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和過敏性疾病,又找不到病因的人,稱為“過敏體質”。“過敏體質”的人可出現各種過敏反應和過敏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過敏性哮喘,有的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可導致藥物性皮炎,甚至剝脫性皮炎。但如果只是偶爾對某個已知因素發生高度反應,就不能稱之為“過敏體質”。
過敏體質的原因
“過敏體質”的成因復雜多樣,可能是兒童皮膚嬌嫩所致,也可能是風吹日曬所致。所以要註意避開以上因素。此外,還要適當關註孩子是否吃母乳。如果媽媽吃母乳,吃魚蝦會通過母乳引起孩子過敏。這就需要成年人註意飲食,避免過敏食物,如魚、蝦、蘑菇、草莓等。
過敏體質的特征
從免疫學的角度來看,“過敏體質”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①免疫球蛋白E(IgE)是壹種介導過敏反應的抗體。正常人血清IgE含量極低,而部分過敏體質者血清IgE比正常人高1.000 ~ 1.000倍。
②正常人體內存在壹定比例的輔助性T細胞1(Th1)和輔助性T細胞2(Th2),它們相互協調,保持人體免疫平衡。有些“過敏體質”的人,往往以Th2細胞為主導。Th2細胞可以分泌壹種叫做白細胞介素-4(IL-4)的物質,它可以誘導IgE的合成,提高血清IgE水平。
③正常人的胃腸道中有許多消化酶,使進入胃腸道的蛋白質食物可以完全分解,然後吸收到血液中,而有些“過敏體質”的人缺乏消化酶,使蛋白質在未完全分解前就被吸收到血液中,使外來蛋白質進入體內,引起胃腸道過敏反應。這類患者往往缺乏同時分布在腸黏膜表面的保護性抗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這種抗體的缺乏會引起腸粘膜表面的炎癥,從而加速腸粘膜對異種蛋白的吸收,誘發胃腸道過敏反應。
④正常人體內含有壹定量的組胺酶,可破壞過敏反應中某些細胞釋放的組胺(可使平滑肌收縮、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等。).因此,即使正常人對某些物質有過敏反應,癥狀也不明顯,但有些“過敏體質”的人缺乏組胺酶,不能破壞引起過敏反應的組胺,反而表現出明顯的過敏癥狀。
上述免疫異常的根本原因往往與遺傳密切相關。
過敏體質如何安全飲食
周圍越來越多的人出現過敏癥狀,鼻子癢、皮膚癢、眼睛癢、哮喘、咳嗽的病例也越來越多。有什麽問題?飲食是引起過敏的因素之壹,但過敏體質是最根本的原因。
過敏體質人群食物過敏的常見癥狀有:鼻炎、哮喘、呼吸系統咳嗽;眼睛發癢或發紅;皮膚出現風疹、濕疹、血管性水腫、紅斑和瘙癢;消化系統可能會產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化道出血、口咽瘙癢和異物感。
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有:牛奶、大豆、花生、蛋類和魚類、核果類、甲殼類海鮮(如蝦蟹)、面粉等。現代食品工業發達,有些人對食品添加劑過敏,比如色素、抗氧化劑、防腐劑。這類含有添加劑的食物,如蜜餞、百合和壹些甜食,過敏患者最好少吃,以免誘發哮喘。另外,有些食物不是壹定要吃的,即使只是摸壹下,也可能會引起皮膚瘙癢、紅腫的過敏反應,比如香蕉、牛油果、獼猴桃、栗子、木瓜等。
避免過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遠離過敏原。每當放假,過敏體質的人往往只能望梅止渴。其實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改善過敏。過敏體質,說的更通俗壹點,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有異常反應。
最新研究表明,過敏體質的形成和過敏的發作與體內“健康殺手”自由基的過量積累有關。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化學物質濫用和輻射問題會直接造成體內自由基的積累。國外過敏研究機構通過清除自由基,調節機體免疫力,逐步改善過敏體質,最大限度減少過敏原與機體的不良免疫反應。此外,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的細胞膜受到服用OPC的保護,使其難以釋放過敏反應介質。
溶液療法
7月8日,全球首個“世界過敏日”,中華醫學會會長鐘南山院士指出,我國有2億多過敏性疾病患者,脫敏已被公認為有效療法。
鐘南山院士介紹,目前全球有22%的人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濕疹等過敏性疾病,上升速度為每10年23次。預計2010年將達到全球人口的40%。以此類推,目前我國有2億多人患有過敏性疾病,應引起重視。
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稱為過敏原。過敏原是過敏的必要條件。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物質有2000-3000種,醫學文獻記載有近2萬種。它們通過吸入、攝入、註射或接觸使身體過敏。常見的過敏原如下:
吸入性過敏原:如花粉、柳絮、灰塵、蟎蟲、動物皮屑、油煙、油漆、汽車尾氣、煤氣、香煙等。
B.食用過敏源:如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海鮮、動物脂肪、外源性蛋白質、酒精、藥物、抗生素、消炎藥、香油、香精、蔥、姜、蒜及壹些蔬菜水果。
C.接觸性過敏原:如冷空氣、熱空氣、紫外線、輻射、化妝品、洗發水、洗滌劑、染發劑、肥皂、化纖制品、塑料、金屬飾品(手表、項鏈、戒指、耳環)、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等。
D.註射性過敏原:如青黴素、鏈黴素、異種血清等。
E.自身組織抗原:因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微生物感染、電離輻射、燒傷等生物和理化因素而導致結構或成分發生改變的自身組織抗原,以及因外傷或感染而釋放的自身隱藏抗原也可成為過敏原。
治療頑固性過敏最有效的措施是找出過敏原,但要在兩萬種不同的誘因中準確找到致病因素,就像大海撈針。最新權威實驗證實,過敏人群的遊離堿遠高於非過敏人群!自由基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入侵是過敏體質形成的基礎,也直接氧化人體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導致細胞膜破裂,釋放組胺,產生過敏反應。所以要改善過敏體質,就要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有兩個來源:壹是在機體本身的氧化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二是環境汙染、輻射、不良生活習慣等。,也會不斷產生自由基。自由基堪稱萬惡之源,百病之禍首。人體的衰老和許多疾病的出現都與之密切相關。自由基形成的脂質過氧化物可破壞生物膜,破壞細胞,阻礙正常代謝,加速衰老,引起免疫失衡、過敏、頑固性皮炎、鼻炎、結膜炎、哮喘、濕疹、高血壓、心肌梗死、糖尿病、肝炎、痛風、腎炎、白內障等多種疾病。
目前醫院檢測只檢查50-100種過敏原還遠遠不夠全面,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壹系列廣義的脫敏因子來改變自己的過敏體質。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在其關於免疫脫敏療法的指導性文件中明確指出,“免疫脫敏療法是唯壹能徹底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根本治療方法”。
國際過敏研究權威組織也提出“應使用高質量的標準化脫敏劑,同時采用最佳的過敏治療方案,包括過敏原清除、患者免疫修復、針對過敏性炎癥的適當對癥藥物治療、標準化脫敏劑免疫治療”,簡稱“四位壹體四聯療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