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泡腳的正確方法

泡腳的正確方法

泡腳是壹種養生方式,很多人可能覺得泡腳很簡單,但是,泡腳的小細節也是很重要的。正確地泡腳能起到很好的養生效果,在泡腳時能放壹些中藥,可以養心安神。那麽,怎麽泡腳最健康呢?泡腳的正確方法是什麽呢?壹起來看看吧!

1、準備合適的木桶

準備—個大而深的木桶,水位能浸到小腿壹半以上為好,不能因桶小而斜放雙腳,要使腳能平穩、舒適地放於桶底,以免發生抽筋。

2、泡腳的最佳時間

泡腳時間應選在飯前飯後1小時進行,以免影響食欲或消化。浸泡時間約30分鐘,如果水涼,中間可加熱水1~2次,浸泡前後喝壹杯水,以利於新陳代謝及體液的補充。

3、泡腳常用方法

鹽水泡腳:溫水中加入2大匙鹽,鹽有消炎殺菌的效果,用鹽水泡腳能防腳氣,預防感冒,在泡腳的時候按摩足底的湧泉穴,有助於唾眠。

米酒泡腳:溫水中加入壹瓶米酒,或用其他酒類,可促進血液循環,如加上茶葉壹起泡腳,還可以去除腳臭。

醋泡腳:用米醋或老陳醋100克泡腳,可以殺滅細菌,在壹定程度上治療腳氣,並能祛除風濕,改善層寒怕冷的癥狀。另外,醋能夠滲透足部表層皮膚,增強血液循環,清除血液垃圾和病變沈渣,治愈某些慢性疾病。

姜泡腳:用生姜100克,陳皮20克,薄荷30克泡腳,可以暖脾胃、去濕、解困,防治下肢靜脈曲張。

檸檬泡腳:溫水中加入兩片檸檬,可預防感冒、順氣提神,軟化角質層,開具有消腫的功效。

4、中藥泡腳方子

用中藥泡腳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配方:

(1)改善腳部濕疹

取苦參、蒼術、蛇床子各15克,白礬5克,大黃10克,泡腳,可以止癢、軟化角質,也能改善因為天氣濕熱引起的腳部濕疹。

(2)改善氣滯血瘀導致的痛經

用烏藥、青皮、益因草各30克,川穹、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

5、泡腳註意事項

泡腳對於多數人來說,有益於健康,但是對於某些人群來說,泡腳卻是有壹定的危險性,以下人群就應引起註意。

凍腳病人:腳凍了之後,腳的溫度低於身體正常的耐受程度,如突然用熱水燙腳會使皮膚、肌肉經受不住溫差的變化,從而給腳造成二次傷害。

心腦血管病病人:高水溫使毛細血管擴張,加大血液流量,短時間內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

糖尿痛病人:糖尿病病人易出現末梢神經病變,使得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另外水溫高,還易引起足部感染。

6、泡腳禁忌

1、泡腳水水溫不宜過高

水溫過高,不但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而且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幹燥甚至皸裂。

泡腳水的水溫以40°C-45°C為宜,可以先用手試試水溫,保險起見,可以用溫度計做測量。

2、泡腳時間不宜過長

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因為泡腳的時候,人的血液循環和心率會加快,泡腳時間過長會增加心臟負擔。尤其是老年人要註意,老年人身體相對虛弱,泡腳時間過長,會引起出汗,心慌等癥狀,還容易誘發壹些疾病,因此建議老年人泡腳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

3、太飽或太餓時不宜泡腳

泡腳會加速身體的血液循環,吃的過飽後泡腳,會影響胃部消化,如果過於饑餓的時候泡腳,則會導致頭暈等不適。

4、心臟病和低血壓慎泡腳

這兩類病人泡腳尤其要註意控制時間和水溫,因為熱水泡腳後,身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容易使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容易增加發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