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那年,我悄悄喜歡著班上的壹位男生,那時恰逢中考前夕,分離在即,我想送他壹個禮物作為紀念。
但是我在送什麽禮物這件事情上犯了愁,因為當時的我並沒有錢,買不起任何貴重的東西。左思右想之後,我決定送他壹張我的照片。
第二天傍晚,我進了照相館的門。照相館館主是個中年男子,他審美欠佳,給我畫了壹個鮮艷的紅唇妝。於是,我頂著誇張的紅唇,穿著壹身具有民國風情的紅色短襟小旗袍,舉著壹把油紙傘,在簡易的背景布映襯下拍了四張照片。那時物價極低,化妝、服裝、道具、四張照片的沖洗,總***不過花了二十塊錢。
小村落的照相館沒有修圖工具,照片就是妳的真實模樣,雖然化妝師的化妝技術差了些,但幾天後我去取照片時,仍對照片裏那個神情婉約身段苗條的少女甚是滿意。
拿到照片的當晚,昏黃的燈光下,我用鋼筆小心翼翼的在照片背面寫下了壹行極其官方卻又極其真誠的祝福文字。“TO某某某,願妳前程似錦,大展宏圖。”
他是班上成績優異的男生,悄悄喜歡著他的女生很多。第二天早晨我假意跟他借參考書,然後把照片夾在書裏,當天下午強忍著劇烈的心跳將書還了回去。
我忐忑不安的揣測著他收到照片後的情形,夜裏輾轉反側陷入失眠。然而 青春的心思多半是壹場活躍又孤獨的獨角戲 ,第二天他見到我並沒有什麽過多的反應,只是微笑著說了聲“謝謝”。
02
白衣飄飄的青春歲月裏,最憂傷也最快樂的事情,當屬畢業無疑。畢業是夾雜傷感的狂歡,是各奔東西的開場,是混合著眼淚與歡笑的對曾經年少的祭奠。
中學畢業時,學校流行填寫畢業留言冊,並在冊中自己的留言旁邊貼上照片或者大頭照。那時我眼含淚花寫了很多很多的祝福,也貼了很多很多的照片。我自己也有兩本厚厚的留言冊,閑來翻翻,能翻出無數的感動與唏噓。
留言冊上,寫著近百位同學的個人資料,血型、喜好、偶像、電話、住址等等;還有筆風迥異的留言,字跡狂放的是調皮的男生所寫,字跡娟秀的是嫻靜的女生所書,但祝福都是同樣的情深意切,記錄著散發麥芽般馨香的友情歲月。
那些照片也是奇形怪狀的,有在照相館拍的藝術照,有的是搞怪的生活照,也有小小的唯美背景大頭貼。壹張張鮮活的面容稚氣而天真,仿佛同窗歲月就在眼前,可青春已是不可逆的當年。
當時年紀小,總覺得好朋友就是彼此的壹生。但如今想來,那樣的情誼是壹廂情願的天真。少年時代的諸多好友早已失去了聯系,偶爾在微信裏相遇,除了簡單問候,也沒有過多的言語。更悲傷的是,世事變遷,中學同學裏竟有幾位故人因車禍、疾病等意外今生再無法相聚,想來亦是唏噓。
大學畢業時,已經不流行寫留言冊,於是我們拍了很多很多張照片以作紀念。那時想著有手機、有qq、有微信,天南海北的距離也不過是壹張飛機票的事兒,分別也大可不必太過傷心。
可是我們都忘了,地理的距離不是問題,而生活的距離才是謀殺友情的最大元兇。有些人散了就是散了,即便保留著點贊之交也是散了。因為,大家彼此的生活軌跡不同,***同的語言日漸稀少,偶爾相聚也只能回味當年,卻不能壹起守望將來。
幸好還有照片,妳的,我的,她的,青春的美好與悸動都完好無損的保存在那本泛黃的相冊裏,記錄著好年華裏雲卷雲舒花開花落。妳憂傷煩亂時偶爾翻看,才發現在聒噪的世間妳仍有如此天真純凈的壹方秘密花園。
03
前年媽媽過生日時,姐姐送她壹個極其珍貴的禮物——壹本12寸的相冊。相冊很厚重,裏面滿滿的全是照片。這些照片有的是手機拍下的,有的是相機拍下的,有的是家庭聚會的影像,有的是外出遊玩的紀念。
媽媽很喜歡這本相冊,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常常將它捧在手裏反復摩挲翻看,視若珍寶。
成長是殘酷的,這種殘酷對於父母而言,喜悅中透著悲涼。兒女如燕,從雛兒到離巢,是命中註定的宿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艱難,兒女如是,父母亦如是。
我的父母如今是農村眾多留守老人中的最普通最平凡的壹對,我與姐姐每月才能回家壹次,多數的日子裏他們兩人相依為命,簡樸度日。
想想亦是心酸,曾經充滿歡笑熱鬧的家庭如今只剩兩人的相視而笑,這其中孤單不言而喻。媽媽無聊時,便喜歡戴上花鏡翻看著以往的老照片,並興致勃勃的指給爸爸看,“這是那年旅遊時拍的照片”,“這是女兒五歲那年的模樣”。
其實仍是寂寞,但自從有了那本相冊,父母孤單時便可以靠在壹起***同回憶往日的歡喜熱鬧,聊以安慰。對父母而言,錢財真的不是最重要,唯有多陪伴才是世間最大的孝順。
我們總是習慣於制作精美的自拍,或者為孩子記錄下每壹天的成長影像,卻甚少能夠為父母拍幾張照片,制作壹本相冊。
如果有心,請為父母準備壹份珍貴的禮物吧,哪怕是再樸素的相冊,若裝滿的是親情濃郁,他們也會視若珍寶,珍藏壹生。因為妳送出的不是照片,而是妳對父母最飽滿的愛。
04
如今我越來越不喜歡用手機來拍照,壹則我的手機像素著實不高,上傳到電腦打印照片時,效果總是不盡人意的,二則總忍不住用各種修圖工具來美化自己,美則美矣,但終究是失了本真的面貌,有時乍壹看,自己都幾乎不認識自己。
雖然並沒有任何的攝影技巧,用相機拍出的照片也毫不驚艷,但我喜歡這份真實。我習慣於每月把照片整理出來,再拿去沖洗成看得見摸的著的照片,習慣於精心的按照時間、場景、背景顏色等把照片壹壹夾入相冊裏,閑暇時再拿出來壹頁壹頁的翻看。
前不久,我與曾經喜歡的男生在微信群相遇,忍不住提起當年贈送照片之事。他將我當年的照片拍成圖片發給我,我仿佛突然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了那個十六歲的夏天,仿佛聞到了校園裏梔子花的香氣。
那年的照片真的很傻,模樣做作,姿勢不美,表情天真,但這張照片又真的很珍貴,因為它代表著我青春年少時的某壹個精彩或者出醜的時刻,時光帶不走,歲月刷不去,瞬間定格成永恒。
大多數人如今除了婚紗照以外,恐怕已經沒有打印照片的習慣了。但我仍固執的認為 手機裏的畫面只是圖片,只有真真正正的夾進相冊裏的才是照片 。所以幾年來,我的相冊堆成高高的壹摞,可以慰寂寥,可以賞悲歡,真的很好。
最近有個朋友因為公派要去日本,三年。她與我來辭行,把酒言歡,散場後仍覺不足,覺得盛宴喝酒歡唱擁抱,都不足以表達我的情誼。
忽而想到,仍是送她壹張我的照片吧,這是我所能給的最好的禮物。願千山萬水異國他鄉,每睹照片,她能想起的,全是故鄉滿滿的溫情和思念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