鹹等多種口味,寶寶第壹次嘗到的母乳或奶粉中的甜味,吃輔食後自然會產生抵抗力。二是輔食的硬度和厚度把握不好,寶寶吃不好。

所以,不要再把鍋扔在鹽上了!

寶寶從小吃重口味的飯,不僅味道越來越別扭,對孩子身體的傷害也是不可逆的,尤其是身高。

食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約50%存在於細胞外液中,40%存在於骨骼中。鈉被小腸吸收後,大部分會被腎臟排出體外。但是鈉排出的時候也會帶壹些鈣,所以寶寶吃的鹽越多,流失的鈣就越多。體內促進骨骼生長的營養成分並不多。孩子能走多高?

況且,3歲之前,寶寶正處於長高的第壹個黃金加速期,長高的勢頭很猛。如果體內鈣流失過多,不僅會影響身高,還會出現駝背、肌肉僵硬等問題。

總之“鹽多了會流失”,高鹽飲食是不行的。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寶寶在1歲之前不宜加鹽,13-24個月每日食鹽量為0-1.5g,成人不宜超過5g。

為了避免吃鹽過多,家裏最好準備壹個限鹽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規格有1g和2g,壹家三口建議用2g限鹽勺,這樣壹日三餐平均,每次炒菜1茶匙鹽不會超標。

看完這篇文章,當妳的婆婆或媽媽以“我吃的鹽比妳吃的飯多”的姿態堅持給寶寶吃鹽的時候,相信大家都知道如何合理的回去。

更多精彩文章

抓住這些黃金睡眠時間,孩子長得更高更快,人也更聰明更幸福。

那時候春天長高了,想要孩子身高飆升,這四類“長個糧”壹個都不能少。

春天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季節,猛高的密碼就藏在三個關鍵詞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