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圓明園》述評。本周,我看了壹部名為圓明園的數字紀錄片。圓明園講述了18世紀大清帝國的興衰和圓明園的毀滅。康熙、雍正、乾隆創造了清朝前所未有的繁榮,但正是這筆巨大的財富讓後來的皇帝放松了警惕,奢華的圓明園在英法聯軍的炮火下化為灰燼。
印象最深的片段是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第壹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派出三萬軍隊與只有八千人的英軍進行抵抗。清軍的武器還是200多年前的劍,霰彈槍扛矛。英軍的武器是當時最先進的步槍和連發槍。盡管如此,清軍將士依然浴血奮戰,就像壹個英國軍官說的:清軍雖然武器落後,但勇氣可嘉。同時,鹹豐帝非常軟弱,優柔寡斷。他沒有在戰爭現場指揮戰鬥,而是逃到了避暑山莊,在那裏抽鴉片,被他的妃子洗澡。
這兩個片段的鮮明對比讓我很生氣。我想,作為大清帝國的元首,鹹豐有責任和義務在戰爭現場指揮戰鬥,鼓舞士氣。也許無論他做什麽,都改變不了包括他在內的前幾代皇帝保守自大,把帝國甩在身後的局面,也改變不了壹場早已註定失敗的戰爭,但如果他先當了逃兵,就沒有盡到作為國家元首的責任。在這樣壹個皇帝的統治下,大清帝國註定要滅亡。
圓明園是中國第壹部大型史詩級數字紀錄片。記錄了雍正的努力和誌向,也記錄了乾隆對西方工業革命的傲慢和不屑。圓明園讓我看到了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和法國傳教士王誌成,他們都想向中國皇帝展示科學的力量,但他們失敗了。所以,他們只能為皇帝服務。
在康熙、雍正創造的巨大財富下,圓明園怎麽可能被毀掉?因為皇帝的保守和傲慢侵蝕了大清帝國。皇帝認為清朝是天朝,堅不可摧。所以他們沒有和西方交流,也不知道農業文明時代已經過去,騎兵時代已經壹去不復返。雖然英國使節給了清朝大炮和槍炮,但皇帝並沒有想到改善清軍落後的武器。中國的皇帝把所有的錢都花在享樂上,而不是花在教育和國防上。所以圓明園會從地球上消失。
圓明園是壹部屈辱的歷史,讓我深思!
看完歷史紀錄片圓明園,心裏有壹種說不出的滋味。
圓明園的建築真是雄偉壯觀。如此宏偉美麗的建築群讓我想起了法國的凡爾賽宮和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東宮。壹百年前的帝王宮殿是那麽的華麗,那麽的奢侈,那麽的驚艷。
然而,凡爾賽宮和東方宮仍然供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欣賞。今天的圓明園呢?只是壹片廢墟。地面上近壹米高的空曠雜草隨風搖擺,背後的白玉磚地基無力地訴說著我壹生的輝煌。
我陷入了沈思。皇帝建造巨大的宮殿是為了炫耀他們的傲慢。清朝統壹了中國,鞏固了藩屬國,建立了東亞霸權,也建立了圓明園。上樓找樂子的人很快就不見了,但是這些樓都見證了?看他掀高樓,看他樓塌?壹切。我不禁感嘆:歷史是在嘆息還是在嘲笑王朝統治者的傲慢?
我經常想象,如果我是當年搶劫圓明園的士兵,我會怎麽想。壹個幾乎無法理解的國家的最高宮殿?隨它去吧!也許我們不應該要求那些士兵理解這種古老而美麗的文化的意義?他們只是普通的英法士兵。當然,他們對詩歌和繪畫、更不用說中國文化對皇權的崇拜毫無興趣。他們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府背信棄義、殘暴殺害的國內外交官和軍人,只有圓明園裏無數可能意味著他們幾年工資的財寶。英國士兵可能希望得到壹些好東西,賣個好價錢來彌補生計?
多麽大的誤會,多麽大的玩笑。
壹座中國人的宏偉建築是由壹個外國建造的?洋鬼子?孩子們放火燒了它。
中國有多少人真正熱愛國家的象征?但是當時的中國人是以什麽樣的心態熱愛這個國家的呢?在外國人拍的古代黑白照片中,北京豪華的宮殿總是被街上的窮人可憐地搶了風頭。為什麽?這個國家有著如此不可思議的偉大,但為什麽妳看到的、想看到的只是這幾千畝良田,連壹棵莊稼都不種,這是靠破壞性消費建立起來的?
這就是圓明園,萬園之園。被外國人破壞,無疑是壹個可憐的悲劇。
在今天的班會上,陳老師安排我們觀看了紀錄片《圓明園》。讓我們回望歷史,讓我們知道圓明園昔日的壯觀輝煌,讓我們銘記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的奇恥大辱。
壹上課,我們就安靜地坐在座位上,等著看紀錄片《圓明園》。影片首先介紹了大清王朝的建立以及康熙皇帝的藝術和科學素養以及治國情況。影片以意大利傳教士蘭茲寧的視角,描述了幾位皇帝為修建圓明園所付出的努力。
在看電影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火燒圓明園》和《關於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船長的信》,對圓明園的歷史有了部分了解。看完這部紀錄片,我們對圓明園這座偉大的建築有了更深的了解。
當我們看到皇家畫院為圓明園繪制的建築圖紙時,我們驚嘆於如此美麗壯觀的景象,尤其是在建造圓明園所花費的人力物力方面,不禁感慨:這真是壹個在奇幻藝術中具有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跡?不幸的是,這壹偉大的傑作在1860年6月被毀,從此,這壹偉大的傑作從地球上消失了。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感受到了清朝鼎盛時期的繁榮昌盛,美麗的圓明園映入我的腦海。這座由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苦心經營而成的偉大建築,如今只能成為夢想。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晚清的衰落,鹹豐帝的昏庸,國家事務的腐敗。這給了英法聯軍掠奪和焚燒這座偉大建築的機會。我對英法聯軍的殘忍和不人道,對文明和藝術的破壞表示強烈憤慨,對大清王朝的衰敗和腐敗表示無奈和同情。只能說弱肉強食,誰叫我們當時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優秀的領導人。所以,要想強國,就必須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