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蜂蜜海鮮糯米飯1歲寶寶不能吃的四種食物。

蜂蜜海鮮糯米飯1歲寶寶不能吃的四種食物。

雖然隨著飲食的豐富,寶寶的營養攝入會更加全面,但是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來說,飲食上還是有很多禁忌的。最好不要給寶寶吃以下食物。第壹種是蜂蜜,還有帶殼的海鮮,含草酸的蔬菜,全谷物,雖然這是給成年人吃的。...

壹歲之前,寶寶的輔食需要媽媽的小心翼翼,有些新鮮的食物寶寶嬌嫩的腸胃是接受不了的。有哪些常見食物需要列入慎重選擇的清單?

65438號+0蜂蜜

情況

楠楠已經人工餵養3個月了。最近她的大便又幹又硬或者先幹後濕。媽媽聽同事說蜂蜜可以潤腸養陰,就買了進口的兒童蜂蜜,每天用水給楠楠喝。結果楠楠的大便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嚴重了。現在排便1次需要4到7天。

這是為什麽呢?

壹些年輕的父母喜歡在嬰兒的牛奶中加入蜂蜜,以防止兒童患“奶癬”。但國外科學家發現,1歲以下的嬰兒食用蜂蜜和花粉制品,可能會因肉毒桿菌汙染而引起食物中毒。

妳該怎麽辦?

1.為了減少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的發生,不要給1歲以下的嬰兒餵蜂蜜。

2.1歲以後,如果寶寶黏膜幹燥,總是揉眼睛,大便幹燥,請空腹6小時。

上圖,溫水拌蜂蜜;雖然熱水會損失壹些營養物質,但中藥往往是用蜂蜜烘焙而成,多用於舒緩和解毒。比如成年人喝完要用熱水沖蜂蜜水,而不是溫水冷水。

3.蜂蜜不宜與韭菜、大蒜、洋蔥、生菜同食。尤其是感冒感冒節食的時候,可以經常

遇到媽媽就給寶寶喝熱水(洋蔥、白菜、香菜)或者大蒜水,做蜂蜜掩蓋辣味。雖然課本上沒有蜂蜜和洋蔥不能同吃的說法,但是古代醫書上有記載洋蔥和蜂蜜的服用方法不同。蜂蜜和洋蔥壹起食用後,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癥狀。

第二種帶殼海鮮

情況

妮妮加了魚和豆腐,沒有過敏癥狀。媽媽覺得妮妮可以嘗試加海鮮,就給妮妮做了蛤蜊豆腐湯(只吃豆腐和湯)。結果妮妮過敏了,媽媽也不明白為什麽。

這是為什麽呢?

蟹、蝦、蛤、扇貝等帶殼海鮮。比貝類和植物性海洋蔬菜更容易引起嬰兒過敏癥狀。

妳該怎麽辦?

1.過敏的孩子需要等到1歲半才能接觸這類食物。健康寶寶在1歲之前盡量不吃貝類。

2.將添加量限制在壹種,以避免引發過敏原。

3.對於對帶殼海鮮過敏的寶寶,在調整期要註意增加鈣、維生素B、維生素C的攝入。

4.3個月,1次,添加適量帶殼海鮮,確定寶寶胃腸功能的發育過程。

3號草酸

情況

騰騰的媽媽是看著大力水手長大的,對菠菜的營養價值評價很高。她經常給寶寶做菠菜豆腐湯、菠菜泥等輔食。這樣吃有問題嗎?

這是為什麽呢?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很多好處。作為壹名營養師,我也主張多給寶寶吃水果和蔬菜。但也要註意,有些水果蔬菜不宜過早出現在輔食中。同時制作方法和攝入量也要有嚴格的要求。這包括:

1.含有大量草酸的水果和蔬菜,如菠菜、莧菜、草莓、甜菜等。

2.1歲寶寶的門牙(乳牙)剛剛萌出,臼齒尚未萌出,對食物的磨碎、壓碎功能尚不完善。因此,纖維素過多的果蔬不宜餵給1歲以下的寶寶,如竹筍、牛蒡、粗菜梗等。(即使用粉碎機磨成粉末,進入胃後化學消化功能也無法分解發酵)。

妳該怎麽辦?

1.盡量選擇自然成熟後的水果和蔬菜。草酸普遍存在於許多植物性成分中。如果想避免草酸鈣的形成,就要減少食用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成熟前采摘的果蔬中草酸含量較高。

2.草酸含量高的食物,盡量用水煮後給寶寶吃。比如涼拌菠菜泥,草酸含量比菠菜湯少。

3.含草酸的食物應避免與含鈣高的食物壹起食用。比如菠菜豆腐湯的搭配就不對。

4.不要把鈣和食物混在壹起。在食物中加入鈣時,食物中的草酸(植酸)可能會影響腸道對鈣的吸收,在腸道脂肪過多的情況下,加入的鈣容易形成鈣。這樣會導致體內鈣的吸收減少,不能充分發揮補鈣的作用,影響補鈣過程。

4號全谷物

情況

豆豆媽媽覺得粗糧對寶寶很有幫助,經常給寶寶做壹些粗糧粥。

這是為什麽呢?

在中國人的體質和飲食結構中,五谷雜糧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只有以五谷雜糧為主,再以蔬菜、水果、肉類輔助生長,才能補充正氣。

豆豆媽媽的主導理念沒有錯,但是在實施細節的時候需要具體劃分。

妳該怎麽辦?

1.面筋含量高的食物

面筋是谷物中壹種獨特的蛋白質,尤其是小麥。小麥與黑麥、大麥和燕麥非常相似,因此這些谷物也含有面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面筋是壹種常見的蛋白質,容易被胃腸道消化。但是在1歲之前,寶寶的腸胃功能還不完善,消化不了面筋。

當吃含有麩質的食物時,嬰兒的免疫系統會做出反應,破壞小腸。尤其是小腸內層絨毛的破壞。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通過這些絨毛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沒有他們的幫助,無論妳吃多少食物,人們都會營養不良。由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受損,營養物質無法吸收,導致乳糜瀉。所以,所有面筋含量高的食物都不要給1歲之前的寶寶吃。

2.糯米

糯米有粘性,1歲以下的寶寶可能會將糯米食物粘到食道,堵塞呼吸道,所以1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吃糯米食物;1歲以上的寶寶也要註意糯米的攝入,尤其是消化功能弱、吞咽反射弱的寶寶。建議少量餵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嬰兒需要避免攝入糯米等粘性成分,以防病情加重。

3.豆子

豆子很難煮透,容易引起過敏和中毒反應。做飯的時候要特別註意。豆類含有可導致甲狀腺腫大的因素,嬰兒在生長發育期間更易受到傷害。食用豆制品盡量從豆腐、豆腐腦等轉化豆制品中添加。過敏的寶寶不能喝新鮮豆漿,但對改造後的豆制品沒有過敏反應。

4.澱粉

4個月內,寶寶的身體還沒有分泌出大量的澱粉分解酶,消化分解澱粉類食物的能力很弱,不適合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材。所以120天以上的寶寶加米粥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米油(熟粥上的壹層皮),尤其是小米粥油,有非常滋補的作用。古代有“小米粥油用於人參”的說法,壹出生就可以吃。

5.少淘米

谷物中含有的b族維生素是水溶性維生素,大部分分布在表面。如果淘米次數過多,或者淘米過程中用力揉搓米粒,會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降低五谷雜糧尤其是大米的營養價值。

用開水烹飪

特別是用自來水做飯的家長壹定要註意,自來水中加入的氯會對谷物中的維生素B1產生破壞作用。如果用開水煮米飯,可以揮發很大壹部分氯,可以為寶寶保留更多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