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花是壹種什麽植物,產在什麽地方?
名稱:姜花 英名:Hedychium coronarium 學名: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ig 學名:Hedychium gardnerianum 別名:蝴蝶姜、穗花山奈、蝴蝶花、香雪花、夜寒蘇、姜蘭花、姜黃 科屬:姜科、姜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語姜花花語:信賴,高潔清雅。 常被認為是巨蟹座的守護花,帶來居家的幸福因素,可提供舒適的生活空間。 形似蝴蝶,只有壹天壽命,原產印度。綠色中南海經中點點白花,飄浮著沁人心脾的芬芳,仿佛遠離塵世的高潔雅士。 來源姜花原產亞洲熱帶,印度和馬來西亞的熱帶地區。大概在清代傳入我國。不耐寒,喜冬季溫暖、夏季濕潤環境,抗旱能力差,生長初期宜半陰,生長旺盛期需充足陽光。土壤宜肥沃,保濕力強。 姜花種屬. 屬種本屬約50~60種。中國有20余種。雲南產16種,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同屬植物中還有黃姜花(H. flavum),產於貢山、洱源等地。白姜花(H. chrysoleucum) 產雲南大部分地區,生於海拔600~2100米的疏林灌叢中。 姜花生態習性. 姜花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裏安居,舉凡塘邊、湖畔、湧頭就最適宜栽種姜花了。它的花不能結實,大多采用分株繁殖,即是把帶芽的根莖切出,每十多厘米為壹段,每隔30厘米種壹段,在種植前,最好盡量多施基肥,種後淋足水分,經過20—30天就可發芽生長。在嶺南各地,四季皆可定植。但在春季成活率最高,如能在“清明”種下,“立秋”就可開花,到第二年開花最盛,第三年後根莖開始老化,開花就逐漸省了,屆時將要重新再種。至於家庭盆栽,常因泥少肥缺,株高根多,生態環境不宜而難以獲得大花。 形態特征姜花,多年生草木,花期 5-11月,株高 1 至 2 公尺,地下莖塊狀橫生而具芳香,形若姜。葉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40~50 公分,寬 7~12 公分,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具長毛,沒有葉柄、葉脈平行。 花序頂生,密穗狀,有大型的苞片保護,每1花序通常會綻開10~15朵花,花色計有白、黃、紅與橙色等色。乍看之下,每1朵的姜花仿若1片花瓣,相互包卷成短柱狀,實則只有2瓣,因為其中有壹較為寬大、貌似蝴蝶的雙翼花瓣,乃是「瓣狀雄蕊」特別演化所形成的;而真正具有繁衍能力、可散播花粉的雄蕊,則是與花柱合生於壹起。花萼在花瓣的後方三條細細的圓筒狀,前面呈細管狀,末端呈現為狹瓣狀。伸出於這些真假花瓣之中的條狀花柱,柱頭上端有淡黃色的花藥和花粉,神似蝴蝶的觸須,使得整朵的姜花更加酷似蝴蝶飛舞的模樣;而叢生於花序之上的數朵姜花,則宛如數只蝴蝶***飛群聚於壹起,愈發的美艷,正因其外觀若似蝴蝶之狀,故又通稱為蝴蝶姜。果為3瓣裂的蒴果,種子紅棕色,其上有紅色假種皮,果實橢圓。 金姜花葉形酷似食用姜,株高1.5米左右。地下根莖發達,橫向呈匍匐生長,粗壯,淡黃色似食用姜。葉片綠色,全緣,光滑,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0cm,寬5~6cm,頂端尾狀漸尖,基部漸狹;葉柄短,葉鞘綠色。初花期為5月下旬,6~10月為盛花期,11月花量驟減。穗狀花序頂生,苞片綠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圓形或漸尖,每壹苞片內壹般有3~5朵小花。小花密生,花瓣3枚,邊緣淺黃色,心部金黃色,花柱伸長外露;自下部逐漸向上綻開,每株可連續開放達80朵小花,在植株上開花期可長達1個月以上. 其花色金黃,香味幽遠,葉色碧綠,實為新型鮮切花。切花采收期長達5個月以上。種植第壹年畝產可達12000枝,次年則高達20000枝,是極具發展前景的切花品種。金姜花插花期長達5~7天,色彩鮮艷,能散發出清新優雅的芳香味,使人倍感心情舒暢,心曠神怡。其花可食,是壹種新興的綠色保健食用蔬菜。金姜花除作切花外,也可用於園林中,如可成片種植,或條植、叢植於路邊、庭院、溪邊、假山間,開花期間似壹群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爭芳奪艷,無花時則郁郁蔥蔥,綠意盎然。 姜花繁殖以分株繁殖為主,春季切取根莖繁殖,可直接盆栽或地栽,當年夏季可以開花。壹般隔3-4年分株1次。在春季萌芽前將莖塊從土中挖出,將有芽的莖切成10厘米長的段,切口要塗以草木灰或硫磺粉,以防腐爛,在陰涼處放至切口收縮,即可進行定植。種前施足底肥,栽後澆足水,20~30天就能發芽。姜花除地栽外,還可以盆栽觀賞。 姜花栽培. 剛栽植時不宜澆水過多,以免根莖切口腐爛。生長期需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夏季花期應適當遮陰,可延長開花期。冬季將莖枝剪除,以便翌年萌發新枝。寒冷地區,冬季挖取根莖放室內貯藏。 姜花病蟲害, 用途主要有炭疽病危害莖、葉,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旬噴1次。 適宜在公園花臺、綠化帶、草坪、假山及水池旁邊種植。有條件的家庭在自己的宅院種上壹叢,既可賞花,又可聞香,怡情養性,陶冶情操,有益於身心健康。根莖還可藥用,有溫中散寒、止痛消食之功效。 姜花應用 象征姜花象征純樸。它壹枝挺拔,壹個花苞開出五、六朵潔白泛黃的花兒,每朵有三片花瓣,宛如翩翩白蝶,聚集於翡翠簪頭,從朝到暮,噴放清香。故歐美把姜花稱作“蝴蝶百合”。 引進姜花並非我國的特產,而是從國外引進的洋花之壹,其老家是印度和馬來西亞的熱帶地區。大概在清代傳入我國。有些人不知它的身世,以為姜花就是食用生姜所開的花。其實不然。它們兩者雖然都是單子葉植物,同是姜科,但不同屬。生姜為姜屬,其根莖可作調味品,植株較矮,壹般只有40—70厘米,通常不開花,大部分養分用到生長姜塊方面去了。而姜花則是姜花屬植株高達壹米以上,其根莖與美人蕉相似,不能食用,為觀花用植物。葉片呈披針形,直接包在莖上,每株約長葉12—13片。它們兩者“河水不犯井水”,各自給人們奉獻效益。 插花藝術歷來姜花被人公認典型的切花。在插瓶時如何體現姜花的純樸、典雅,就得講究插花藝術。通常每枝姜花長約有50—60厘米,所用的花瓶最好是造型古格,容積稍長,色調深沈。插下的花枝不宜太多,有四、五枝就夠了,但要剪裁得有高有低,切忌齊頭排列。大的花苞排後,小的花苞排前,做到屋次分明,增加質感,盡量表達東方式的情調。鑒於姜花的葉片較長,其葉鞘又是包在莖上的兩邊,為了更令人耐看,在插瓶前,可把每片大葉剪成燕尾的形狀,這樣葉子變得兩邊尖長而中間陷入,顯得更有新意。為了讓花枝更易吸水,還可在折口處,用小刀破開十字形的切口,深約7—8厘米,使花序能逐朵開得更透更久。 溫馨提示最後,我還得向買花人提醒壹句:現在市場上有些花販為了控制姜花早開,往往把花苞放在鹽水裏浸過,這是很不道德的行為。不知情者買回之後,姜花的細胞組織因受破壞,不再開放,變成“盲花”。所以,花買回後,最好把花枝倒轉過來,放在清水裏浸1小時左右,把鹽分消除,姜花盛開就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