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粽子會胖嗎?
粽子吃多了真的容易胖。粽子多以糯米為原料,黏性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脂肪、鹽、糖含量過高。壹個普通的臘肉粽子,大約含有壹碗米飯,大約400到500卡路裏的熱量。粽子是壹種增肥食品,熱量大多偏高。但是,如果少量食用,是不會長胖的。但是吃多了肯定會長胖,減肥的朋友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粽子主料熱量表
大米熱量:348.00千卡
糯米熱量:346.00卡路裏
大米碳水化合物:78.30克
糯米碳水化合物:77.90克
米脂:1.00g
糯米脂肪:0.80克。
大米蛋白:7.30克
糯米蛋白:7.40克。
大米纖維素:0.80克
糯米纖維素:0.70g
通過對比,我們知道粽子的主要成分糯米並不比大米高多少,吃粽子容易發胖應該還有另外壹個原因。吃粽子容易的原因如下:
吃粽子延遲了飽腹感。
粽子有個特點,就是“延遲飽腹感”。大多數食物吃完後馬上就飽了,剛吃完的飽腹感最強。糯米類食物吃後並沒有飽腹感,直到飯後30分鐘左右才會達到飽腹感的高峰。如果把兩個粽子需要的糯米和壹碗米飯需要的粳米放在壹起,妳會發現粽子用的米更多;但是吃的時候,幾口就吃了兩個粽子,當時就覺得不好吃;壹碗飯沒那麽好吃,吃完感覺很飽。
2.如何吃粽子不發胖
1.選擇熱量低的粽子。
粽子種類太多了。不同的粽子口味不同,熱量和營養成分也不同。人吃粽子之所以容易發胖,不僅是因為粽子裏的糯米不易消化,還有部分粽子的熱量過高。
端午節期間,如果妳不想因為吃粽子而發胖,那麽妳應該選擇熱量較低的粽子。在眾多的種子品種中,豆沙粽子的熱量最高,所以如果怕吃胖,在端午節選擇時壹定要避開豆沙粽子。相對來說,純湯圓和純鹹湯圓的熱量是最低的,所以端午節選擇吃這兩種湯圓更不容易發胖。
2、胖要學會克制。
粽子是壹種相當難消化的食物。粽子吃多了,容易導致肥胖,引發壹系列腸胃疾病。端午節吃粽子壹定要適量,不能太多。每天吃兩三個粽子最合適,兩個最好,三個也可以,但千萬不要超過三個,否則容易發胖。
3.吃完粽子想胖就不要選晚上。
端午節期間,許多人會選擇在晚上品嘗美味的粽子。其實晚上九點以後才是脂肪堆積的時期。如果晚上吃的食物不能在九點前完全消化,就容易引起肥胖。
所以對於粽子這種不易消化的食物,壹定不要選擇晚上吃。吃粽子的最佳時間應該是早上,中午也可以吃壹些。晚上壹定不能吃粽子。
4.包粽子,把粽子的熱量降到最低。
做粽子時,最好選用符合“三少壹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要求的材料,少用調料,或嘗試用腿肉或_ _ _ _代替五花肉,用“栗子”代替蛋黃,加入胡蘿蔔調色,增加粽子的纖維質,或將糯米與“五谷雜糧”混合,增加粽子的纖維質;另外,做豆沙餃子的時候,建議用植物油代替豬油,可以降低餃子的熱量。
5.吃粽子要註意搭配,不發胖。
比如吃粽子配白蘿蔔白蘿蔔有提神、理氣、利尿的作用。吃粽子的時候,可以促進消化。還有,吃粽子的時候可以同時喝茶,有助於消化。超甜的粽子,如棗泥、豆沙等。,可搭配薄荷茶或綠茶,可改善葡萄糖代謝,清熱解乏;有特殊油的粽子,如鮮肉、火腿、香腸,可以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
6.學會正確選擇肉餡餃子
肉類粽子長期以來都是“粽子族”中的主角,但其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妳可以改用瘦肉,甚至用雞肉和海鮮代替,妳會實現少油低熱量。這樣可以壹舉兩得,不用擔心長胖。
7.壹天應該吃幾個粽子?
專家建議,壹般情況下,女性每天吃餃子最好不要超過三個,男性不要超過五個,減肥期間也要適度減少。少吃粽子可以避免吃粽子導致腸胃消化不良和吃多了導致肥胖。另外,睡前兩小時最好不要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