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 為葫蘆科草本植物絲瓜及粵絲瓜鮮嫩果實。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夏秋采摘,刮去粗皮,洗凈鮮用。
性味 味甘,性涼。
成分 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C,還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膠等。
功效 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用於咳嗽、哮喘、百日咳、腮腺炎、咽喉炎。大小便下血等。
內痔大便出血 鮮絲瓜250克切塊,豬瘦肉200克切片,加水適量***煮湯,煮熟後食鹽調味佐膳。
百日咳 鮮絲瓜液汁60毫升(3-6周歲量),加適量蜂蜜口服,每日2次。
預防麻疹 生絲瓜100克煎湯服食,每日2次,連服3日。
咽喉炎 經霜絲瓜1條切碎,水煎服。或嫩絲瓜搗汁,每服1湯匙,每日3次。
腮腺炎 老絲瓜1條,切碎炒至微黃,研為細末。每次10克,開水送服,每日3次,連服5日。
乳少 絲瓜仁30克,煮鰱魚食。
哮喘 生小絲瓜2條,切斷,放砂鍋內煮爛,取濃汁150毫升服,每日3次。
肺癰、疝氣疼痛、產後腹痛 老絲瓜2條去皮,放瓦上焙幹存性研末,用米酒調服,每次10克,每日3次。
宜忌 脾胃虛寒、腹瀉不宜服。
科屬為葫蘆科植物絲瓜的鮮嫩果實。
別名絲瓜、天羅、綿瓜、布瓜、天絡瓜。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人肺、肝經。
功效主治清熱化痰,涼血解毒,解暑除煩,通經活絡。主治熱病身熱口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療瘡癰腫,婦女乳汁不下等病癥。
營養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質l.4~l.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纖維0.3~0.5克,灰分0.5克,鈣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黃素0.03~
0.06毫克,尼克酸0.3-O.5毫克。抗壞血酸5—8毫克。此外,還含有皂甙、絲瓜苦味質、多量粘液、瓜氨酸等。
食療作用
1.抗壞血病絲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每百克中就含8毫克,可用於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癥。
2.健腦美容由於絲瓜中維生素B1等含量亦高,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保持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
3.抗病毒,抗過敏絲瓜提取物(Lo43)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預防作用,感染病毒前註射Lo43,保護率可達60%~80%。在絲瓜組織培養液中還提取到壹種具抗過敏性物質瀉根醇酸,其有很強的抗過敏作用。
保健食譜
1.燒絲瓜絲瓜800克,水發香菇50克,姜汁適量。先將水發香菇去蒂洗凈,絲瓜去皮洗凈切片;鍋燒熱,加人生油,用姜汁烹,再加絲瓜片、香菇、料酒、精鹽、味精,煮沸至香菇、絲瓜入味,用濕澱粉勾芡,淋入麻油,調勻即成。此菜肴具有益氣血,通經絡的功效。適用於婦女產後乳汁不下,乳房脹痛等病癥。
2.西紅柿絲瓜湯絲瓜1根,西紅柿2個,香蔥花適量。先將西紅柿洗凈,切成薄片,絲瓜去皮洗凈切片;鍋中放人熟豬油燒至六成熱,加人鮮湯5OO毫升燒開,放人絲瓜片、西紅柿片,待熟時,加胡椒粉、細鹽、味精、蔥花調勻起鍋。此湯味美鮮香,具有清解熱毒,消除煩熱的功效。暑熱煩悶,口渴咽幹者服之有效。
3.炒絲瓜絲瓜25O克。先將絲瓜去皮洗凈切片,鍋置火上,放油少許,燒至六成熱,倒人絲瓜煸炒,待絲瓜熟時加精鹽少許即成。此菜肴清淡可口,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作用。尤適應於痰喘咳嗽,熱痢,黃疸患者服食。
4.生絲瓜汁生絲瓜1000克,蜂蜜適量。先將生絲瓜洗凈,切絲絞榨取汁,加人蜂蜜(壹般10:1比例調制),攪勻即可。此汁具有清熱止咳化痰之功效,適用於小兒百日咳患者服食。
註意事項絲瓜性寒滑,多食易致泄瀉;不可生食。
文獻選錄
《本草綱目》:“熟食除熱利腸”。
《陸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煩”。
《采藥書》:“治婦人白帶,血淋膨脹積聚,壹切筋骨疼痛。”
文化欣賞
宋·陸遊。《絲瓜》:“絲瓜滌硯磨洗,余漬皆盡而不損硯。”
佚名:“數日雨晴秋草長,絲瓜延長瓦墻生。”
佚名:“黃花褪來綠身長,白結絲包圍曉霜,虛瘦得來成壹念,剛偎人面染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