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小吃還是很多的。以下是壹些有特色的:
1.小米粥
和南瓜壹起吃味道更好。
第二步:糊塗
它主要由玉簪籽粉制成。玉簪籽是玉米,晉南叫棒子。
混合湯
經典番茄湯。
小米粥、玉米糊、拌湯,堪稱山西人最愛的三大粥。
4.平遙牛肉
5.油膩的肉
價格多年來壹直保持穩定...
6.軍二肉食
這是豬皮果凍。“君”的意思是冷卻和冷凍,通常在冬天和新年進行。
7.山西燴菜
冬天,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山西人壹定要有。壹鍋熱騰騰的大雜燴吃起來好香~
8.丸子湯
9.老豆腐
老豆腐就是其他省份所說的豆腐腦,但是山西的老豆腐加了鹵水。
10.頭腦
“心神”是太原地區特有的清真小吃,是壹種湯狀食品。由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醫家傅山發明。在壹碗湯糊裏,放三塊肥羊肉,壹根蓮藕,壹根長山藥。湯裏的調味品是黃酒、酒糟、黃芪。品嘗時能感受到酒、藥、羊肉的混合香味,鮮美可口,越吃越香。
11.切羊肉
又叫哈吉斯,哈吉斯。很多人在冬天吃。相傳山西人在元代就開始吃雜切,有壹種雜切是忽必烈的母親給的。
12.涼拌豆腐幹
壽陽最有名的是豆腐幹。初中有壹年,我去壽陽掃墓,壹大群豆腐幹小販圍了過來。花了1元買了1包。我買了5袋,回家前就吃完了...
13.大同涼粉
涼粉、面條、灌腸是山西分布最廣的夏季小吃。小吃店離不開這些東西。當然,除了涼粉,冬天的另外兩種油炸食品也很爽。牛筋面和擔擔面也很受歡迎。
14.米粉
就是其他省份說的涼皮,但是山西人會放鹵水,味道更好。
15.灌腸劑
這個灌腸不是灌腸,而是用蕎麥面做成的蒸面,是山西中部最受歡迎的小吃。
萬巴爾德
名字很奇怪,有很多種寫法:碗撐,碗脫,碗禿...和灌腸壹樣,風味獨特。柳林碗禿和平遙碗禿都很有名。不知道柳林平遙的發源地是哪壹個?
16.刀削面
17.手工面條
這種是湯,面的形狀比較寬。在山西南部被稱為“其子”。
豆面也可以做,這種千層面多在街上買。
山西人更喜歡手工面,而不是用壓面機壓出來的面(我不喜歡)。
18.山西辣面
壹般是圓形的,比蘭州拉面粗,可以像下面這樣用鹵水吃。
也可以如上做湯面。
19.鹵面
招牌在山西的街邊餐館很常見,因為做起來方便又好吃。
20.津南臊子面
這是帶湯的面條,還有壹種羊肉面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帶面條,這是媽媽的拿手好菜。
21.牛肉丸子面
臨汾特產,不是壹般的好吃。在山西不普及,需要推廣。
22.摳妳的腳趾
在山西的飯店吃面,服務員會問妳要倒什麽樣的鹵汁。鹵汁壹般有兩種:番茄鹵汁和肉類鹵汁。妳要回答“兩種”,她會把兩種鹵汁都倒在妳身上。如果妳願意,妳可以做炒面。大壹點的飯店甚至有四六種鹵(山西人習慣稱鹵為“和”,輕聲讀霍):番茄雞蛋、炸醬、小炒肉、黃花菜腐竹、烤土豆、醋。
23.打磨尖端
晉南叫格豆,壹般是用紅面(高粱面)做的。
24.拉電影
25.拉魚
也叫面條魚
26.貓耳朵
27.燕麥面條
油面其實就是燕麥片,經過清洗、烘幹、油炸、研磨,利潤非常高。
其脂肪含量是小麥、大米、高粱、蕎麥、黃米的6倍。
釋放的熱量相當於大肉或肥牛。
28.妳太懶了。
29.墮落的兒子
真名叫“阪子”。在山西方言中,“板子”壹詞分為兩個音:不和藍。
諧音變成“爛兒子”。晉南人稱“古雷”。做法:土豆去皮,洗凈,切塊。
絲,拌入面粉,攪拌均勻,籠蒸。槐花也可以在晚春開花的時候做成槐花。
還不如炒著吃!
燜面
豆豉燜面最好吃,是山西人夏天的最愛,也是我夏天的最愛!掉進壹個大碗
燜面(山西人說吃面不叫吃面條,叫“落”面。從這個詞也可以看出山西人是對的。
意大利面的熱愛)
以上食物隨處可見,作者非常喜歡。
在柳巷、重樓街和徐希街有更多的小吃。
另外各個學校附近有很多小吃店,都很不錯。...
勸樓主:雖然都說吃的最重要,但是還是要盡量找個衛生的地方吃飯。弄點腸胃病不是得不償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