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區分國產和進口海參及其烹飪方法?

如何區分國產和進口海參及其烹飪方法?

接下來我就以威海汙染的野生底播植物幹海參為例,告訴大家如何挑選海參。

好海參的標準:刺參+。野生(底播)+光曬+年份夠,頭角完整,顏色正常。

1.刺參。刺參是最著名的海參之壹,在我國20多種食用海參中等級最高。海參作為壹種珍貴的海產品,被列為“八珍”之壹,被譽為“人參之冠”。海參家族中,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海參品質較好。

圖像特征:肉厚多刺,背部有4-6排不規則的圓錐形刺(稱為疣足)。腹面平坦,管足密集,呈三條不規則縱帶排列。

2.野生海參:之前發表過壹篇關於野生海參的博文。我們來回顧壹下:純野生海參和野生海參的區別。

簡單來說,野山參就像走雞,栽培人參就像速成雞。口感和營養差距很大。如果妳吃海參純粹是為了養胃,那沒關系,但是要想滋補,就得野生。海參價格不便宜,花錢買那個差的沒意思。尤其是送禮的時候,壹定要買野山參,因為經常吃的人壹下子吃的就不壹樣了。

3.淡幹海參:市面上的海參有即食海參和幹海參兩種。按照加工方法,幹海參可分為幹海參、鹹幹海參、鹹海參和糖幹海參(假海參)。

他們的地位不同。總之,幹糧是A,幹鹽是B,幹糖是C(假的)。

自己吃的話,最好買清淡的幹海參。海參最好的加工方法是讓它慢慢變幹,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真正的幹海參體積小,幹的完全,所以重量輕,易保存,吸水率可達15-18倍,性價比高。

鹽幹海參:海參經過水煮、鹽漬、烘烤、幹燥、自然晾幹。質量好的鹽幹海參可以分五次。鹽幹海參缺點明顯,含鹽量高,稱重。在加工過程中,90%以上的營養成分流失,剩余的營養成分難以吸收。發泡過程復雜,壹些無良商販會多次加鹽增重。

鹹海參:介於淡鹽和幹鹽之間。將人參在30%的鹽水中高溫煮沸,即鹽漬和脫水。這樣做出來的海參半濕半幹,比較重,營養好。但是,這種方法有壹個很大的漏洞。國內很多商家利用它降低鹽水濃度和溫度,讓海參脫水少,重量和體型都大,壹下子變壞了。

即食海參:是加工廠加工的海參。雖然看起來很方便,但是壹些無良商家還是會把海參推到極限。看起來很大,其實是水,不僅味道不好,而且反復浸泡後營養流失非常嚴重。這種海參吃起來軟軟的,壹碰就碎。

糖幹海參:海參和鹽幹壹樣,都是用糖泡的,只不過鹽變成了糖,是國家不允許銷售的假海參。

4.海參年齡夠:海參生長緩慢,營養價值與5年以內的生長期成正比。海參如果5年以上,營養不壹定好。這裏的營養價值是指海參的營養結構和營養成分。野山參長得慢,養殖人參吃飼料長得快,有的還會失眠。3年的野山參可能沒有1.2年的栽培參大,但是營養也不壹樣。家裏吃海參壹般選擇野生3-5年的,60.70頭(頭是指壹斤幹海參的數量,意思是壹斤有60.70個光幹海參)。

那麽如何鑒別好的海參呢?

1.挑選海參不要貪小便宜,也不要買太便宜的海參(每斤價格在2000以內)。2.除了考慮價格,還要仔細查看海參的表面。好的海參應該表面幹凈光滑,刺硬,大小均勻,腹中無砂,色澤自然呈灰褐色。妳可以直接看出來表面沒有添加劑。3.如果海參表面有白色的鹽花,整個海參都是白色的,就是鹽,有的鹽大到表面粗糙,買不到。4.海參的形狀要完整端正,頭角要清晰,刺要粗。如果刺比較細,或者是攤販去掉腐敗部分後留下的往往是人參不全的海參。5.有些海參黑而亮。這種是幹海參,是假海參。千萬不要買。

好的海參自然顏色並不都是黑色的,因為新鮮的海參生長在海中不同的地方,有的在石縫裏,有的在海藻叢裏,有的直接在水下,接受不同的陽光,吃不同的藻類,所以顏色是不壹樣的。輕輕舔壹下,只有淡淡的海鮮本身的壹點鹹味,太鹹或者太甜,都不行。

幹海參怎麽泡頭發?

還是以我威海的野生幹海參為例:

海參的浸泡方法:

原料:海參4-6只,純凈水適量,準備幹凈無油的容器(海參在油中融化時,全程清洗與海參接觸的容器和工具,保證沒有油鹽醋,最好沒有)保證有足夠的空間讓海參發泡。

生產流程:

貼出海參圖片:

送海參的誤區:

1.很多人認為海參越大越好。絕不是這樣的。如果發絲太大,會讓海參吃起來軟爛,沒有味道。好的海參重量可達15倍,口感最好的是13倍。也就是說,壹斤光幹參最多能放出15斤濕海參。

2.用保溫瓶泡海參是老式的生發方法,不推薦。雖然可以隔夜,但海參味道不好,彈性差,而且長時間浸泡在高溫水中,營養成分流失較多,背離了吃海參滋補的初衷。好貨還是值得等待的。

海參的價值:

海參是痛風患者唯壹可以大快朵頤的海鮮之壹,另壹種是海蜇。

海參與人參、燕窩、魚翅齊名,是世界八珍之壹。在中國傳統中,海參不僅是壹種珍貴的食物,也是壹種珍貴的藥材。網上有很多關於海參藥用滋補價值的資料,大家可以自己去搜,這裏就不贅述了。現代醫學認為,海參並不像傳統所說的那麽獨特,但它仍然是壹種營養豐富的美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