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玫瑰香葡萄促成栽培有哪些技術措施?

玫瑰香葡萄促成栽培有哪些技術措施?

(1)整形修剪

葡萄架式壹般采用棚架或籬架,修剪時間為落葉後至傷流前,即11月下旬至翌年1月底冬剪後,畝留結果母枝3500個左右。采用中短梢修剪,依據花序多少,通過抹芽定梢調節枝穗留量。玫瑰香萌芽率高達95%,果枝率80%,每畝留新梢4500個左右,留穗4000個左右,產量控制在1500~2000千克。結果枝長出8片葉摘心,營養枝長出12片葉摘心,結果枝與營養枝頂部副梢6片葉進行第壹次摘心,3片葉進行第二次摘心,其他副梢3片葉第壹次摘心,以後副梢壹律2片葉摘心,適用於玫瑰香等品種。開花前後環割能顯著提高坐果率,增加單粒重;果實著色前環割能促進果實成熟並提高品質,有利於漿果著色,但不宜過早,以采收前10天為宜。如果副梢葉保留較多,則老葉摘除時間可提前到果實開始成熟時。

(2)溫度管理

設施栽培玫瑰香葡萄應在露地葡萄萌芽前的1.5~2個月時扣棚升溫。

催芽期升溫快慢與葡萄花序發育和開花坐果等密切相關,升溫過快,導致氣溫和地溫不能協調壹致,會嚴重影響葡萄花序發育及開花坐果。升溫第壹周溫度控制在白天15~20℃,夜間5~10℃;第二周白天15~20℃,夜間7~10℃;第三周至萌芽白天20~25℃,夜間10~15℃。從升溫至萌芽壹般控制在25天左右。

新梢生長期溫度保持在白天20~25℃,夜間10~15℃,不宜低於10℃。從萌芽至開花壹般需40~60天。

花期溫度保持在白天22~26℃,夜間15~20℃,不宜低於14℃。

葡萄漿果發育期溫度白天25~28℃,夜間20~22℃,不宜低於20℃。

葡萄著色成熟期溫度白天28~32℃,夜間14~16℃,不宜低於14℃,晝夜溫差10℃以上。

(3)濕度管理

催芽期空氣相對濕度要求90%以上,土壤相對濕度要求70%~80%。新梢生長期空氣相對濕度要求60%左右,土壤相對濕度要求70%~80%為宜;花期空氣相對濕度要求50%左右,土壤相對濕度要求65%~70%為宜;漿果發育期,空氣相對濕度要求60%~70%,土壤相對濕度要求70%~80%為宜;葡萄著色成熟期空氣相對濕度要求50%~60%,土壤相對濕度要求55%~65%為宜。降低設施內空氣濕度的措施主要是通風換氣,萌芽後至芽伸出期,土壤溫度提升後,覆蓋黑色無滴地膜,可減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發,並有效降低室內空氣濕度,同時提高和保持地溫,抑制雜草生長。應用膜下滴(微)灌,采用無滴消霧膜,覆膜略呈弧度,以保證覆蓋材料內側的凝結水能夠有序流到底角處。

(4)花果管理

花前7~10天對花序上部進行扭梢,同時留5~8片展葉摘心,提高坐果率。在展葉5~6片時進行疏穗,平均1個結果枝著生1個果穗,每個結果枝大約30片葉。在花序伸長、少數花蕾散開時整穗,疏除歧肩穗和部分副穗,掐穗尖1/5~1/4,疏掉果穗中的畸形果、小果、病蟲果以及比較密集的果粒。壹般在生理落果結束、花後2~4周內進行1~2次疏粒,玫瑰香每穗留55~75粒為宜,疏粒完成後即可套袋,壹般選用白色木漿單層紙袋,規格380毫米×280毫米,底部有透水孔。

(5)肥水管理

施肥方面,花前10天對葉片和花序每隔7天左右噴1次,連續噴布2次;花前1~2周噴施硼、鋅、鐵微量元素葉面肥,常選用氨基酸硼、氨基酸鋅和氨基酸鐵等;落花後至轉色期,根據葡萄生產實際,適量追施氮、磷、鉀和鈣等肥,葉面噴施氨基酸鈣等;葡萄著色至成熟期,追施適量鉀肥等,葉面噴施氨基酸鉀;轉色期噴施適量具有促進著色的光合增效葉面微肥;果實采收後,施用有機肥並追加適量化肥。

灌水方面,萌芽前後至開花期前水分要充足;坐果期適度水分脅迫,脅迫程度以葡萄果穗上的小青粒萎蔫脫落為宜;幼果發育期水分應充足,維持新梢梢尖呈直立狀態生長;漿果轉色至成熟期適度水分脅迫,脅迫程度以葡萄植株基部老葉綠色變淡至果穗穗尖果粒開始變軟(即與果穗上部果粒相比,穗尖果粒軟於果穗上部果粒)之間為宜,切忌穗尖出現不可逆的幹旱傷害。

(6)病蟲害防治

落葉後及時清理田間落葉和修剪下的枝條,集中焚燒或深埋,並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等。發芽前剝除老樹皮,絨球期前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往年病害發生嚴重的葡萄園,可先噴施美安,再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新梢生長2~3葉期是防治紅蜘蛛、葡萄毛氈病、綠盲蝽、葡萄黑痘病、葡萄白粉病的關鍵時期;發芽前後幹旱,紅蜘蛛、葡萄毛氈病(銹壁虱寄生所致)、綠盲蝽、葡萄白粉病是防治重點;空氣濕度大時重點防治葡萄黑痘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霜黴病;花序展露期空氣幹燥,要重點防治斑衣蠟蟬、紅蜘蛛、葡萄毛氈病、綠盲蝽和葡萄白粉病;空氣濕度大,要防治葡萄黑痘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霜黴病;花序分離期,重點防治葡萄灰黴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霜黴病和葡萄穗軸褐枯病;葡萄開花前2~4天,重點防治葡萄灰黴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霜黴病和葡萄穗軸褐枯病等病害;落花後至果實發育期,重點防治葡萄黑痘病、葡萄炭疽病和葡萄白腐病(如設施內空氣濕度過大,葡萄霜黴病和葡萄灰黴病也是防治重點);果實發育期要註意防治葡萄霜黴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斑衣蠟蟬和葉蟬等病蟲害。

病蟲害防治應以管理好樹體優先,以農業措施與物理學、生物學措施優先,以預防為主。藥物防治常用藥劑方面,防治紅蜘蛛和葡萄毛氈病等使用殺蟎劑,如阿維菌素、噠蟎酮、噻蟎酮、蟎威多和四蟎嗪等;防治綠盲蝽和斑衣蠟蟬等使用殺蟲劑如苦參堿、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等,防治葡萄白粉病常用嘧菌酯、苯醚甲環唑、氟矽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抑黴唑、甲氧基丙烯酸酯類等藥劑,防治葡萄黑痘病常用波爾多液、甲氧基丙烯酸酯類、代森錳鋅、嘧菌酯、烯唑醇、苯醚甲環唑、氟矽唑、戊唑醇等藥劑,防治葡萄炭疽病常用波爾多液、代森錳鋅、嘧菌酯、苯醚甲環唑、季銨鹽類、吡唑醚菌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抑黴唑等殺菌劑,防治葡萄霜黴病常用波爾多液、甲氧基丙烯酸酯類、代森錳鋅、嘧菌酯、烯酰嗎啉、吡唑醚菌酯、甲霜靈和霜脲氰等殺菌劑,防治葡萄灰黴病常用波爾多液、福美雙、嘧菌酯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等藥劑,防治葡萄白腐病常用波爾多液、代森錳鋅、甲氧基丙烯酸酯類、烯唑醇、嘧菌酯、苯醚甲環唑、戊唑醇、抑黴唑和氟矽唑等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