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就是基因。不久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調控肥胖(主要是脂肪燃燒)的基因是IRX3 和IRX5。這兩個基因能直接調節人體的“產熱機制”,從而決定過多攝入的熱量去向——消耗還是存儲。每個人都有這兩個基因,該研究有三個重要的新發現:
1、首先,組成這兩個基因的眾多核苷酸中,只要有壹個核苷酸的差異就能決定“胖”或“瘦”。如果基因中含有胞嘧啶,就是胖基因,含有胸腺嘧啶,那就是瘦基因。科學家可以任意切換這兩個基因中的任何壹個核苷酸來人工定向幹擾,制成“胖”或是“瘦”基因,從而得到胖或瘦的小鼠模型。換言之,含有胸腺嘧啶的瘦基因小鼠可以不忌口而不發胖,而含有胞嘧啶胖基因的小鼠“餵水”都長胖。
2、第二,在人體脂肪細胞的實驗中發現,這兩個基因直接作用於成人的“白色”脂肪細胞內的產熱機制,以決定體內脂肪細胞的大小、多少和肥胖的程度。而早先的研究認為產熱機制只存在於人類嬰兒期或小鼠的“褐色”脂肪細胞,成人體內幾乎沒有褐色脂肪細胞。這就澄清了壹種誤導,認為壹旦肥胖形成或白色細胞大量堆積後就很難消除。或者煞費苦心在“白與褐”之間的轉換中做文章,結果當然都無濟於事。
3、第三,這兩個基因不必通過大腦,直接調節白色脂肪細胞的產熱機制。也就是直接指揮白色脂肪細胞內的產熱機制,要麽燃燒脂肪,要麽存儲脂肪備用(長胖)。
早在2007年,英國的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和肥胖有關的基因FTO。但是,隨後大量深入的研究卻沒能解釋該基因是如何調控體重的。去年初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就發現了IRX3 是壹個位置遠離FTO的肥胖基因,並在敲除IRX3的小鼠模型上證實了隨便吃什麽都不胖。麻省理工的研究更加細化了IRX3和IRX5基因對產熱機制的調控。
如果壹切都是基因決定,“喝水都胖”的人是否應該放棄減肥?人體的產熱機制是決定人體胖和瘦的關鍵。那麽,除了IRX3 和IRX5這兩個基因外,還有什麽因素可以影響這壹機制呢?答案是:運動,節食和低溫。也就是說,爹媽即使給了“胖”基因,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後天的方法來控制自己的身材!當然,比起那些先天優勢者們難度要大壹點。和人的壽命壹樣,很多消極派認為,起碼50%是由基因決定,後天的努力都是徒勞的。而現在的科學實驗得出的結論,已經把這個百分比下降到了20%了。
總之,相信基因的作用,但不要“坐以待斃”,通過運動、適度節食等手段使體重壹直保持在心儀的範圍內。我的身材我做主完全可以辦到,而且並不難。
擴展資料易胖體質的人應該要如何減肥,下面幾種小方法趕緊學起來。
方法壹: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發胖。因為即使在睡眠中,機體也壹直在消耗能量,這時候妳的身體呈現饑餓的狀態,壹旦沒有早餐做儲備能量,我們會不知不覺吃下更多的食物。中午吃飽了之後,晚飯吃得少就很容易做到了。晚餐不僅要少吃,還要註意食用的物品,肉食、甜食、油炸食品盡量避免,以清淡來解決晚餐最合適。睡前的3小時不要進食,水也要少喝。
方法二:吃飯速度要慢。吃飯慢的時候,唾液和胃液對食物進行消化的效果要好很多。在我們吃飽的過程中,大腦食欲中樞會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不過要經過壹定的時間,當這個信號到達的時候,妳可能已經過量飲食了,所以慢慢吃飯會讓脂肪停止生長,這也是為什麽吃飯最好八分飽的原因。
方法三:每周1天斷食,其余6天正常飲食。有研究表明,適當斷食不僅可以幫助減重,還可以排毒,讓人更加健康。但是斷食過度會造成營養不良,因此,推薦輕斷食減肥方法。7天的周期內隨意選擇自己最適合的壹天禁食,剩下6天保持正常的飲食節奏,既能養成定期排毒的好習慣,又不會給身體和心理帶來太大壓力。
參考資料人民網--為什麽有人喝水也會胖?
參考資料人民網--“喝水都會胖”的人 究竟該怎麽減重?