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chēn抻)州,誤讀成彬(bīn賓)州;
浙江:麗(lí離)水,誤讀成麗(lì立)水,
臺(tāi胎)州,誤讀成臺(tái擡)州。(臺風來襲新聞中常見)
安徽:亳(bó駁)州,經常被讀作多了壹橫的毫(háo豪)州。
湖北:監(jiàn見)利,被誤讀成監(jiān尖)利。(長江抗洪新聞中常見)
河南:浚(xùn訓)縣,誤讀成浚(jùn俊)縣。
新疆:巴音郭楞(léng)誤讀成楞(lèng)。
內蒙古:巴彥淖爾,淖(nào鬧)易被誤讀成卓(zhuó)。
有些誤讀是因為地名中含有地名專用多音字,需要堅持的是“名從主人”的原則,例如:
河北:蔚縣,正確讀音是yù(玉)縣。
安徽:歙縣,正確讀音是shè(社)縣;六安,正確讀音是lù(路)安。
山西:繁峙縣,正確讀音是繁shì(是)縣;長子縣,正確讀音是zhǎng(掌)子縣。
山東:莘(shēn深)縣,學生們壹般讀不錯,因為有莘莘學子之說;
但到上海又讀錯了——上海:莘(xīn新)莊,不念shēn莊。
江西:鉛(yán鹽)山,誤讀率壹定很高。因為少有人想到普通的“鉛”還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專用的字音。
另外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有些字根本就沒見過,見字讀壹半,跟著感覺走。
山西:隰(xí席)縣。
山東:莒(jǚ舉)縣,茌(chí池)平。
河北:井陘(xíng行),蠡(lǐ李)縣。
四川:郫(pí脾)縣,珙(gǒng鞏)縣,犍(qián前)為。
安徽:黔(yī壹)縣,還有樅(zōng宗)陽。
湖北:鄖(yún雲)縣。
江西:婺(wù霧)源。
浙江:鄞(yín銀)縣。
江蘇:盱眙(xūyí需宜),邗(hán韓)江,邳(pī批)州。
河南:柘(zhè這)城,武陟(zhì誌)。
以上太多不常見的平時難得用上,我還盡我所知,舉些常見的地名錯誤吧:
長沙市:溁(yíng瑩)灣鎮,很多長沙本地人都只讀半邊,變成“榮灣鎮”。
杭州市:虎跑(páo袍)保俶(chù矗)塔,這兩個著名景點容易錯。
陜西:瓦窯堡(bu補),歷史書裏有。北方的“堡子”都念“補子”不是“堡壘”的讀音,南方人容易錯。
新疆:準噶爾盆地,噶不讀gé閣,而應該讀成gá尕、嘎。
江蘇:滸(xu)州,很多人以為是水滸的音,但這裏剛好又念回來,應念形聲字“許州”。如果不是當地人告訴我,我哪裏會知道,“行萬裏路”還是有好處啊。
(二)常見易讀錯的地名
江蘇 沙家浜Bāng 六合Lù邗江Hán 邳州Pī 甪直 Lù 盱眙XūYí 睢寧Suī
浙江 鄞縣Yín 麗水Lí臺州Tāi 樂清Yuè
安徽 黟縣Yī 樅陽Zōng 亳州Bó碭山Dàng 歙縣Shè 六安Lù 阜陽Fù 蚌埠BèngBù
河南 柘城Zhè 澠池Miǎn 武陟Zhì漯河Luò鄢陵Yān 泌陽Bì 沁陽Qìn 浚縣Xùn 杞縣Qǐ 滎陽Xíng
四川 郫縣Pí 珙縣Gǒng 岷江Mín 犍為Qián 涪陵Fú 夔州Kuí 邛崍Qióng
河北 井陘Xíng 大城Dài 白洋澱Diàn 井陘Xíng 蠡縣Lǐ蔚縣Yù槁城Gǎo
山東 莒縣Jǔ 茌平Chí濟南Jǐ 萊陽 Lái 東阿ē 梁山泊Pō 莘縣Shēn 兗州Yǎn單縣Shàn
山西 隰縣Xí 洪洞Tóng 繁峙Shì長子縣Zhǎng 汾河Fén 臨猗Yī
湖北 鄖縣Yún 監利 Jiàn 秭歸Zǐ 瞿塘峽Qú
湖南 耒陽Lěi 郴州 Chēn 婺源Wù
江西 贛江Gàn 鄱陽湖Pó鉛山Yán
陜西 柞水Zhà 靖邊Jìng 吳堡Bǔ華山Huà
其他常見易讀錯的還有:
訥河Nè 滇池Diān 龜茲QiūCí 廈門Xià 噶廈GáXià 番禺 PānYú 拉薩Sà 莘莊[上海]Xīn 頤和園Yí 準噶爾Gá 鴨綠江Lù 巴音郭楞[新疆] Léng 巴彥淖爾[內蒙] Nào 東莞Guǎn 柏林Bó秘魯Bì天竺Zhú梵蒂岡 F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