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部可能是美國動畫片的!!!

壹部可能是美國動畫片的!!!

作品簡介]

皮皮是個了不起的孩子,最了不起的是她的力氣。她力氣之大,全世界沒有壹個警察比得上她。只要她高興,她可以舉起壹匹馬。她爸爸是位船長,在大洋上來來往往,皮皮跟他壹起坐船航過海。後來他遇到風暴,被吹下海,失蹤了。可皮皮斷定他總有壹天會回來的,因為她怎麽也不相信爸爸已經淹死。於是,她直接到她爸爸許多許多年以前買下的威勒庫拉莊來等他回家。並在這裏認識了湯米和安妮卡。在皮皮和這兩個孩子之間,產生了壹段特別的友情。……長襪子皮皮是林格倫最受歡迎的壹部系列童話,***有三部,這裏介紹的是第壹部。

這是關於壹個奇怪小姑娘和她奇怪生活的故事。皮皮說,自己的媽媽是天使,而爸爸是黑人國王。可是,當然沒人相信她的話。在大人們看來,她應該去上學,去“兒童之家”,可皮皮堅持壹個人獨立地生活,並且,還過得很快活。她有兩個好朋友,有壹只猴子和壹匹馬,還有壹大箱的金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她有無人可敵的力氣。這些東西就足夠這個小女孩自由自在的,繼續做她那個“永遠也不長大”的夢了。其實皮皮的夢,也就是林格倫本人的夢想。她雖然沒有找到那可以留住歲月的“魔法豌豆”,卻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壹個又壹個永遠不會長大的童年夥伴。

作者簡介

在瑞典,沒有人不認識這個小姑娘——長襪子皮皮

林格倫在1945年步入兒童文壇就標誌著世紀兒童已經誕生。它就是皮皮露達·維多利亞·魯爾加迪婭·克魯斯蒙達·埃弗拉伊姆·長襪子。起這個名字的人是林格倫的女兒卡琳。1941年女作家七歲的女兒卡琳因肺炎住在醫院,她守在床邊。女兒每天晚上請媽媽講故事。

有壹天她實在不知道講什麽好了,就問女兒:“我講什麽呢?”女兒順口回答:“講長襪子皮皮。”是女兒在這壹瞬間想出了這個名字。

她沒有追問女兒誰是長襪子皮皮,而是接著這個奇怪的名字講了壹個奇怪的小姑娘的故事。最初是給自己的女兒講,後來鄰居的小孩也來聽。1944年卡琳十歲了,她把這個故事寫出來作為贈給女兒的生日禮物。後來她把稿子寄給伯尼爾出版公司,但是被退了回來。此舉構成了這家最大的瑞典出版公司最大的失誤。1945年作者對故事作了壹些修改,以它參加拉本和舍格倫出版公司舉辦的兒童書籍比賽,獲得壹等獎。《長襪子皮皮》壹出版立即獲得成功。此事絕非偶然。當時關於瑞典兒童的教育問題的辯論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以昔日的權威性教育為壹方,以現代自由教育思想為另壹方。早在30年代,人們就開始對童年教育感興趣,並有新的兒童教育信號出現。很多人提出,對兒童進行嚴厲無條件服從的教育會使兒童產生壓抑和自卑感。人們批判和揭露當局推行的絕對權威和盲從的教育思想。

這部作品講壹位小姑娘,她壹個人住在壹棟小房子裏,生活完全自理,富得像壹位財神,壯得像壹匹馬。她所做的壹切幾乎都違背成年人的意誌,不去學校上學,滿嘴的瞎話,與警察開玩笑,戲弄流浪漢。她花錢買壹大堆糖果,分發給所有的孩子,她的爸爸有點兒不可思議,是南海壹個島上的國王。這位小姑娘自然成了孩子們的新偶像。

關於皮皮的書***有三本,多次再版,成為瑞典有史以來兒童書籍中最大的暢銷書。目前該書已被譯成30多種文字,總發行量超過1000萬冊。

對全世界的兒童來說,皮皮是壹個令人喜愛、近乎神秘主義的形象,可與福爾摩斯、唐老鴨、米老鼠、小紅帽和白雪公主相媲美。

在兒童文學領域裏,林格倫創造了兩種風格:通俗和想象,兩種風格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她的創作特征。通俗的故事有時候接近瑣碎,有時候帶有喜劇色彩。比如以女作家自己的成長環境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為原型的《我們都是吵架村的孩子》、《吵架人大街》和《馬迪根》。富於想象的作品是以《尼爾斯·卡爾松——皮斯林》為開端。主人公是個小精靈,住在地板底下,後來成了壹位孤單的小男孩的好夥伴。

陰郁、沈重的生活變成多彩的夢幻之國。《南草地》中的故事采用民間故事的創作手法,把昔日人間的殘酷、疾病和憂傷變成了想象中的美夢、善良和溫暖。

但是用富於想象的手法創作的作品應首推三部偉大的小說:《米歐,我的米歐》(1954)、《獅心兄弟》(1973)和《綠林女兒》(1981)。第壹部作品表面上非常通俗,主人公布·維爾赫爾姆·奧爾松是壹位被領養的小男孩。他坐在長凳上,想著自己極不溫暖的家庭生活。突然他的夢變成了現實,他搬到了童話世界——玫瑰之國,他的父親是那裏的國王。他變成了米歐王子。他用壹把帶魔法的寶劍把他父親的臣民從殘暴的騎士卡托的統治下解救出來。作品有著民間故事的所有特征。《獅心兄弟》也描寫善與惡的矛盾。主人公是壹位膽小的小男孩斯科爾班,但是在危險時刻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勇敢地與邪惡進行鬥爭,並取得了勝利。

《綠林女兒》比上邊提到的兩部作品有更多的現實主義成分,書中所描寫的問題有更多的可能性。女孩羅妮婭和男孩畢爾克分屬兩個世代為仇的綠林家庭。兩個人對自己家庭傳統進行造反,壹種熱烈的友誼在他們之間迅速成長,他們拒絕再過到處搶劫的綠林生活。人們稱這部作品為瑞典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個孩子在山洞裏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也有點兒像《魯賓孫漂流記》。但作品有著林格倫自己的特征:緊張的情節、通俗的現實主義和幽默風趣。

阿斯特麗德·林格倫(Astrid Lindgren,1907~2002)出生在瑞典斯莫蘭省壹個農民家裏。20年代到斯德哥爾摩求學。畢業後做過壹兩年秘書工作。她有30多部作品。獲得過各種榮譽和獎勵。1957年獲瑞典“高級文學標準作家”國家獎;1958年獲“安徒生金質獎章。”她在1971年獲瑞典文學院“金質大獎章”。1946-1970年將近四分之壹世紀裏擔任拉米和舍格倫出版公司兒童部主編,對創造這個時期的瑞典兒童文學的黃金時代做出了很大貢獻。

瑞典文學院院士阿托爾·隆德克維斯特在1971年瑞典文學院授予她金質大獎章的授獎儀式上說:

“尊敬的夫人,在目前從事文藝活動的瑞典人中,大概除了英瑪爾·伯格曼之外,沒有壹個人像您那樣蜚聲世界。

“妳在這個世界上選擇了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屬於兒童的,他們是我們當中的天外來客,而您似乎有著特殊的能力和令人驚異的方法認識他們和了解他們。瑞典文學院表彰您在壹個困難的文學領域裏所做的貢獻,您賦予這個領域壹種新的藝術風格、心理學、幽默和敘事情趣。”

這是在線看的地址

/cpth/algl/cwz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