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吃的“饅頭”屬於壹種用面粉發酵蒸熟的食品,呈圓形,鼓鼓的。最初這種食物是有餡的,後來在中國北方叫無餡饅頭,有餡饅頭。為什麽?說起來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關系密切。為了解釋生活中人們普遍喜歡吃的“饅頭”和“小籠包”的由來,我們需要從諸葛亮說起。
相傳諸葛亮在輔佐劉備征服天下的同時,率領大軍進軍西南征服孟獲。過瀘水的時候,也就是在雅礱江下遊,金沙江匯入雅礱江之後,發生在農歷五月,也就是諸葛亮< & lt壹個模型> & gt,“五月渡瀘州,去深不毛”,這是什麽?也就是說,農歷五月,夏季炎熱,瀘水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水,“瘴氣太濃”。不僅如此,水中還含有有毒物質。士兵們沒想到會死,更多的人在吃了瀘水後生病了。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經過深思熟慮,命令士兵殺豬殺牛,把牛肉和豬肉混合,剁成糊狀,做成人頭的形狀蒸著吃,這樣士兵吃了就很快消滅了傷病員。於是,瀘水周圍的人就流傳說,諸葛亮點的人頭形的“饅頭”可以避瘟疫。
從此,人們在生活中不再做“饅頭”了。隨著社會生活實踐的不斷發展,緊密結合生活和飲食的需要,逐漸演變為“饅頭”中夾肉的食品,被稱為“饅頭”。因為用面粉和肉包著,剛剛好,取名“饅頭”。
然而,更有趣的是“in & gt某書載:“宋代有壹位醫生,名叫孫林,為宋寧宗治淋病,即每日三服大蒜裹饅頭豆豉,三日後痊愈,被視為神醫。宋代著名詩人陸遊不僅寫道:詩歌的贊美,也是他詩歌的自我註解;Its & gt詩中有雲:“霧雨暗,草暗,兒會如在蜀,壹盤籠餅是豌豆窩。"陸遊的評價是:"蜀中的叉燒包(即餡)很好,但唐人只稱之為籠餅。”由此可見,當時四川的豬肉面饅頭已經很有名了。
包子的種類
1、叉燒包:壹種包子,餡料裏有叉燒醬,流行於廣東、香港等地。味道很甜,很獨特。
2、奶王包:廣東特有的壹種甜包子,以蛋黃為餡,是廣東甜包子中最著名的壹種。
3、狗不理:天津有名的包子,以豬肉餡為主,現在各種餡都有,有壹百多年的歷史了。
4、小籠包:用小蒸籠做的小籠包,很多地方都有小籠包,上海南翔小籠包和四川小籠包比較有名。
5.韓包子:成都著名的包子,由韓於1914年創制。皮薄而松,餡足,入口化渣,被稱為“成都小吃之上品”。
6.灌湯包:開封特有的壹種包子,因餡中有湯而得名。
7.水煎包:山東的壹種類似餃子的包子,在鍋裏煎。
8.壹品包子:河南開封有名的包子。
9、面粉包子:壹般指用面粉做的包子。
10、豆沙包:也叫成沙包,是用去皮的小豆做成的包子。
11,豬肉包子:豬肉餡的包子。
12、肉包子:壹般指肉餡的包子。
13、人肉包子:傳說中的人肉包子,肥而不膩。
14、素包子:壹般指素餡的包子。
15,糖包:糖餡的包子。
16,糖三角:做三角糖包子。
17、豆包:小豆餡的包子比較小。
18,豆沙包:用粘米粉做的豆沙包,東北特產。
19,舍利子包子:佛教的壹種素包子。
20.鹹菜水晶包子:湖南特色包子。
21,九原包子:四川特色包子。
22.桂圓包子:四川特色包子。
23.蠔油叉燒包:廣東的壹種蠔油叉燒包。
24、燒麥:壹種包子,貓放了很多澱粉,形成壹個開口。
25、火包子:做成包子,外表有壹種燒焦的樣子,裏面大多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