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是怎樣的
養生之道與養生之術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將養生之道等同於養生之術,其實不然。中醫將養生的理論稱為“養生之道”,而將養生的方法稱為“養生之術”。 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藥、飲食、宗教、民俗、武術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其內容不外以下四點: 順其自然: 體現了“天人合壹”的思想。強調在養生的過程中,既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同時也要重視人與社會的統壹協調性。正如《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形神兼養: 在養生過程中既要註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的調攝,正所謂“形神兼養”、“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動靜結合: 現代醫學主張“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但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 審因施養: 養生不拘壹法、壹式,應形、神、動、靜、食、藥……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進行養生活動。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時之不同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正所謂“審因施養”和“辨證施養”。 而“養生之術”則是要求在養生之道的指導下,方能實施。其內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 神養: 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多涉及了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行為養: 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 氣養: 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多涉及了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 ☆咖啡語茶ㄣ 回答采納率:31.6% 2008-09-12 09:25 檢舉 四季喝粥也養生 我壹年四季離不開粥。天天喝粥,喝來喝去,終於悟出了古人所講“粥飲為世間第壹補人之物“的道理。粥具有適口、易消化吸收、生津益氣的功效。 學過醫學,我深知人的臟腑功能是隨著節氣的變化而變化的。為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季節喝不同的粥。例如,春季喝百合粥。百合具有養陰、潤肺、養胃去燥火的功效,粳米性甘平。煮法是百合20g,粳米100g,冰糖少許。先煮百合,去渣取汁,然後加入粳米,煮熟後即可加入冰糖,稍後便可食用。夏季常喝綠豆藕粥。綠豆、藕均有清暑熱、增津液的功效。做法是先煮綠豆,待綠豆要開花時,將粳米100g放入,煮至半熟後將切成薄片的藕放入,文火稍煮至熟,冷卻後即食。秋季常喝玉米面紅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紅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做法是將玉米面l00g先用涼水調成糊狀水燒開後放入,然後將切成碎塊的紅薯壹並放入,輕輕攪動防止玉米面粘在鍋底。熬粥時要用文火,中間可點幾次冷水,玉米面紅薯粥以不稀不稠為好。冬季我常喝小米、大棗、紅小豆粥。小米性溫,大棗補氣養血。紅小豆含人體必需的糖。冬季補之,有益健康。做法是先將紅小豆洗凈,放入溫水中煮熟,然後放入小米、大棗。大棗以7—10枚為好,小米200g,紅小豆40g。水適量煮熟後放在電飯煲中,隨時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