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小番茄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溫度:適應範圍為8-35℃,最適為18-25℃;如遇3℃以下時,可移入臥室或空調間,待氣溫回升放回陽臺。
光照:壹般的陽臺和室內采光良好的窗邊均可擺放
濕度:盆栽番茄對濕度要求不高,在通風良好的室內便可。
水分:對水分要求見濕為宜,不能澆水太勤,過濕會造成爛根。壹般見盆內土發白或葉片軟萎時就要澆透。切忌中午澆水。
施肥:生長初期未坐果前無需施肥,坐果後肥量需逐漸增加,視生長情況選擇高鉀復合肥,濃度為1:100倍液肥施入盆面,也利用日常生活廢棄菜湯腳放入米泔水桶內加蓋發酵7-10天後澆灌,不僅效果好而且環保又安全。施肥周期壹般為7天左右。
整枝:整枝有單幹、雙幹、打頂等。除上述外,要把多余的枝葉全部抹除,同時要剪掉病葉和枯葉以利於通風。如果要延長采收或觀賞,要在壹定的時間段內預留腳芽1-2個,待原本盆上果枝采收完畢,然後剪除再進行培養下壹代(腳芽)。由此周而復始達到終年栽種。
常見病蟲防治:陽臺和室內盆栽番茄抗性較強,壹般病害可用托布津1000倍液或百菌清750倍液用小型噴霧器噴灑;蟲害:蛀心蟲可人工捕捉,蚜蟲、飛虱可用毛筆或廢牙刷刷除。數量多的則要用藥來清除。
小番茄怎麽種
1、栽種前準備
土壤準備如果是從花壇或是田裏挖回來的土,首先要篩壹篩,把大塊的顆粒都碾碎。然後進行土壤的消毒,壹般有三種方式。較快的是將土包好,找壹口廢棄的鍋,蒸上30分鐘,高溫會將土壤裏的病原體去除。將土攤成薄薄的壹層,曬上5到10天也可以達到消毒效果。要是不急,可以等夏天將土壤澆濕後密封包好,在太陽下曬,這樣土壤裏的溫度特別高,可將微生物殺死。最後,土壤按壹定比例摻肥。
育苗階段首先是種子消毒,用55度的溫水浸泡種子15到20分鐘,不斷攪拌,水量約為種子體積的5倍。冷卻到28度後,維持在這個溫度並浸泡12到24小時,期間換壹兩次水。其次是催芽,將消毒過後的種子瀝幹,放在濕毛巾上包起來,置於28到30度的環境中1至2天,種子即可萌發。
2、栽種
在土中挖1厘米深的小孔,將已發芽的種子放進去,上面蓋上0.5至1厘米的松土,溫度維持在25度左右。這個土最好在前壹天澆透水。苗拱土前要多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三到四天後,種子的兩片子葉就會從土中冒出來了。然後白天溫度維持不變,夜晚溫度降到20度左右,待葉片數量增至四五片。之後再澆水,需要“見幹見濕”,也就是說在土壤幹了以後再澆水,澆水要澆透。每次澆水後,可用壹個小鉤子,深入土中5厘米左右松土。
3、移栽
苗長出4—5片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了。把秧苗帶土從原來的小盆中挖出,在大花盆中挖好洞,將整個小土坨放入,澆透水。移栽可以讓秧苗斷根再長,這樣壹來,作物的長勢會比較好。移栽之後原則上不澆水、不追肥,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若是土太幹了就適當補充壹些。
4、開花結果
待移栽之後15天左右,番茄苗在大盆裏已經開始生長。等植株開始開花坐果之後,再澆透水和追肥,之後每隔7到10天,澆水和追肥,並松土。溫度白天維持在25到30度,晚上15到20度。等長到40厘米左右,需要做壹個支架,讓植株攀著支架繼續生長,防止出現倒伏的情況。要註意的是,支架壹定要順著原來的生長方向,不要扭曲。
番茄是兩性花,壹般會自動授粉,也可以用竹竿輕輕敲打植株,促進授粉。另外,在植株分杈長到10厘米左右的時候,要及時打杈,防止側枝瘋長,影響果實的生長。
從播種到收獲大概需要3個月時間。90天之後,就可以品嘗自己親手種的小番茄啦。
養殖聖女果的註意事項
施撒肥料:註重聖女果的品質,就要重視有機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用量。每畝施腐熟堆廄肥2500公斤,或人畜糞2000公斤或菜餅100公斤,復合肥3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作基肥,通過水分管理來調節長勢。在采收前果時,每采收2-3蓬果實,依生長勢強弱,追施液肥2-3次,但要適量增施鉀肥。
澆水要點:聖女果屬於連續開花結果的蔬菜作物,進入花期後,澆水要掌握見濕見幹的原則(指澆水時壹次澆透,然後等到土壤快幹透時再澆第二次水,它的作用是防止澆水過多導致爛根和潮濕引起的病蟲害),不可多澆,也不可幹旱,否則會引起落花落果及生理裂果。
修剪要領:有限生長的品種,盡量促其長勢,壹直在上部留2個強側枝,使其向上生長,註意葉數和果數的平衡,如生長過弱,可摘除部分花蕾,無限生長型的不以早熟為目標,可雙桿整枝,因種子價格較高。但生產上多行單幹整枝。為達到提高品質、增強光照、促進通氣、防止病害的目的,可摘除采收完畢果穗以下的老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